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泸州事件、浙江苍南事件及广东顺德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非直接利益型群体性事件的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其研究将对如何防治此类事件的发生起到重大的积极意义。其特点分为肇因的偶然性、参与主体的阶层分化及参与行为的非理性等。其演变规律主要是宏观阶段的怨恨情绪滋生,突发事件成为愤怒触发点的产生阶段,到人群聚集、谣言四起的愤怒发酵阶段,直至最后引爆非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阶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种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变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的安定危害极大.本文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事件特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典型案例,从社会宏观治理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柳  郭松 《黑河学刊》2011,(2):36-37,49
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互动主体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利用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制造了一系列、以双向互动为表现形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从互动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互动情境、互动主体、互动特点以及网民的角色扮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策略进行探讨,包括:培育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促使利益表达客体切实履行职责、畅通并创新利益表达渠道和构建利益表达效果的评价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具有共同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它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全社会协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结合社会各界的看法和态度对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特别指出:邻避冲突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我们又缺乏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在事件发生时,政府应积极听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通过外部性内在化,补偿和搬迁等方式来平息居民的对立情绪,才能不会让事态恶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9.
陈峰  李景平 《理论观察》2013,(10):17-18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频发、易发的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仅扰乱了民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造成严重损害.本文聚焦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发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办法,以期能为社会和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道德人"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以来颇为关注的话题.从利益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道德人"话题进行考察论证,便可以发现:"经济人"、"道德人"本质上只是利益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经济人"、"道德人"的割裂是促使利益分化对立的直接根源;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达到最优化--即利益的整合,就必须构建起"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并以其涉及面广、组织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应科学分析当前社会背景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多方面原因,妥善化解矛盾,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冉怡 《改革与开放》2012,(18):92-93
本文通过企业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人员成分及心理状态等因素进行的分析,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预防和控制事态的扩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贫富悬殊和利益分配的不断扩大,直接导致我国不同群体利益表达权利的失衡.一部分所谓的“弱势群体”或主观或客观的丧失了利益表达的权利和机会.于是“群体性事件”这种非理性而又暴力、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由此产生不断上升的群体性事件,其所造成的纠纷与冲突的范围不断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也不断加剧,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以稳定保障社会和谐,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些基层官员的寻租行为、政策失误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涉农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民文化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应提高基层官员素质,健全重大决策论证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培养农民的社会认同,树立农民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6.
当前,如何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积极稳妥、科学有效地做好边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是当地政府和公安边防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应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诱发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对策,为公安边防部队有效预防和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维护边境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实现边境地区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健全社会舆情预警与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与维权机制,以期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高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战争时代,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走上了战争的前台,开辟了独立于军事打击之外的新的作战模式,在未来战争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该文仅就“三战”的特点做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郑焱  魏娴 《魅力中国》2009,(36):128-129
经济社会中转型中的中国,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有逐渐显露的迹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是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我们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关心民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完善法律制度,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同时也要认清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要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文章在对其概念进行梳理之后,重点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利益格局失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对应的策略主要有:调整利益格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及时反映的预警应急机制,并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公众参与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