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但多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以种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有所表现,潜在的风险更加不容忽视,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会向中央转嫁,给中央财政带来极大风险,进一步威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化解地方债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秀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6):143-143,148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复杂,规模庞大,产生了一定的债务风险,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会严重冲击地方财政的稳固运行和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正常的收支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如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地方政府的盲目举债行为等。  相似文献   

4.
张淼 《经济师》2022,(5):111-113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质量,推动国家经济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通过这一工作的落实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的财务风险,规避一定的隐患和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综合建设注入活力。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把握其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发挥的正确作用,并根据地方实际提出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改革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保证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债务风险历来都是威胁政府稳定、降低政府公信力,最终可能会影响地区经济和稳定甚至世界经济和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尽管依然可控,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潜在威胁;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管理风险和外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造成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区民生发展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一个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若达到这个规模即可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民生发展水平提高的最优效果.因此,在分税制框架下,需要把促进地区民生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纳入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需要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实现民生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文章基于财政可持续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状,认为在现阶段要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负面影响,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积极制定短期应对措施和深化长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严士通 《时代经贸》2007,5(12X):25-26,2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正处于失控边缘,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从理顺体制入手,深化改革,建立良性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债务管理,规范举债和偿债行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美日经验看地方政府债券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地方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造成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而只要存在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财政联邦主义,就具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客观上刺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地方财政运行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魏巍 《当代经济》2016,(18):126-128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结构分析和规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还本付息、负债主体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风险.据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立足长期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文章基于我国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越多地通过出让土地资源获得土地财政收入,就会越少地将土地资源抵押或质押,从而削弱了隐性债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隐性债务呈现相互替代的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财政压力就越大,地方政府就越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从而推动了隐性债务的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会削弱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促使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偿还地方债务的保证,削弱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影响效应的研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超速发展原因归结于分税制改革造成地方政府资金缺乏。但是地方政府在绝对意义上并不缺乏资金,但是由于财政收支结构上的限制,使得地方政府有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冲动。尝试归纳出一个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核心的利益环,以此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高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余俊 《当代经济》2016,(34):10-1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转变的关键一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金融改革等都有深远影响.而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主要交易对手银行必将受到直接冲击.本文从新政下地方政府债的发行情况与特点着手,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等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对银行的资产结构、收益水平、未来发展模式形成一定影响,因此银行要主动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积极作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欧洲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发生,引起各国对政府债务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着负债规模大、透明度低、管理机制薄弱,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风险,风险将会从地方转移到中央,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完善财政体制-加快政府会计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风险隐患犹在,风险约束机制亟待完善.在中央政府财政分权背景下,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博弈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以及整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以通过三方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加以控制,中央政府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受其审计成本、惩罚额度和转移支付影响,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受其负债成本、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与惩罚额度影响,而且中央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稳定策略选择会相互影响.最后,文章结合当前财政分权的形势,从博弈参与方的视角给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现债务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财政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下。财政超负荷运转,衍生出各种形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因政府举借债务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因地方金融风险转化的财政垫付风险;因供给范围膨胀造成的财政支付风险;因历年隐性挂账衍生的财政赤字风险;因政府直接担保连累的财政抵扣风险;因财政虚列收支导致的虚假平衡风险等。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显性和隐性债务,债务风险突出,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管理理论发展缓慢且未成体系,有必要学习和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益经验,从而有效化解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