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同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具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分工的意义上,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受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决定;在物质生产内部分工的意义上,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包含了某些精神过程和精神特征,即与体力劳动相对的脑力劳动。不能把物质生产等同于体力劳动,把精神生产等同于脑力劳动。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精神生产和脑力劳动对社会历史愈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确认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后者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处于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前者则作为一些“个别”存在形式和发展方式处于社会历史的现象具体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产力”,马克思有诸多提法和表述。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含义的生产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是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分别就生产力系统的“系统质”、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结构”、系统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梳理和剖析。基本结论是:要把“系统质”的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与内部“要素”和“结构”、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具体层面的生产力规定区别开来;前者回答的是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则是“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既不能把这些不同层次的生产力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生产力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  相似文献   

3.
作为生产力经济学范畴的劳动者,是指正在或能够在生产力系统运行中发挥劳动功能的人,是生产力诸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在生产力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的发挥,以合理使用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然条件,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不可替代的动力因子.管理在生产力系统中通过发挥管理的连结、引导、算计、谋划和整分合作用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等生产力诸要素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效率倍增使现实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也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在新的世纪,必须在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第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概念,并且把对外开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第四,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并且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1)它仅适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便的情况,不适用于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2)作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之基础的“边际生产力”本身在“对生产”的情况下是不能测度的;(3)在存在外部影响的场合,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系统中一个关键和较复杂的子系统,如何使其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涉及到诸多因素。本文侧重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应坚持系统观,使科技作用于生产力各要素,从而实现生产力各要素得到整体的优化组合,发展社会生产力。笔者试图从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及生产力发展的途径等方面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一切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力及生产力标准。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认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提高生产力的质,主要是生产力三方面基本要素的质;要重视生产力量的多元化,核心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能只注重GDP总量及增长率。生产力标准有其相对性,生产力发展最终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改革的成果必须惠及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我们不仅要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决定》内涵,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又要以依法治国方针为指导,全面推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突出效果,使得各国对环境刑事立法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1997年《刑法》在第六章第六节专门设置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实现了中国环境刑法的跨越式发展。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不断高发的环境犯罪,中国环境刑事立法应当确立对环境法益进行直接保护的原则,通过完善环境刑事立法体系、科学界定环境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和完善环境刑法的刑种等,重新构建中国环境刑事责任制度,以充分实现环境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开放水平测度方法的评述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金融开放水平测度方法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金融自由化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然后从金融开放的法规政策和实际资本流动两个角度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开放水平的主要测度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评述、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陷、可改进之处及其它特性;最后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可准确测度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计量分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会计学界已对人力资源的这两方面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计量方式,但这些方法尚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分析它们的主要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应尽量采取历史成本法计价,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可将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和经济价值法结合起来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物权法》对于自然资源物权化采用了用益物权模式,但由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仅可设立于对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之情形,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利用也涵盖进来,导致了法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严重扭曲。至于学界提出的占有权模式和准物权模式,则亦均因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立足于我国物权法立法体系,唯用益物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可堪采用于自然资源物权化,故应考虑建构自然资源物权化的二元立法模式,在尊重自然资源原始公有的前提下,以非消耗性利用和消耗性利用之划分为基础,以私法中的债为原因,分别为其他私法主体设立用益物权和所有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16.
按中文专利数据定制采集、计量、可视化显示的思路,通过自编程序及导入引擎、中文词表的建立,对来自CNKI中2000—2011年间近十万条中文专利数据进行了计量与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发明专利的申请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但省内各地市间发明专利申请情况极不均衡;近年来浙江省在测量、测试、电信技术上获得快速发展,以支持其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改造的政策导向;各地市主要的申请人为所在地高校,为了促进各地市发明专利申请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促进浙江大学与所在地高校、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加速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繁荣了经济 ,而且还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 ,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问题却严重困扰和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克服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障碍 ,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 ,市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它也有弱点和不足的方面 ,即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因此 ,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系统,这一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市场环境。要实现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证券市场的免疫力。具体措施有:完善法律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定位应为公共财产权,个人既是所有者又是非所有者,构成了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矛盾。自然资源作为国有财产对法律的要求不是设定特别的保护禁区,而应是通过法律合理配置权利来增强自我健康发展的活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回归自然资源所有权物权本来面目才能实现。借鉴外国立法经验探索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可交易性,以实现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物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