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公社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意义现在巳有五亿多农民参加了人民公社,全国农村,除西藏和个别地区以外,都巳经实现了公社化。人民公社建立以来,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已经在农业生产、全民炼铁炼钢、生活集体化等各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巨大的优越性。人民公社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将成为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和以后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今年八月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二十周年,也是七里营人民公社诞生二十周年。七里营人民公社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临视察的人民公社。这个公社二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展现出我国广大农村光明灿烂的前景。纪念我国农村人民公社诞生二十周年,回顾七里营人民公社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其带来的深刻变化,将会激励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人民公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一样,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国民经济大跃进的产物。当1958年农村大办人民公社的时候,全国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由于当时领导力量集中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城市人民公社决定采取积极进行试点,不忙于大量兴办的步骤。随着两年来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战线的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城市第一批试办的人民公社也巩固和发展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并为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由于广大城市人民的积极要求,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一个波澜壮阔的羣众性的人  相似文献   

4.
我现在谈谈河南省鲁山县马楼人民公社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成就。马楼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7月由三十二个高级农业社会并而成的,共有一万零二百四十四户,四万五千六百八十六人,一万七千八百八十六个劳动力,七万三千二百六十八亩耕地。下设二十个生产大队,二百三十三个生产队。人民公社的建立到目前为止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去冬今春的整顿,已经走上了巩固的健全的道路。一年来的事实,特别是抗旱保丰收斗争  相似文献   

5.
在1958年我国各个经济战线空前大跃进的基础上,1959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又获得了新的巨大的胜利。去年和今年的胜利充分证明,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党的一套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显示了,1958年同国民经济大跃进一起出现的人民公社的伟大生命力。“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是我国勤劳勇敢的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伟大决心和伟大智慧的表现,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于1958年建立。从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看,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三级所有的体制容易产生“一平二调”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958年8月29日党的北戴河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现实的发展果然如此,到11月初,即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公布两个月之后,全国广大农村除西藏等个别地区以外便全部公社化了。全国农村共建成了人民公社二万六千五百七十八个(经过调整合并后,现在全国共有二万四千多个人民公社),人社农户达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农户99%以上。运动来势之猛,发展之快,群众情绪之高远远超过了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个人经营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助手和补充。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中要以社员的个体经营作为助手和补充,是决定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社员思想觉悟水平的,它完全适合于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要求。首先,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是社员日常需要的个人消费品的补充来源和货币收入的补充来源,它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社员生活、充分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9.
馬克思主义創始者,早在19世紀中叶所提示的公社学說,由于毛澤东同志和我們党創造性地运用和發展,已經成为我国現实的生活。 誠然,馬克思主义創始者所預示的“公社”,当初一般都是籠統地视之为共产主义性質的。我們党中央的决議则说,从农業生产合作社基础上發展而成的人民公社,也还都是“按劳取酬”,並不是“各取所需”。这就表明我們目前的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質的公社,还不是共产主义性質的公社。那末,我們是否因此就不应該認为人民公社是馬克思主义創始者所預示的那种公社在我国的实現呢?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8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大型的、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人民公社,已经在全国农村中建立起来了。农村人民公社怎样更好地贯徹执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迅速地兴办起自己的工业,一方面补充城市工业的不足,另一方面改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面貌,是当前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研究人民公社兴办工业中的一些问题,去年九、十月间,我同山东省委工业部的同志一起,访问了一些人民公社和它们所办的工厂,并同地方党委管工业的同志开了一些座谈会。这个材料,主要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参考了济南市郊北园人民公社和高唐县鲁伟、宏伟、灯塔三个人民公社的现有做法和经验,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设想写成的。意见还很不成熟,仅供关心这一工作的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58年以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农村人民公社适应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迫切需要,和广大农民要求迅速改变农业技术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建立和发展了社办工业。社办工业以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业技术改造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不断的整顿、巩固和提高,社办工业  相似文献   

12.
一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极所有制,是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农村人民公社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为了解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而出现的。人民公社,同高级社比较,不但生产规模来得更大,而且在集体化的程度上也来得更高。“高级社比较起来是小集体,人民公社是大得多的集体;高级社只经营农业,人民公社是多种经济事业的综合经营者;高级社只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实行政社分开必须改革人民公社经济体制政社分开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公社体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改革政社合一的体制必然涉及人民公社的整个经济体制。如果不改变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而只是将政权组织与经济组织从机构上简单分开,这个改革是搞不好的。  相似文献   

14.
“增产增收”是农村人民公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它既涉及到人民公社对国家提供日益丰富的农副产品,又涉及到人民公社实现持续的扩大再生产和逐步改善社员生活等。本文试图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指出: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目前,各地在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的工作中,都根据这一原则,结合着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在社员热烈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公社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使公社、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这三级组织在经济管理上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权限和责任范围。人民公社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原  相似文献   

16.
灰堆人民公社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1958年10月开始筹备,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于1959年4月诞生了。它是以国营天津造纸总厂为中心,包括灰堆地区的工业、农业、商业、文教卫生事业以及机关、邮局、银行等十三个单位组成的,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共有2,752户,17,434人。其中职工及其家属15,393人,占全社人口的88%,农业人口2,040人占11%,其他为1,513人占1%。全社面积共约30平方华里,有可耕地2,166亩,其中园田1,284亩,稻田810亩。灰堆人民公社是以国营大工业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在所谓“政治挂帅”的幌子下,否定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农村人民公社中长期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都被冠以“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帽子取消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粉碎“四人帮”后,农村人民公社的一些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例如定额记工、“一年早知道”、“产量责任制”等,又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农村人民公社在实行“产量责任制”方面,经历了广泛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人民公社运动已經形成全国范圍的羣众运动,它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目前已經有許多省份实現了人民公社化,还有許多省份已經搭起或者正在搭着人民公社的架子,看来,今年秋收前后全国就可以基本上全部实現人民公社化。这个运动是继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全民整風运动之后,又一次偉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冲破了原来規模比較狭小的农業生产合作社的框子,进一步消灭了私有制的殘余,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工农業生产和各項社会主义建設事業的飞躍發展,而且使生产、交換和分配等各方面的关系也發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这些关系的改变,使与分配关系和政权职能有着密切联系的財政也發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給財政工作提出了許多新问題,提出了迅速建立人民公社財政的要求。研究与解决这个問題,对于人民公社的巩固与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学界对农村人民公社的劳动积累問題开展了討論,这对于进一步发揚大寨精神,加速农田基本建設,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为什么人民公社农田基本建股必须依靠劳动积累劳动积累是人民公社社員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設中投入的一部分活劳动直接形成的积累。它是南泥湾精神、大寨精神的产  相似文献   

20.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尽快搞上去,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和基本保证。我们虽然搞了三十年的农业,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八亿农民搞饭吃的被动落后局面。之所以如此,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也应该从我国农业集体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上来认识问题,也就是“政社合一”这种体制是否适应经济基础,是否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正确总结我国在农业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形式都是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