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施工企业管理》2008,(2):43-44
在当前政治“外部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国家风险变化既是一国政治、社会、经济和金融等内部风险因素直接影响的结果,更是全球及区域等系统风险因素深刻作用的结果。回顾2007年,归纳看来,至少有以下因素是导致具体国家风险发生变动的重要外部力量。第一,全球政治格局趋稳,但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局部风险水平反向抬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正式确认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愈发展,影响企业行为的“超经济干预”就愈少。为了调控和组织好影响企业行为的“经济”力量或“自然”力量,以优化企业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就不仅要求经济实践家们想出一系列直接针对当前现实问题的对策,也要求经济科学工作者提出一整套于理解现实问题有补,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益的经济理论,作为战略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基础。同时还要对各种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实证分析,用丰富、翔实的经验资料对各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各种政策的有效性作出检验。而产生组织理论正是以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企业和市场的相互影响为基本研究内容的。产生组织理论对于我国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大企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哲学,无论中西,都与社会实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哲学家,大多都是社会进步的先驱。例如,恩格斯曾用崇敬的口吻盛赞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思想家(包括哲学家)说:“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步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恩格斯还热情地歌颁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大多是哲学家)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就连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书斋里的黑格尔,也始终关注政治,他在作大学生时,就曾兴奋…  相似文献   

4.
“敢为人先,忘我奉献,不畏艰难,合力攻坚”的“登天”精神,是吉化科技人员扛起中国化工的历史责任,强国强军,追求中国梦的生动写照。 中国化工的历史责任 “飞天”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梦想。从20世纪“两弹一星”发射成功,到“嫦娥3号”月球软着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航天大国。这其中有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也凝聚了几代吉化工程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奉献。  相似文献   

5.
公债是以国家信用担保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债务经济制度。它产生于古代的西方社会,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财政分配范畴。公债的产生也有其浓厚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用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债券,即发行公债”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公债,这时的公债仅处于萌芽状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微乎其微,而且当时公债也只是少量的,偶然出现。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中美经贸相互依赖程度固然越来越深,但不可否认的是,矛盾摩擦也越来越多。事实上,依赖与摩擦相辅相成,依赖越深,摩擦越烈,而摩擦越烈,互动越频,就更增加相互依赖。可喜的是,中美经贸的大格局越来越稳定了,而这个大格局的主要特征是:乌云密布,雷声不断,暴雨不来。为什么说“乌云密布”呢?从美国方面看,这里面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经济“乌云”是贸易逆差和产业衰落的阴影;政治“乌云”就是美国的新保守派。为什么“雷声不断”呢?因为,经济“乌云”与政治“乌云”交互作用,云集生电。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生态时代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制度创新的结合,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共赢.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其出现不是某一种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矫正"制度失灵"和与自然合作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一般都会从“物”的因素去考虑,比如要解决资金、物资、价格、市场和负担等,很少从“人”的因素去考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聚合人的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人”的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经济建设的根本需要。在改革发展和扭亏脱困实践中,把握和处理好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各种辩证关系尤为重要: 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间的辩证关系 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能证明什么呢?”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精神生产与物质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内外环境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合力,而这种合力的形成又离不开“人与文化”这个根。文化是第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品牌”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品牌”的作用极其明显。“奔驰”、“海尔”、“可口可乐”、“乐百氏”——老幼妇孺、几乎每个人对这些“牌子”都是耳熟能详。而作为企业,努力追求或经营自己的“品牌”,树一个百年不倒的“名牌”,是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悠悠企业,管理为大。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位管理学者、专家、企业界精英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中得出的结论。日本廉田胜先生是位有40年时间来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和顾问的管理专家,其间写了300多册企业管理著作,一生心得认为: “企业成功与否,经营管理占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思维方式又是重中之重”。随着人类社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专一化分工与社会协作化成为生产关系,大机器的生产促成大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所作的科学总结。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谁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曾有过争论,不同的党派都曾表述过自己的愿望和主张。但历史作证,真正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与过去的一切运动不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并且,在其“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中国翻天覆地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曾多次强调和一贯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这一点。毛泽东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强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在1956年《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也指出,共产党“它之所以成为先进 部队,它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药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农药进出口企业、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多年来努力的成果,是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综合体现。具体分析因素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以20年前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引导我们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一理论回答的首要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他们的伟大贡献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和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震撼。二三十年前,“中国”曾经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今天,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已是“繁荣”、“财富”甚至“强大”。只是一代人的时间,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何种神奇力量所致?美国经济学家E.赫尔普曼(2004)在研究了各国发展的历史后指出:“我们可以认为,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那么,制度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改变的。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制度,至少,只有得到人民认同的制度才能发挥推动历史的巨大作用。而制度的创造必须基于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现实的物质经济条件;二是对于发展的共同意识(这种共同意识可以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观察视角来回顾和分析中国近30年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更清晰、客观地认识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萧伟 《董事会》2011,(9):41-47
“政治民主本身只是半个民主,它分配给人们的只是全部社会力量的一半。社会力量的完整内涵还包括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实现民主化,我们才真正拥有民主——这一为人类而设计的社会结构。”员工持股计划之父、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多年前的论断,道出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经济民主的真义。  相似文献   

18.
西汉初期政治家贾谊写过著名政治论文《过秦论》,辑录于《古文观止》。该文认为,秦之兴亡,在于“攻守之势异也”,人才并不是重要的。 秦统一,是政治、经济、地理、军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当时的天下大势使然。当然六国之君主和九国之军队在军事战略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也是原因之一。当时双方人才的状况,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六国虽败,却并非没有人才。“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著名的战国四君,都是“尊贤而重士”,网罗了天下无数英  相似文献   

19.
家庭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年代、不同时期所蕴含的内容不尽相同,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其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要求。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人”到“家”,从“家”到“国”,从“国”到“天下”,简单的几个字足以说明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家庭美德,其成员素质已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把家庭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有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就我们石油企业来讲,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说到家庭建设,人们似乎更注重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建筑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但伴随产生的投资浪费、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就腐败行为等,建筑市场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瞩目关注和深深忧思。 一、千军万马争项目,擂台后面成交易 近年来,在建筑市场全面失控和大力“公司热”、“实体热”、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气候”下,从城市到农村,无数“有识之士”都看准了建筑业,认为从事建筑业,投资风险小且可以牟取暴利。于是乎,无数个从事建筑性质的公司象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苏北某县每年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仅6000万元左右,原有44个建筑企业本身就吃不饱,而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