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9月3日,阎锡山以都督兼山西省长独揽全省军政大权后,开始按照他的治晋方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整理村范就是这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阎锡山在分析了当日寸山西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后认为:民国以来,山西商人已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没有商人的支持,山西的任何社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他说:“吾晋省不办事则已,欲办事非商人起而帮忙不可”,  相似文献   

2.
1917年9月3日,阎锡山以都督兼山西省长独揽全省军政大权后,开始按照他的治晋方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整理村范就是这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阎锡山在分析了当日寸山西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后认为:民国以来,山西商人已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没有商人的支持,山西的任何社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他说:“吾晋省不办事则已,欲办事非商人起而帮忙不可”,  相似文献   

3.
在民国将领中.冯玉祥以能诗著称,吴佩孚以幽默闻名,而阎锡山独以对联为擅。 1937年阎锡山登上锡山山顶.鸟瞰无锡城。大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感。随口吟出上联:“阁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随从官员绞尽脑汁,未能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4.
李亚军 《财会月刊》2008,(4):I0007-I0007
山西五台山有一座大孚灵鹫寺,阎锡山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到寺里去烧香拜佛。他之所以那么虔诚地去灵鹫寺叩拜,是因为他听母亲说,他的出生就是因为母亲曾经梦游过灵鹫寺,并从寺中把他抱了出来,后来就生下了他。因此,阎锡山相信自己不是个凡人,而是庙中的神灵转世,是来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只是,这个“神灵”最终连自己也没有从水火中走出来。另外还有一则故事讲的是,这是新军阀最忌讳地名。抗战爆发时,他带着第二战区党政要员来到陕北洛川,本来是住在这里的,但因为洛川即为“落川”,而阎锡山的字是“伯川”,为了避讳,他就转移到了宜川,他认为宜川更适合他。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之久,为了维持其政治统治,建立他梦寐以求的"独立王国",一上台就控制金融,组建了山西省银行.阎锡山不是经济理论家,但以他名义提出的"物产证券"论却曾喧嚣一时.他的这两项金融改革对近代山西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名联拾趣     
一九三七年,“山西王”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游览于著名的锡山。他乘兴拟了个对子的上联,并让随从文武官员续下联。随员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未能续上。其上联是:  相似文献   

7.
言守义 《财会月刊》2010,(9):I0024-I0024
孙殿英是麻将高手,下野后曾在山西做阎锡山的食客,阎锡山知其能耐,待之以礼,常约几个商人陪孙殿英打牌。孙殿英每战皆捷,惹火了山西佬,他们三人串通舞弊,事前演练如何换牌,如何打暗号。  相似文献   

8.
“九五”农业科技攻关重点是什么?山西黎城县读者王三品来信问:听说“九五”农业科技攻关重点已经确定,请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王三品同志:为在“九五”期间进一步丰富“菜篮子”,充实“米袋子”,国家科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集中了专家的意见,提出了“九五”农业...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10,(3):74-76
核心问题:保险营销员应该找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准客户?如何给客户定位? 当事人档案:戴丽,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保险营销员,进入保险行业半年。 疑难陈述:要想成功就要不断拜访,然而,虽有“拜访量定江山”一说,但同样的拜访量,却有收获多少之分,成效大小之别。这说明拜访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拜访,拜访客户前要解决“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找到‘‘对的人”,是成功推销的关键,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人?另外,准确定位客户才能明确拜访方式和拜访目的,我们找到“对的人”以后,应该如何给客户定位呢?  相似文献   

10.
山西醋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称,“市场上真正的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多添加防腐剂。”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广大消费者质疑,并引来多方的围攻与观战。到底有没有“醋精勾兑、添加剂超标”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健康?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再也经不起任何“偶然”性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钱国宏 《财会月刊》2011,(6):I0014-I0014
清末民初文人刘师亮,其拿手好戏是对联与竹枝词。他以此为武器,讽时骂世、嘲官斥吏,作品传颂一时,人称“四川怪杰”、“谐联大师”。刘师亮有一副四字短联,堪称“千古绝对”: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9,(9):78-80
核心问题:如何听懂客户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如何揣摩客户的心理活动? 当事人档案:徐姗,泰康人寿山西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入行半年。 听懂客户话语中暗含的深意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使保险营销顺利地进行下去。然而,并不是所有客户都“直言不讳”,要想真正听懂客户的所表达的深意还需要技巧,有哪些听懂“弦外之音”的技巧呢?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客户的外在表现,揣摩客户的心理活动?如何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们山西各级邮电企业对“减员增效”已基本形成共识。坦由于情况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大,到目前为止,一些单位虽有突破但整体来看仍未取得理想效果。邮电企业宏观上减员指的是:企业从总量上剥离出由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就业政策造成的和由于通信手段、业务范围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的隐蔽性失业人员。那么“减员增效”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如何减员才能增效?如何保证长远增效而不是短期内增效?采取简单的“清退”“压缩”等做法显然是不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减员增效”应该是“精员增效”,就是从人员“调整”中增效,即增加…  相似文献   

14.
实话实说     
“洋专家”何时“土”起来在山西农村,来自农业科研机构、技术知识丰富的“洋专家”讲课时无人喝彩,而成长于田间地头、文化水平不高的“田秀才”、“土专家”反倒大受欢迎。为啥?群众说:“洋专家”各种名词术语太多,咱听不懂。“土专家”尽是乡间乡语,通俗易懂,亲切实用,示范作用强。近年来,科技下乡红红火火,农民群众受益匪浅。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专家讲技术课专业性太强、名词术语、英文代号一大堆,群众反映听不懂、吃不透;有的专家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课时千篇一律,和当地实际结合不密切,指导性不强,不对农民胃…  相似文献   

15.
邓晓燕 《新前程》2006,(10):1-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失恋的人在公园哭泣。这时,一位哲学家走来轻声地问她说:“你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失恋的人回答说:“呜……我好难过,为何他要离我而去?”不料这位哲学家却哈哈大笑,并说:“你真笨。”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山西武乡县读者孟凡江来信问:最近从报纸上看到"可持续发展"这句话,请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孟凡江同志: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口与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因素,人口与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笑话:有一个人走进鸟店,看见三只鹦鹉大同小异,可是标价不同,第一只鹦鹉卖3000元,第二只卖5000元,而第三只卖7万元,十分不解,就问卖鸟的店长:“第一只鹦鹉卖3000元,为什么?”店长回答说:“第一只鹦鹉会使用Windows,收发e-mail,所以卖3000元。”“第二只会什么呢?”那人问道。“第二只鹦鹉不但会使用Windows”,店长解释说:“而且还会写电脑程序,更厉害。所以卖5000元。”“那,第三只会什么?”店长回答说,“第三只鹦鹉什么都不会,但是第一只和第二只叫它老板。”很显然,第…  相似文献   

18.
鲁冠球 《乡镇企业导报》2010,(5):F0002-F0002,1
时下,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叫“国进民退”。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山西煤矿业整合。随着国有资本的进入,浙江民营资本全线撤退,败走麦城。事后,浙江某组织把山西列为投资危险地区,与迪拜并列,告诫浙江商人的资本慎入山西。由于类似山西煤改事件不是个例,因此不少人把这些现象解读为“国进民退”.悲观者甚至怀疑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是不是在走回头路一政府频频介入.市场经济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同几位农民兄弟闲谈,聊起“今年种什么,养什么”的话题。憨厚的农民各抒己见,有位农民只说了一句:“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我接着反问他:“什么值钱?什么赚钱?”他却始终笑而不语……为何笑而不语?他不好回答,也难以回答得好。如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就莫过于产业结构调整,其目的是让农民兄弟的腰包尽快鼓起来。但是调什么?怎么调?则是农民的一大困惑。就拿那位农民兄弟所说的“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也许不少的农民都会这样说,道理谁都明白,可实际操作起来并非那么简单。什么赚钱?什么好卖…  相似文献   

20.
罗影  张军  王颖  陈锦亚 《英才》2010,(2):102-104
一学僧在江西马祖禅师处学禅,久不悟。改投湖南希迁禅师,希迁问其故,学僧说:“马祖道行平常。”希迁道:“平常如柴吗?你不如回去。”学僧再回马祖处,弄舌道:“希迁说您道行如柴。”马祖好奇地问:“多大的一堆柴?”学僧一愣,慌不择言说:“好像这屋子一样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