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德国里斯特养老保险计划与我国企业年金几乎同时起步发展,两者都定位于第二层次的补充养老保险,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却是天壤之别。论文探讨了德国里斯特养老保险计划的规划思路、设计理念、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市场的借鉴与启示。文章指出具有补贴性质的类似于德国里斯特养老保险计划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撬动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的新思路,是推动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壮大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养老统筹基金缺口逐年增大,而且从长期来看有愈演愈烈之势,现行养老统筹制度运行机制亟待改革。着眼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实际,结合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本文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初步构想的基础上,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精算分析,通过对补充养老保险账户投资收益率与缴费比例的测算,确保第三支柱养老金收支平衡时可提供35%左右的替代率水平。从而论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新型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在提供80%替代率水平下可实现收支平衡,并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制度循环。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各国纷纷采取致力于完善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其中智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了完全市场改革后,又于本世纪初进行了以建立社会互济养老金为主要内容的多支柱改革作为对完全市场化改革的补充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星 《金融博览》2022,(7):16-17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本质上属于补充养老保险范畴,是指个人以政府提供的财政税收支持为基础,以养老资产储备为目的,自愿参加的个人养老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与第一、第二支柱共同组成功能互补、制度完备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改革方向.我国探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已多年,随着《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差异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表现出模式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这种差异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中国可根据劳动者和居民的身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的改革,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以纵向和横向转移支持手段缩小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地区差异,通过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规模以缩小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差异。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的适度差异,中国应实施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责任的合理化、促进养老保险费改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制度化、改革政府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明 《时代金融》2014,(12):209-21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转型和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制约着我国经济高速、有效的发展。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养老金的发展历程和改革现状,进而讨论我国养老金制度的缺陷,并给出相应的改革方向——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由"三支柱"向"多支柱"转变。  相似文献   

7.
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通行做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应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开始探索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的"多层次"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施的养老策略是建立在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为拓展、以个人养老金计划为补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根据此体系的执行情况,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公众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个人退休账户计划、德国里斯特养老金计划和日本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为借鉴,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金融机构和用户三个角度提出我国应该从加大政策优惠、加强政府监管和促进产品创新、完善养老金投资、培育专业人才、丰富个人养老金来源、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发力,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的改革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中进行。本文基于"五维"环境框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改革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改革的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变化,政治环境包括执政理念、党的认识、政府职能变化,社会环境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变化,文化环境包括孝文化和节俭储蓄文化,制度环境包括责任主体负担畸轻畸重、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还未建立、财政责任转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增长不能够同步进行,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责任.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现收现付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给后代留下了入不敷出的隐患,也给国企改革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政府借鉴各国经验,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三个支柱"理论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由国家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己经将企业年金制度写进"十五发展纲要(2001-2005)".这种由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将成为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我国养老金体系与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结构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但在具体内容上更具中国特色。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单位主导的、具有补充性质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主导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在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强化和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保障,由国家法律强制加入,保障层次较低,覆盖合格的居民或公民,通过养老保障税或缴费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完善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体系是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立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未来走向,专业性养老保险公司应合理定位,积极介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谋求参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充当企业年金基金的法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并致力于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致力于农村养老保险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4.
邱峰 《金融纵横》2013,(1):93-98
税收改革历经从“延退”到“延税”的观点碰撞,正逐渐达成“应迫切改变单纯依靠政府退休金养老”的共识。税收优惠激励政策的缺位成为制约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之一。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其正是通过税收优惠,引导个人投资养老储蓄,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对于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国民养老金制度是中国养老金多支柱改革和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突破口。论文从财务可持续性的角度,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测度了国民养老金在中国实行的财政负担规模,评估结论显示国民养老金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中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改革设想,建立由"国民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的大一统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看,为居民提供退休后养老保险收入的责任正日益从单纯依靠政府转向依靠非国家行动者,如个人、家庭、非营利机构、雇主和市场等,制度设计更多地偏向于提高补充养老保险的比例.本文基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供不应求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而居民为退休进行的预防性储蓄为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通过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设计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扩大其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缓解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缴费的成员与已退休的成员之间的比例正在急剧下降,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现收现付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充,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企业年金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这种选择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条件和经济环境相匹配,因此,在运营机制的选择上,我国应坚持以信托型为基本模式,吸取公司型的优点,包容基金会型和契约型,走结合型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波兰最早于1927年开始建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到1933年,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覆盖所有雇员。1954年,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重新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立法,1982年,鉴于工资增长较快,波兰开始对养老金进行指数化调整,自1989年东欧巨变后,波兰也开始讨论对过去单一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1994年,波兰政府开始考虑改革老的养老保险制度,但不同政府部门就如何进行改革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特别是财政部和劳动部之间的争论,财政部属激进的改革派,主张完全采用智利模式(完全积累式个人账户加政府最低养老金),而劳动部属温和的调整派,反对进行根本改革,主张对现行现收现付制度进行一系列调整使其合理化,1996年,随着劳动部长的更换(新任部长为改革派),财政、劳动两部走上合作之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1997年,经过党派之间的协商对话,一个多支柱养老保障改革方案在议会获得通过,经过两年的系列立法,1999年1月,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波兰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总体思路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一个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共同构成的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保障体系,即国家提供基本养老保险、雇主提供企业年金计划、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国家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模式是世界性潮流,中国正在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第二个重要支柱,是职工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第二道养老保障,它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养老”责任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得到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担,加快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今后5至10年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