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今外企一直是就业者的首选之处,但深圳华为公司(简称华为)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在华为8000余名员工中,大学学历以上的员工占到85%,并且从事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达3200多人,这其中70%以上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华为人才济济的表面原因是,华为提出员工待遇向外企看齐,高收入引来了优秀人才,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华为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力资源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体系,为公司系统内尊重知识与个性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华为基本…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山东企业管理》2013,(1):13-13
华为1月21日披露了2012年经营业绩预测。华为首席财务官盂晚舟称。去年全球销售收入预计达到22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6。净利润为154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她预计华为员工奖金总额是125亿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38%。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猎头公司的资料库中, 不容易发现华为员工的简历。自 2005年下半年开始,华为员工向猎头公司投放简历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部分都是在华为已经工作了 5年左右的老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75%,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新电子》2008,(6):24
3月6日,华为深圳员工张立国从食堂三层跳楼自杀。华为人力资源部事后证实其深圳中央软件部员工张立国在食堂坠楼,经120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2月26日,华为成都员工李栋兵从华为研发中心跳楼身亡。两起自杀事件相隔不到10天。另据统计,2年内,华为共有6名员工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5.
变化中的华为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鹏 《企业文化》2007,(6):37-40
在经历华为大学这一入职的前期阶段,华为新员工到了各部门也要适应不同的文化。但所有这些文化,就好比竹笋的每一层,其包围的核心仍然是高绩效。目前,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后,首先要在华为大学进行一个星期的入职培训。为强化华为文化,新员工到华为6点半起来跑操,迟到要扣分,而且还要扣同宿舍员工的分。  相似文献   

6.
数字     
《英才》2013,(3):20-20
125亿元年终奖 竞争对手中兴通讯刚预警2012年亏损25亿-29亿元人民币,华为随即宣布,公司2012年预计净利润达154亿元,同比增长33%,并表示将拿出125亿元给员工发年终奖。目前华为全球约有15万员工,按此计算,人均年终奖约8.33万元。  相似文献   

7.
华为公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销售收入10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879亿人民币,营业利润率86%,营业利润环比上升203%,同比下降220%。这一数据显示,华为在面临全球金融和欧债双重危机下,仍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盛言 《新电子》2008,(6):28
近日IT界的悲哀,莫过于华为公司10天之内有2名员工跳楼。3月6日,华为深圳员工张立国跳楼自杀。之前的2月26日,华为成都员工李栋兵跳楼身亡。这不禁让人又想起华为倡导的“狼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共和律师事务所胡晓华就华为股权纠纷案进行了分析。她并不看好刘平一定能打赢这场官司,但也并不觉得华为能轻易摆平这件事,在她看来,华为一案确实把中国企业很多不规范的员工持股问题暴露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千夏 《中外管理》2004,(4):98-98
一贯低调的华为最近拿出高姿态——增持300万股香港电信运营商SUNDAY (0866KH)的股票,使其持股比例从原来的491%上升到501%。尽管华为依然是SUNDAY的第四大股东,但超过5%意味着华为必须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要求进行公告,这表明华为有意将其原来隐藏的涉足电信运营事宜公开化。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华为员工发现,邮箱里会不时收到副总裁纪平的邮件,她在邮件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哪怕是交通安全),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健康。纪平之前是华为的CFO,她现在的新头衔是“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对比分析华为与中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1)评价文本中华为员工的工作满意评价整体略高于中兴员工,且两家公司员工的工作不满意评价均高于工作满意评价;(2)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两家公司员工对工作成就感与薪酬满足关注较多;(3)华为与中兴员工在加班、工作压力、人性化方面均感到不满意。对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两家企业的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在文化塑造、管理方法、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地方。但是,华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员工健康的漠视和缺少人性关怀,不仅影响到企业形象,甚至有可能成为华为国际化扩张的阻碍。华为要想走得更远,需要在关心员工健康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运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8.0对比分析华为与中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1)评价文本中华为员工的工作满意评价整体略高于中兴员工,且两家公司员工的工作不满意评价均高于工作满意评价;(2)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两家公司员工对工作成就感与薪酬满足关注较多;(3)华为与中兴员工在加班、工作压力、人性化方面均感到不满意.对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两家企业的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职场动态     
《新前程》2007,(12):6-6
年底到了,离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应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些企业采取了裁员或者其他一些措施。近来,华为的主动辞职和沃尔玛的大裁员行为,被业界认为是在有意规避《劳动合同法》。为此,一位前华为的员工在网上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为标题,发帖表示对包括华为在内的这些企业的做法的不满,“企业忽视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一则“华为2016年终奖总额高达1500亿”的新闻在网上热传,虽然后来华为内部员工声明这是一条假消息,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足以看到员工对年终奖的关注度之高.对于企业来说,年终奖到底该不该发、发多少、怎么发,确实需要认真地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8,(10):48-52
华为公司这样描述自己的服务文化:“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华为的生存本身是靠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合理的回报来支撑;员工是要给工资的,股东是要给回报的,天底下唯一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我们不为客户服务,还能为谁服务?”  相似文献   

18.
10月27日,某财经类报纸报道,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为了让儿子顺利接班,以10亿元人民币的“分手费”逼走公司董事长孙亚芳。消息引爆了大陆财经界。向来低调的任正非不得不站出来澄清:“华为不是我个人的企业,不会走家族模式。” 如何起家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主营业务是电信设备,涵盖移动、宽带、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这家民营科技公司1988年成立时,只有2万元的起步资金和6个员工。  相似文献   

19.
<正>1987年的华为只有六名员工,全部资产只有区区两万元;而今天的华为却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千亿、全球员工总数超过六万、全球排名第三的电信设备商。是谁在20年间创造了华为的神话?  相似文献   

20.
按照华为公司的要求,工作满八年的员工,由个人向公司提交一份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之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基本不变,薪酬略有上升。从2007年9月底开始,华为共计7000多名工作满八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交申请自愿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