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现象严重,商业银行倾向于为大型企业融资,而中小企业却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信贷市场在我国资金配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信贷市场来完成,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宏观经济周期和自身风险管理的双向塑造作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收了信贷管理权限,出现了所谓“信贷集中”现象。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集中表现形式、产生动因及负向外部性的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贷款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对金融机构个体而言是相对正确的,对经济金融发展全局而言是不利的;第二,央行要强化信贷集中的预警预报,引导商业银行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拓宽渠道,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体系;第三,调整商业银行信贷政策,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既要兼顾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第四,必须避免相机抉择政策,调整信贷结构,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3.
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优的城市规模是否存在,以及在什么理论框架下来研究是多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总的来看,最优城市规模的研究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西方学者对最优城市规模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静态的线性研究模式到动态的多维研究模式的转变,这一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对西方城市最优规模研究进行评述有利于我们借鉴其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为我国最优城市规模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国内研究者在借鉴国外最优城市规模研究的成果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克服各项基础设施同时回归导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基础设施的边际产出与最优规模分析框架,采用中国1996-2008年各省市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各项基础设施和政府总投资的边际产出分别为5.765、2.520、1.420和1.276;最优规模分别为4.66%、3.29%、5.02%和20.95%;各项基础设施的实际投资均低于最优规模。因此,为使政府投资收益最大化可按边际产出大小顺序优先次序投资;而根据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和紧迫程度,则应按实际投资与最优规模差距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2010~2013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回归方法,对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总额与流通中的现金之间存在稳定的、单向的、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与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另外,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还可知,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规模保持稳定或者略微增加时,能够促进流通中的现金保持稳定,有利于中国现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意识到了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两大核心议题.但这两大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文章基于Fujita,M.Krugman,P.和Venables,A.J.(1999)建立的城市实际工资方程,通过最大化实际收入研究最优城市规模选择和探求城市化最优途径.研究表明,包括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在内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是影响人们选择最优城市规模的核心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 相似文献
7.
8.
存款准备金工具低效之谜解析——基于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存款准备金工具低效现象,基于三大假设推导商业银行最优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的函数,利用面板模型对8个商业银行的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除了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影响外,还受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同时,存款准备金规模还受到商业银行规模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持有规模的规律要求中央银行在操作存款准备金工具时,既要考虑整个银行业资产状况,又要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状况、规模。 相似文献
9.
张新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1):166-170
从理论上分析,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时,才存在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从可操作层面分析,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应该等于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并扣除了消费基金之后的银行储蓄余额.我国急剧增长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出了最优规模.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未能及时作出调整,政策效果已经不明显,反而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国民经济出现过热趋势.所以,必须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强度的最优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现状与经济增长的高能源依赖性表明.经济增长需要最优能源强度。最优能源强度及其存在性,可通过实证得出,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也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实际能源强度高于最优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会实现能源强度最优规模。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偿还不了形成逾期、呆滞或根本无法偿还成为呆账贷款,银行蒙受损失具有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主要是由于借款人不愿或无力归还借款,所以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来源于借款人。 相似文献
12.
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利益机制、经营观念、信贷风险等方面,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应从推进经济制度改革、转变经营观念,增加消费信贷品种、开发潜在优质客户群,防范信贷风险、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及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贷业务水平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的现状 ,提出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统计评价的理论依据 ,构建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势头尤为强劲,但与其相适应的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却未随之同步提高,由此凸现出信贷业务快速扩张背后贷款定价问题的困扰。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从而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卡准信贷资金成本与收益的啮合点,做到信贷业务经营成本的可控性,提高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是解决困扰之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Matlab程序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该方法使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科学地估算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对迪拜债务危机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用风险的含义,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尤其是中国步入全球经济后,发现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已对中国的经济构成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不健全、内部评级机制不完善、监管的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等,亟待解决。如何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营销方式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各家银行都积极尝试零售业务的战略转型,探索新的营销运作模式。实施信用卡交叉营销,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客户资源,降低营销成本,成为商业银行加快结构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由于信用卡业务自身特点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交叉营销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内部机制、客户、渠道、产品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交叉营销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商业银行的92837个信用卡客户为研究样本,根据客户的自然特征,运用两步聚类法对之进行分类,甄别出高盈利客户的特征。利用客户样本过去一年的交易记录测算各类客户对应的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水平。以能给银行信用卡业务带来高盈利的客户为例,对其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与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用卡客户的自然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提出:商业银行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识别高盈利客群、科学预估客户的盈利水平、合理配置营销资源以实现客户终身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为了改善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应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注重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