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监管的最新进展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金融高管管制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金融企业薪酬监管政策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金融企业的高管年薪应当受到监管,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下的非常时期,更需要政府采取措施,约束金融企业负责人的薪酬;薪酬监管对象应扩大到所有的金融企业的高管和其他主要岗位的人员;并且,作为高管收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长期激励收益应当成为今后监管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提高金融企业自身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世界银行对各国银行监管与微观企业调查的跨国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量巴塞尔协议三大银行监管手段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要求与私营部门监测均会降低融资可得性,且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而政府部门监管权力能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鉴于此,监管机制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冲击,慎重调整资本充足率与对私人监测程度的监管要求,妥善应用政府监测程度监管权力来实现金融稳定与企业融资的双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方金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够;二是包袱沉重;三是竞争乏力;四是监管不足.财政部门参与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其他地方金融企业监管主体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银行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会忠 《中国金融》2003,(19):29-30
金融监管的形式从监管当局的角度来划分,金融监管可以分为监管当局直接监管和监管当局委托监管两类。直接监管是指由监管当局直接对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实施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其优点体现在,监管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拥有政府强制权力,而且与监管客体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因而能相对客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适用,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也都适用。鉴于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混业特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随着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政策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保险监管的主体从原先的中国人民银行变更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本文将对保险监管主体变化后有关境内保险企业、非保险金融企业以及非金融企业投资境外保险业的监管政策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蔓延,加强金融高管薪酬监管已经成为同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周内外金融高管薪酬监管体制改革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企业薪酬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路,包括监管对象涵盖所有金融企业、监管范围扩大到中长期薪酬、从对薪酬结果的监管延伸到对薪酬机制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资产展开监管,尤为关键的在于流动资产的监管。企业流动资产监管的好坏关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导致企业面临倒闭,因此企业需要筹资;企业流动资产被闲置,说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因此企业需要投资,还债等方式处置流动资金。当今社会中存在许多企业会对流动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因此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期的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人开始质疑企业在提供服务方面的表现,而对于消费者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监管机构的处理能力也同样受到质疑。本文论述了消费者金融监管问题,重点对市场失灵的监管、金融决策中有限消费理性的监管进行全方位深入地探讨。本文引用了三个案例:按揭市场、发薪日贷款以及退休消费融资,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监管的必要性及有限性。我们认为,只有当监管是针对具体问题所设定,并以监管干预的有效性评估研究为辅助,那么此项监管才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近期的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人开始质疑企业在提供服务方面的表现,而对于消费者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监管机构的处理能力也同样受到质疑。本文论述了消费者金融监管问题,重点对市场失灵的监管、金融决策中有限消费理性的监管进行全方位深入地探讨。本文引用了三个案例:按揭市场、发薪日贷款以及退休消费融资,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监管的必要性及有限性。我们认为,只有当监管是针对具体问题所设定,并以监管干预的有效性评估研究为辅助,那么此项监管才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监管,成为各国监管当局面临的难题。我国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方面,存在监管立法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监管分工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当前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方兴未艾的趋势下,我国监管当局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海啸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方向和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再次凸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对当前的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对今后监管的方向和边界进行定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及美国所提出的监管改革方案都对我国保险监管有一定的启示。本文结合金融海啸,探讨了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以及保险监管的方向和边界。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合理的监管框架. 目前看来,独立有效的银行监管政策需要顺畅的传导机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建立监管框架:1.监管政策的研究开发要和以往的离散型监管政策的清理整顿同步进行.监管政策的制定包括审慎监管规章的制定,当然也包括对原有规章的修订、补充或废止.否则尽管机构另设了,但监管不足和监管过度并存的不正常现象却难消除.2.监管人员的专业化集聚要和原有人员的补充、培训和流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黄行健 《甘肃金融》2024,(3):28-33+73
在数字技术加持下,部分金融业务呈现节点式运行特征。节点金融包括以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为节点的多中心模式、以个体交易者为节点的去中心模式,二者在实践中引发监管逃逸、无牌经营和技术套利风险。现有监管在应对上述风险时表现出机构监管框架不适配、分业牌照体系难涵盖以及报告监管手段难穿透的困境。嵌入式监管有关监管范围、市场准入和技术嵌入的理念对于因应节点金融监管困境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可通过功能和风险导向落实全面监管,以分级和有限牌照拟合节点业务,并利用科技和算法治理赋能穿透监管,纾解节点金融监管困境。  相似文献   

15.
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金融监管不会抑制金融创新,但风险承担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匹配应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底线原则,且能够有效解决规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即使是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创新试验,也应要求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风险承担大小与其风险承担能力相一致,这样金融科技平台企业才能够“走出沙盒”。本文首先从实然性、必然性和应然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监管的原因,并提出了审慎监管应遵守的四个原则: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分业监管原则、合规监管上升至风险监管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原则。之后,从公司治理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双支柱框架、监管当局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以及宏观审慎视角提出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审慎监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每当信贷危机解除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几乎必提的一个要求就是,企业必须提高战略、基本运营以及财务业绩方面的透明度——这里说的企业并不仅限于处于风暴中心的金融企业,而是指所有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支持这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徐钦层 《金卡工程》2010,14(2):277-277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基本上还是按照分业监管的模式,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而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在此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实际,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经过过去几年的迅猛发展,其规模和影响力快速扩大。然而在前期缺乏监管野蛮生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让互联网金融这个横空出世的新兴行业迅速涉足了包括一行三会监管的几乎所有传统正规金融的业务,实质打通了分业监管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包括跑路、失联、风险积聚等问题。监管部门如何引导互联网金融更好发展,业内翘楚如何在迅速崛起的市场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有效控制风险、稳健经营成为监管部门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领域的监管迥异,金融监管的运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复杂系统。企业、市场、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对金融监管政策存在潜在的要求,尤其影响着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的抉择。事前监管旨在防范金融失灵的发生而事后监管则意在应对市场失灵,监管理论对两者差别的关注相对较少。如果监管全部由法定职责规范(duty-imposing norms)构成,忽视两者区别或许能得到有效辩护。然而,在系统性的环境中,监管也可采取干预的形式来减小金融失灵潜在的系统性危害后果。我们认为金融监管的双重角色意味着设计金融政策需要平衡事前与事后监管措施,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业协调及风险监管不理想、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与网络金融的发展不适应等诸多不足。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监管体制、调整监管策略、构建安全体系等措施来加强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