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前,从出境旅游者的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排名世界第4位。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规模已经为中国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有的出境旅游发展水平上,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开展已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3.
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产业的历史时期.文章通过分析世界邮轮旅游的现状,剖析我国邮轮旅游产业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推动我国邮轮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在宏观方面需要政府在制定政策体系、强化管理机制、培育引导市场主体、制定统一规划、引导游客等方面有所加强,才能够引导邮轮旅游业在发展能力和质量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兴起了“体育+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意义重大,能够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为乡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延长体育旅游产业链,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此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本土旅游企业差旅管理经营战略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差旅管理是国外最新引入我国的商务旅游核心产品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差旅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针对中国新兴的差旅管理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本土旅游企业拓展差旅管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 ,旅游教育发展跨入了竞争与整合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中国旅游教育能力仍然滞后于旅游人才需求的增长 ,旅游教育必须走出被动适应市场需求的窘境。为此 ,要编制全国性的旅游教育发展规划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教育的品牌学校 ,规范旅游学科建设 ,加快旅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构具有特色的“旅游人才教育高地” ,以形成与旅游强国地位相适应的旅游教育体系。广西要抓住全国旅游教育竞争和整合的机遇 ,继续保持规模增长的良好势头 ,努力规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散化趋势 ,集中建设好桂林旅游学院 ,为建构适应旅游强国地位的旅游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面临国外大型旅游集团的冲击,如何选择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是关系到我国旅游业发展前途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环境障碍,包括跨国集团的冲击和企业本身的体制障碍。其次,提出了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意见。具体提出了事业部组织结构、地理网络结构、产品品牌体系和控制集团合理规范等四大战略选择及措施,供有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恢月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1)
旅行社通过低价竞争获取市场份额的同时,造成了对旅游市场、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严重的负面影响。遏制低价竞争必须借助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从源头上根治低价格竞争,实现旅行社价格竞争的理性回归。对策包括: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监管体系,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树立旅行社行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给从业人员以信心,引导广大游客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9.
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创意产业的兴起推动了理念、智慧和科技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其动态性、艺术性、产业链效应和高附加值效应等特点,为其他相关产业注入了活力.旅游业中加入创意元素,会进一步增强其活动和产品的动态性和参与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创意产业的特点、品种形态和对旅游业的借鉴,探讨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转轨时期制约我国饭店业绩效的深层原因透视——基于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双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较差,本文从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双重视角对我国饭店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我国饭店业是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性行业,国有饭店主导和竞争性行业的不相容性必然造成我国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差,因此改善我国饭店业状况的首要问题是产权改革,实施国有化饭店退出,而不是规模化、集团化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饭店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目标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饭店产业机构优化的宏观目标与路径的选择,根据目前饭店业的发展态势提议组建“中国旅游饭店(集团)总公司”,阐述了该集团公司的基本组建思路与运行方案,分析了在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论广州新会展中心的形成对广州酒店业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广州会议、会展业对广州酒店业的经营影响巨大,尤其是每年两次的交易会给当地酒店带来了大量的客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会展中心的形成,将使广州的酒店业在需求总量上进一步扩大,但酒店之间的竞争格局会发生改变,尤其是高档酒店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酒店布局上,形成酒店的东进、南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 & Tourism》2013,12(1):3-18
ABSTRACT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income to Hong Kong. If qualified employees provide better service, Hong Kong can potentially attract even more visitors. The training of new recruits and existing staff is therefore vital, but views on the value and the type of training vary amongst the stakeholders. This study of the views of hotel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 revealed that they considered that people who were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their career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must be prepared to start at the bottom. The hotel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 strongly believe that employees must have a positive service-mind and commitment to the industry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working experience. Employers perceived these were important components to success for every member of staff, rather than having a goo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uch qualifications will raise the status of the hotel industry in general and enhance the status of the service providers as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15.
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生态位是生态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基于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学概念--旅游资源生态位,并对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及选择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包括3个层面的涵义:(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相似文献
16.
开埠后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开埠之后,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交通和市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青岛逐渐成为东方典型的欧式城市,位于胶州湾畔的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城市旅游功能也日益凸现.随着大规模城市的建设,城市景观和旅游业相关条件形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传统饭店餐饮业在满足乡村农家节事活动选择取向上发生的变革,本文研究了流动饭店这一新型餐饮业态的内涵,考察了相关文献,论述了"流动饭店"的业态类型、特点、流向规律和流向动因,提出了如何建立乡村"流动饭店"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旅游教育的多数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选择西方优秀旅游院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旅游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为框架,以全球旅游接待业教育的典范——康乃尔酒店管理学院为对象,详细分析了这所著名酒店学院的核心资源和确保其长期保持领袖地位的持续竞争优势,并提出可供中国旅游教育界参考借鉴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to be a major benefi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uch spillovers have not yet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hotel indust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tel-related FDI spillover effects as well as moderating factors (geographic region, star rating classification, ownership type and foreign capital origi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e-level panel data reveals the exist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ra-industr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to domestic hotels in China, although the nature and magnitude vary based on different moderating factors. Domestic hote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and those with alliance and limited liability ownership structures benefit significantly from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oreign-invested three-star hotels transfer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ositive productivity, whereas domestic three- and five-star hotels benefit the most from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Moreover, foreign-invested hotels from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HMT) and non-HMT countries generate positive spillovers of similar magnitud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