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机制内生于公司治理机制,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这种代理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以这种代理关系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制约和影响。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机制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股份制的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应运而生,由于这一机制自身的不完善,给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委托代理机制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一、委托代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所谓委托代理机制,就是指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经营者(代理人)去经营和管理而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经营者)与需求者(股东)相分离,这便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1.委托代理机制引起的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蓓 《经济师》2005,(8):207-208
随着以委托代理制为基础的公司制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跨越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问题。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包括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与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加强激励与监督,完善或弥补现行委托代理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全球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采纳IFRS既有直接后果,又有间接后果,直接后果即采用IFRS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信息质量特征产生影响;间接后果则是IFRS通过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而影响分析师行为、资本市场发展、委托代理成本以及公司内部经营决策效率等。本文提出了两个推论:一是制度差异调节论;二是小国受益论。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一国资本市场和发达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差异,这影响了会计信息需求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一国的投资者产权保护体系和准则执行力度,这影响了会计信息供给特征。同时,小国更可能从IFRS采纳或趋同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人力资源确认与报告模式的经济学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报告是解决企业经济资源信息如何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建立一个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以解决人力资源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问题。企业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经济组织,其基本委托关系有以下几个:①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企业内部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③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④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间接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契约关系,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契约约定,形成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的内涵作了简单的界定,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对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理论上互动影响的逻辑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互动影响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了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公司内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淑芬 《经济师》2003,(8):194-194
文章对现代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经营者行为造成的论断 ,并进而提出了根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指出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利于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甚至还可能诱发会计信息的失真,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中的监督博弈模型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共信息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具体分析了资本市场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机制本身不可能生产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使委托代理关系总是处于一种不完全信息状态,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文章的研究结论是资本市场缺乏一个评价企业业绩的公正标准及与其相关的制度,而这个评价标准是一个公共信息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相似文献   

10.
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所依赖的重要决策依据,有用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一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明确提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取决于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也是影响有用性的关键因素,因为,决策者不理解的信息,即便可靠并且与所作的决策有关,也不会有用。因此,如何提高信息的可理解性,以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投资决策是一种信任决策,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增进投资者对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信任,因此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投资有用性。本文主要研究投资者对代理人的信任水平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检验制度环境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代理人越信任,盈余信息含量越高;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提高盈余信息含量,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投资者对代理人的信任而间接实现的,当控制了信任水平之后,制度环境的影响随之消失。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烨 《技术经济》2006,25(7):102-104
为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计被赋予决策有用性和契约有效性的功能。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一定能保证契约的有效,会计的决策有用性与契约有效性之间存在冲突。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对二者的协调过程。商誉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决策有用性与契约有效性之间的“恰当平衡”。“优化”商誉会计政策选择的努力,不在于其本身的技术性方面,而在于对会计的经济、社会、制度等环境,以及社会各会计相关集团的信息需求及利益冲突的分析和研究,在于对准则制定机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设计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最优契约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成本,并使其控制在最佳水平。而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政府与社会公众、政府与社会之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原理、应计制、现金制会计基础和应计制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进行了阐述,并相应提出我国应计制政府预算改革的途径设想。  相似文献   

14.
We analyze a corruption model where a principal seeks to control an agent's corruption by supplementing a costless noncollusive outside detector such as the media with a collusive internal supervisor. The principal's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costs, made up of enforcement costs and social costs of corruption. If the penalties on the corrupt agent and a failing supervisor are nonmonetary in nature and yet the two parties can engage in monetary side-transfers, the principal may stand to benefit by allowing supervisor–agent collusion. This benefit may even prompt the principal to actively encourage collusion by hiring a dishonest supervisor in strict preference over an honest supervisor.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企业管理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喀什老城核心区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维吾尔建筑风格的生土建筑群,拥有丝绸之路遗存下的深厚的商贸文化资源,是我国著名的商贸重镇。从喀什老城核心区商贸业态的分布、商贸资源的等级以及其最具发展潜力的商贸资源上分析了老城核心区发展商贸旅游的可能性,期望能够对喀什老城核心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刍议会计风险之特性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  王艳 《现代财经》2008,28(3):63-67
风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会计风险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会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会计风险的表述进行规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会计风险的特性,并提出了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旎  黎文靖 《当代财经》2012,(8):120-129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包括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本文以2004-2009年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会计准则变更对母公司报表在信贷决策中的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报表在旧准则下并没有为债权人提供合并报表以外的增量信息;在新准则实施后,母公司报表的增量信息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会计准则变更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作用,会受到会计信息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有效市场假说下,股票价格总能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也就说,股票价格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均衡值,反映了资本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据已有信息对公司价值的总体预期。有效市场假说对信息与价格的关系认知,推动了对会计信息作用的再认识,促进了决策有用性目标的确立,促使会计研究由规范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实证检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regulatory contract in the analysis of UK utilities regulation. It argues that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conceiving of regulatory relations as analogous to contracts, though particular contracts may be a useful tool in the regulatory armoury. This is partly due to problems with principal/agent theory, which has been conceived in different ways by economists and lawyers, and partly due to the essentially political nature of regulatory relations,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to tie down regulatory discretion in ways which resemble contractual relations. There is also ambiguity as to who is principal and who is agent, with the danger of adopting a single theoretical category for relationships which are radically different. The early legal structures adopted for UK utility regulation did have elements of a regulatory contract, but with the growth of competition and social regulation, a different model, that of a network of stakeholders, has largely replaced it. This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more sophisticated regulatory procedures, but does not replace the need for substantive values drawn from economics but also from public service values as guides for regulatory decision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