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是供销合作社新的发展时期的首要任务。棉花是重要的农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供销合作社的棉花经营企业,走棉花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发展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的有效途径。作为非棉花产区的棉花经营企业,如何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加快棉花产业化是发展我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重要内容。宿迁市按照“企业 基地 农技服务”的棉花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推进棉花的区域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带动产业增效、棉农增收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沾化县李家乡是全省闻名的植棉乡,人均有3亩棉田,棉花生产已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为尽快使棉花生产形成产业化格局,改变棉农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信息闭塞,种植技术落后,服务跟不上,棉花单产徘徊不前的局面,让盐碱滩上腾起这条"白色巨龙",李家乡与县供销合作社研究协商决定,以李家乡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吸收县第二油棉加工厂和2053户棉农参加建立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把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这一"龙头"与棉农这一"龙尾"紧密连接起来,使棉花生产真正形成"龙"型产业。该专业合作社成立近两年来,杜员已发展到3000户,股金40万元,流动资金140万元。1998年专业合作社社员植棉4.3万亩,比建社之初增加1.1万亩。由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1997年,李家乡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相似文献   

4.
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之一。但近几年来棉花生产逐年滑坡。棉花生产的实践证明,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是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有效地组织棉花生产,实现棉花增产增收的一种好形式。1、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棉花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棉花生产整体素质和效益。棉花专业合作社较好地实现了棉花生产经营要素的优化组合配置,提高了棉花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把棉花生产从封闭、零散、低效的传统经营方式带到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新天地。2、组建棉花专业合作杜,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分散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推进棉花生产"两个根本性转  相似文献   

5.
王清娥 《农村经济》2000,(11):40-40,F003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应该在为农服务上找出路 ,立足于农 ,服务于农。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方向是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 ,在奋力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找准位置 ,使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发展转到农业产业化的轨道上来 ,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一、供销合作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1 对供销社推动农业产业化认识不足。从外部看 ,少数地方只把供销社当作一般商业组织看待 ,农业生产开发项目安排给供销社不多 ;有的地方限制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 ,有些农产品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下发以来,供销合作社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今后应加大力度,施展才能,竭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一、围绕"三农"做文章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把思想坐标定在为"三农"服务上,正确处理好供销社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助推器作用。一是围绕农业搞龙头。目前供销社的主导产业棉花龙头已基本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正在兴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更是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内容。如何积极扶持和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笔者结合荆州市棉花产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8月8日至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影响,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增加农民收入,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靠龙头企业带动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一要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要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淮南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线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进一步加大培育龙头组织和扶持生产基地的力度,逐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机制和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全省形成了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规模扩大、机制变活、效益提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元宝山区是赤峰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化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元宝山区立足于这一优势,提出要进一步扩张产业基地规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建设专业市场,通过不断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和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扶持与服务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加快产业化进程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为己任,突出联合互助主题,服务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棉花产业化经营。1999、2000年两个棉花年度,全县共收棉40余万担,实现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为棉农增收3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成立专业社 高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棉花历来是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促进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牟定县县委、政府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坚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与扶持农民相结合,既抓农业龙头企业,又抓千家万户的原料生产,初步形成了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积极探索、认真实践、不懈努力,一批优质良种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科技应用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青海省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新阶段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编制规划,强化服务,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农产品区域布局日趋合理,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不断完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央1982年决定恢复供销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业的性质,这是非常正确和适时的。流通体制必须与生产发展相适应,当前,抓好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改革,应该成为完善发展农村合作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官办的供销合作社体制,不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的供销合作社创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曾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为农民运动的十四件大事之一。建国以后直到五十年代,由于国家大力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发展迅速,在支持农村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上,功绩显著,深得农民的信赖和爱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强调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等地率先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为66600多个,带动5900多万户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左右,户均增收900元。近年来,我省上下一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加大了财政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000年,全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新增加收入近5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人均增收超百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昭示着农业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协调和服务作用,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98以来,山东省德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对棉花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成效。在推进棉花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带动产业增效、棉农增收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江苏省棉花喜获丰收,总产达到50.3万吨,全省皮棉单产每亩81.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高品质棉产业发展迅速,124万亩高品质棉累计为农民增收过亿元。纵观2005年国内外棉花生产形势,要全面提高江苏省棉花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科技支撑上,加速推进棉花生产由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以满足纺织企业多元化的需求。2005年全省棉花生产的重点是在稳定棉花生产面积的同时,推进高品质棉品牌化、技术集约化、经营产业化、服务信息化,力争在全省建设50个67公顷以上高品质棉连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