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谭静  胡真真 《时代经贸》2013,(4):148-148
慈善基金会起源于欧洲,于20世纪初兴盛于美国,关于欧美国家慈善基金会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关于慈善事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内容分析等方法,从慈善基金会、企业捐赠、对慈善机构的监督三个方面,对我国慈善基金会及其捐赠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提出未来我国慈善基金会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我国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白俄罗斯全国科技创新工作,1998年11月白俄罗斯政府批准了国家科委提出的成立白俄罗斯创新基金会的建议。白俄罗斯创新基金会(以下称“基金会”)是一个全国性组织,隶属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委。基金会是独立的法人,其开展的业务活动进行经济核算,独立进行资产负债平衡,在银行中开设帐号。基金会遵循国家法律和政府批准的条例,以及国家科委的指令开展活动,并以基金会的名义在国内外开展活动。基金会自主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与法人和自然人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基金会可以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参与有助于国家技术市…  相似文献   

3.
周兴春 《经济论坛》1994,(14):38-39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陆续兴办了农村合作基金会,虽然各地在兴办的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却都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农村合作基金会完全可以称之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其潜在的、深层的作用正不断地发挥出来。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对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营体制由集体的单一经营改变成家庭、集体两个经营层次,即统、分结合。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偏差,一时出现了只强调“分”,而忽视“统”的倾向,大量的集体财产被变卖,积累资金被分  相似文献   

4.
公众的信任对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举足轻重,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公募基金会面临着信任危机的挑战,但"危机"中孕育着改革的"机遇"。公募基金会的信任危机问题实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次生现象。如何重获公信力?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透明公益是根本;二是完善制度是保障,三是组织自律是关键。转型社会中即使公募基金会存在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但其巨大的社会功能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5.
刘敏 《时代经贸》2020,(25):38-39
高校教育基金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应适时进行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如何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管理作为基金会的形象窗口,是连接捐赠者和高校的纽带,是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阐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完善项目管理的途径,包含专业化建设、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慈善文化的传播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下称“基金会”)是一个自我管理型的国家事业单位 ,成立于1992年4月 ,其主要宗旨是按竞争原则、不受部门限制地支持基础研究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基金会每年要启动约8000个来自研究单位和大学的数万名研究人员参与实施的独创性科研项目。借助基金会的资助 ,建立发展了一大批科研通信网、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进行了多次地区性和国际性的项目竞标活动 ,每年出版200多篇学术专著和文集 ,组织数十次考察 ,在俄罗斯各城市举办300~400次各类会议 ,数百名俄罗斯科学家参加在国外举行的会议。基金会资助购…  相似文献   

7.
非营利基金会在救助弱势群体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提高非营利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必须提高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因此,必须按照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提高非营利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公益基金会品牌效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公益基金会募款困难的重要原因。作为"委托人"的社会公众因缺乏对"代理人",即公益基金会的了解而不愿意向基金会捐款。因此,公益基金会在募款过程中需要向公众发出一定的信号来传递自身实际工作能力信息,而公众则通过对这种信号进行评价,决定是否向该基金会捐款。本文基于博弈理论,探讨了品牌在公益基金会募款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效用。  相似文献   

9.
姜仁良  王瑞文 《生产力研究》2011,(3):162-163,166
基金会是在公益精神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事的是靠激情、靠信仰的工作。如何持续地运用目标激励的手段激发基金会组织员工努力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很有价值的一个命题。文章探讨了公益基金会及其员工的价值确立,分析了目标管理的激励机理,提出目标激励法在公益基金会员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概括了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和策略,成为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企业来说,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还能扩大社会效益,并最终与企业的盈利性目的相一致。对公益基金会而言,吸纳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可以扩大公益事业的发展资源,并在全社会表达一种“关爱与和谐”的价值信念。但现实中企业缺乏捐赠意识与社会责任、缺乏公益营销策略、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公益基金会薄弱的筹资劝募能力限制了企业与基金会的互动,需要我们在对策优化中进一步实现企业与公益基金会的双赢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