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众多大师一样,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同样经历了模仿之路。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几近乱真。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广泛的声誉。在同行眼中,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优秀的画匠而已。后来,张大千拜到国画名家曾熙先生门下。他把自认为临摹的得意之作拿给曾熙先生看,老师总是摇头不语。一次,张大千随意画了一幅荷花,自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便信手置于案头。这幅作品被曾熙先生看到,他竟爱不释手,连声夸奖这是神来之笔。张大千很是不解:那画是即兴  相似文献   

2.
展讯发布     
《中国拍卖》2011,(11):4-7
展览推介 张大千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与革新.徐悲鸿先生尊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为了全面呈现张大千的画学历程、画风嬗变以及他的艺术人生轨迹,首都博物馆还从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三馆借调了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凝聚大干先生功力才思的书画、书札精品。  相似文献   

3.
逸轩 《中国拍卖》2015,(1):28-31
近现代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两位开山大师,一位是于非蔺先生,另一位是陈之佛先生。此外,岭南派的高奇峰、海派的张大千等人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龚文桢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对这些前辈大师的技法语言和艺术境界有着明晰的研究、吸纳与借鉴痕迹.但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看一看龚文桢先生画于2009年的《早春》与画于...  相似文献   

4.
二毛 《华商》2014,(8):35-37
张大千是绘画天才,丹青巨匠,当世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徐悲鸿对他更是推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上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铝,称“东张西毕”。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2,(11):28-30
中国书画专场 张大千《荷花图》领衔 中国书画专场包括黄宾虹先生的"山水册页".张大千水墨"荷花图",陆俨少"山水人物图",林风眠"仕女人物图".罗牧“山水人物图”及近现代名家作品等。张大千《荷花图》,作品兼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于一身,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是创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作,并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  相似文献   

6.
虽然拥有数家酒店,但梁永和并不在任何一家酒店的办公室里办公,见到他是在北京一座普通住宅楼的一套单元房里。这里是他的画室。  相似文献   

7.
张达人 《浙商》2005,(8):153-153
画,乃画家心灵的小世界,但这特殊的世界是迷蒙的,唯其迷蒙.方能诱发纷纷扬扬的遐思.马锋辉画颇有这个特色。他画的荷似烟似雨的意界.淡出淡入的墨色,传统上墨分五色的技艺已可窥见。他所画的山水,可视其为无题作品。无题诗、无题画.极富随意性.有利于发挥作者瞬间触发的灵感。马锋辉画的这个作法既不匡自身又不匡读者思维,愚极欣赏。道是无题却有题.题在画外.方能显了似有似无的画意韵,盖画家的聪颖如此。马锋辉的画颇有这个味道。  相似文献   

8.
<正>张大千(1899-1983),原名权,后改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堪称画坛全才的大画家。张大千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家族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迁蜀。他共有兄弟姊妹十一个,因排行第八,同乡好友晏济元等因此喊他“张老八”。母曾氏友贞、姊琼枝、二哥善孖皆善画。1917年,与二哥留日学习染织,1919年归国拜曾熙、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后因精研传统绘画渐成名家。1949年迁移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定居。1978年迁居台北,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9.
王伯敏 《浙商》2006,(2):155-155
画家杜巽,善人物.尤善画边塞民族风情。画家到了“醉”的境地.也就完成了他对对象审美感性的要求.画必大进。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高飞和许多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样,希望毕业后能留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武汉是他的首选城市,先奈班里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他要留武汉.难度比较大。为了保险期间.他选择了北京。他说:“我是湖北人.20年前我本想直接去省会城市武汉.我之所以选择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初衷还是想回武汉的.直接留武汉难度大.但是从北京调回武汉相对就比较容易了。我只想把北京当作我回武汉的一块跳板。”  相似文献   

11.
在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实践中.常常可以碰到“一个设计方案害死一个项目”的情况。究其原因,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设计公司自己没有专业能力.“天下设计一大抄”,平庸浅陋.敷衍塞责,做出低下水平的作品,另一种是开发商自以为是,独断专横,听不进专业意见,完全不尊重设计院.把设计师当做一支笔.让他怎么画就得怎么画.最后的结局是项目失败,设计师承担罪名。  相似文献   

12.
廖声田  易善任 《华商》2011,(10):86-88
其人: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者 在张家界,一个穷山娃,凭着对艺术的痴迷和执着的追求,最终成为一个新型画种的创始人,并荣获“201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殊荣。他就是砂石画的创始人——李军声.  相似文献   

13.
邢东其人 飞机是他的交通工具.频繁穿梭于世界各地,来去匆匆.敛迹隐行,或创巨制于华堂会馆.或忙写生于奇山圣境,很少抛头露面的招摇.觥筹交错的应酬.因为他懂得时间对于艺术家的意义。作为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后裔.他远承家风.近得神启.自幼嗜画成癖,爱书如命.颖悟过人.  相似文献   

14.
<正>静风先生姓蔡名起宝,浙江苍南县人,宋著名大书法家蔡襄公的第三十二代后人。早年潜心研习历代书画大家名作,书画师承于右任、张大千。1992年师从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厉铎先生,是其得意入室弟子,成为齐白石艺术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国礼中心特约书画家。其以善画大写意荷花著称,又善草书,写起来自在奔放,字里行间颇具韵味。  相似文献   

15.
<正>李继文的成功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也许一次成功的选择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工艺绝做工精高档饰品有销路下岗职工李继文制作的金丝沙画在市场上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北京一家工艺品公司大量收购他的金丝沙画,一些饰品店和商场也纷纷向他要货经销。于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8,(3):86-87
2007年3月20日,银泰百货正式在港上市。作为百货业的“杨门虎将”.银泰不仅创造了中国大陆民营百货业在港交所上市的先例,同时更创造了240多倍单股超额认购的“纪录”:同年.他打造的银泰中心在北京CBD核心区竣工验收,不仅成为北京市60项重大工程中唯一的民营项目.更以2499米的高度成为北京的新地标。不久后.他发起设立的慈善机构即将浮出水面。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是慈善领域的开拓创新.更是他拳拳爱心的全新起点。  相似文献   

17.
佛祖释迦牟尼在苦修阶段,每天以一粒野麦子为食,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司秀艳在自己人生的苦修阶段.以创作金麦画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此次与司秀艳的采访颇有几分冥冥之缘在其中,去鸡呜寺拜佛时恰逢“2011佛祖灵光司秀艳金麦画作品展”,不由的被展厅中那色彩绚丽的金麦画所吸引,远观时还以为是刺绣,近看才发现是由麦秸拼贴而成,麦秸竟然可以拥有丝绢般的质感。霎时间涌现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拿烟斗的男孩》是毕加索1905年画的,那年他才24岁。这幅画当年由德国的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家族收藏。这个家族的四代单传斯帝夫和邻家美国瓷器商的女儿贝蒂青梅竹马。贝蒂一直觉得《拿烟斗的男孩》画的就是气质有些忧郁的斯帝夫。斯帝夫18岁时,在这幅画前第一次亲吻了比自己小一岁的贝蒂。二次大战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贝蒂回到美国.斯帝夫被送进了集中营。战后.贝蒂一家寻找斯帝夫.一无所获。1949年,贝蒂嫁给了格鲁尼。第二年她以英国大使夫人的身份来到伦敦。  相似文献   

19.
刘骁纯 《中国拍卖》2012,(11):58-61
刘知白(1915-2003).画之大者也。大在何处?在于才、学、胆、识、功.力超出常人。对此,已有冯其庸等诸多先生述及,本文不赘。本文主要谈他的耄耋变法.也就是画家在离世前十年间创作的泼墨山水画.正是这批画,使刘知白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泼墨大家。  相似文献   

20.
绝顶好风光     
李毅 《中国市场》2006,(9):55-57
杨德斌今年35,家在湖北武当山下住.自小虽没习武,但学成一手好财务。杨德斌现任北京万龙洲海鲜餐饮集团总经理.他中等个,身材匀称,最显著的特征是他的大脑门儿,内藏经商宝典、管理要诀以及他个人艰难的创业史。怎么,您想知道他的故事?别急.他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