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云南腾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低碳旅游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基于低碳旅游的视角,认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实现低碳旅游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是腾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了腾冲低碳旅游的实施办法,提出构建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低碳景区、创新低碳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产生的新概念。随着低碳理念的传播,低碳旅游经济成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文章从低碳旅游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提出了我国低碳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并进而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3.
低碳旅游是近年来伴随低碳发展而产生的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鉴于我国低碳旅游尚处于初始阶段,文章认真分析了我国低碳旅游现存的问题,并从发展规划、公共营销和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注重短期利益,对资源环境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很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在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具有污染小、耗费低的优势.本文从低碳视角下讨论如何推动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发展农村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农村低碳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最后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低碳旅游的思想非常切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低碳旅游,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建华 《当代经济》2010,(3):122-123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等基本理论问题并没有引人们重视。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保障体系,以利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低碳型都市旅游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徐峰 《经济论坛》2010,(10):82-85
目前,低碳理念逐渐深入到旅游业中,低碳型都市旅游是都市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文章在明确研究背景前提下,对低碳旅游和都市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得出低碳旅游和都市旅游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上海低碳型都市旅游的发展做了初步分析,最后指出发展低碳型都市旅游是上海市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全新方式,其实践受到众多因素的挑战。现有低碳景区大多还处于目的地低碳化向低碳目的地过渡的"灰色"阶段,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低碳旅游的内涵,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视角提炼出低碳旅游的四大核心价值即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然后根据低碳旅游价值彰显程度,将发展模式分为原生态发展模式和次生态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驱动力—状态—响应—潜力"(DSRP)框架重构模型,促进低碳景区由"被动式、控制型"原生态模式向"主动式、出击型"的次生态模式升级,实现低碳旅游价值溢出,从而推动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初步介绍了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龙虎山作为广西中越边境跨国精品旅游线中的重要景点和首府南宁生态旅游的重点旅游目的地,开展低碳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龙虎山低碳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指出低碳化发展是打造广西第一低碳旅游区,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于如何实施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符合低碳、"两型"要求的低碳旅游产品体系,充实旅游产品要素低碳内涵,近期重点培育自行车骑行体验之旅、生态漂流探险之旅、森林休闲度假之旅、地质科考探险之旅、温泉养生休闲之旅、乡村观光体验之旅、拓展训练之旅等7个低碳旅游精品,积极策划壶瓶山湖南屋脊生态漂流、张家界森林公园、红石林地质探险、灰汤温泉城、百里侗文化长廊、"中国银都"工业观光、坐龙峡探险、军规训练营地等8个低碳旅游重点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3.
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颜琪  陈小连 《经济地理》2011,31(4):686-689
旅游目的地是低碳旅游发展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在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进行了解读,并从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以及其涵盖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旅游生态足迹作为定量测度区域人类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对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文章将"低碳经济"新的理念、方法用于旅游生态足迹定量评价,以资源性城市——攀枝花市为例,选取2005年和2008年两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间点为研究对象,计算并分析了其旅游生态足迹。结果发现,运用低碳经济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和解释生态足迹评价结果,监测和控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是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林业发展是践行低碳经济的一条捷径。城市森林旅游业以城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具有发展潜力大、可操作性强、影响范围广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低碳林业的支柱产业。城市森林公园在传统发展过程中面临法律、管理和经营方面的问题。基于低碳发展的新视角和新要求,应该制订城市森林旅游低碳发展标准体系,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提高联合管理效率,加强产品、服务、运营的低碳创新,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础工作,促进新时期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6.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首先简要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转向: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生态转向,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深化,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等7个不同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数理模型的应用,但同时存在模型、政策、机制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对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初步建议:研究设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模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系模型等数量模型;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及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经济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的建立至关重要。立足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分别构建了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低碳旅游理念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英之 《经济地理》1999,19(3):101-110,114
本文对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和特性进行了理念分析,阐述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认为旅游市场的营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旅游市场营销的效果,旅游市场营销的宏、微观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是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价值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应用前景.区域旅游是东盟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东盟各成员国的参与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本地区区域旅游战略框架构成体系,包括东盟旅游发展目标、区域旅游发展原则、区域旅游评价体系及修正体系,总结了东盟旅游发展现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东盟无国界旅游圈;加强本地区旅游品牌建设;加强东盟区域内合作与磋商,建立健全本地区应对各种危机的合作机制;并提出了致力于本地区旅游资源低碳化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本文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分析,为研究区域跨界旅游合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绿色湖南"、"美丽中国",在长株潭碳排放量突出、碳锁定严重形势下,构建长株潭低碳旅游实验区,需要从旅游相关政策、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建筑和游览等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