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对企业及集群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综述了产业集群风险发生的原因、集群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产生的压力、不当集群政策产生的风险以及集群发展时应如何规避风险以促进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如何规避风险以促进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给区域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的竞争形态由于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呈现出整体性竞争的形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应注意到: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在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风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徐博  邓宏兵  刘芬 《经济与管理》2006,20(11):48-51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为更有效地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产业集群风险,积极寻找风险规避的策略和途径,以期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集群其形成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大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由集群内群体性风险的突变性传导诱发该区域乃至多个相关区域的集群经济灾难。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作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研究较多,对集群风险的生成及扩散过程缺乏深入研究。笔者试图在对产业集群风险的生成机理解析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和化解产业集群风险的相应解决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虚拟产业集群能否有效地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虚拟产业集群的管理创新。本文从集成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独特优势,并提出了虚拟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魏雷阳 《时代经贸》2011,(6):148-149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泉州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知道泉州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泉州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知道泉州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既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又是促进区域创新的助推剂,还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方式。尽管人们对于产业集群的正向效应的期望日益膨胀,但是,仍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产业集群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向效应。一方面,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点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产业集群存在系统性风险、产业集群会导致市场失灵、产业集群会扩大区域差距、产业集群会引起周期性波动、产业集群会面临自我超越困境等。另一方面,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恰当运用,不仅会危及产业集群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必将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危害。因此,扬长避短毫无疑问地成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应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福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应从科学制定福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分类推进集群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等方面,大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胜  郑瑞爽 《经济论坛》2010,(12):163-166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化已初见端倪,正有力地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效应与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及其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龙冬艳 《当代经济》2006,(14):32-33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应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福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应从科学制定福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分类推进集群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等方面,大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经济师》2011,(3):55-55,57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已成为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发挥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带动某一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品牌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品牌营销等行为活动的复合体,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品牌的概念出发,首先展现出现有集群品牌区别企业品牌的特点,再从电子商务、品牌联盟和充分发挥区域品牌连带作用等三方面把脉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侯茂章 《经济地理》2012,32(12):97-100
跨区域实现国际化扩张是当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界定、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规避等是地方产业集群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地方产业集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化解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燃 《当代经济》2010,(7):116-118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体系的有效载体和现实基础,二者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以及对区域经济的根植性,提出有效耦合元素。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耦合不但可以加速集群产业升级,还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发挥1+1>2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5.
集群企业的网络关系及其对本地网络的嵌入既构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也是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的网络风险是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集群企业间网络的路径锁定和集群企业嵌入本地网络的区域锁定,以及这两种锁定效应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所以,建立开放式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改善产业集群运行的文化、制度和技术环境,是规避网络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调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产业集群被证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的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国外、国内一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它能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运用并发挥其巨大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理论与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的异同,认为产业集群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等原因,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着力构建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内外部创新环境和氛围,是一些地方产业集群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彼此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在某区域聚集。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低成本,高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是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浙江包装产业集群的现状,针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培育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优势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东  许丽 《技术经济》2007,26(2):13-15
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发展集群经济是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了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部地区集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