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金湘 《经贸实践》2016,(14):27-29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缓慢阶段且增长不稳定,在国际贸易方面服务贸易整体还是处于逆差的情况.本文首先提出在创新创业驱动下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是否能够通过发展体现和代表我国服务贸易的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并且提供相关的数据证明.之后文中进一步通过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要素所在,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未来几年,我国服务业中的服务贸易究竟会怎样发展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从正确的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与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现有观点的基础上,采用1990年~2004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发现,市场的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和货物贸易的发展是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支撑,以大陆与香港间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为立足点,通过对影响中国大陆与香港服务贸易的因素分析,提炼出显著影响大陆与香港服务贸易的六大因素:人力资本、国际直接投资、服务价格、服务市场的需求、货物贸易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将这六大因素确定为实证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劳动人口比重、外商直接投资、汇率、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贸易出口额、第三产业经济贡献度.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服务化趋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成为衡量一国贸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一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其发展规模,而且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文章选取我国1997—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EG协整检验,O LS估计方法对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优化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负向的不显著影响;经济水平则呈正向不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各国经济增长的新的源泉。利用岭回归方法进行时间序列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均GDP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和城市化水平与中国服务出口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
8.
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我们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本文将选用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等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来测量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并判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挖掘服务贸易水平的提高与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要从"质"的角度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必须要提高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出口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台湾服务贸易发展的态势和格局,测算了台湾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并通过分析影响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个因素,发现货物贸易、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本水平和服务贸易开放与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本文总结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影响中国贸易失衡相关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分析了1980-2007年影响中国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并量化比较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除国内需求因素外,本文选取的其他五方面因素均为影响贸易失衡的显著性因素。其中,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最明显,而出口退税政策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相对较小。中国贸易失衡状况由于其结构性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质的变化,所以它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下海 《财经科学》2008,(2):105-11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服务贸易在一固经济结构中的份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固际化水平.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仰仗于成本低廉、总量丰富的低端劳动力.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快速的人口转变将导致人口红利的短缺.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服务贸易增长方式也将宣告结束.为此,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用质量替代数量.实现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碳关税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新的热点问题,且该问题的提出使气候问题日趋贸易化、政治化。由于各国基于本国的利益,对碳关税问题的立场有所不同,所以国内外学者对碳关税的研究出发点亦存在着差异。力图通过文献回顾,从碳关税的内涵出发,探讨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问题,着重对国内外有关碳关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祖祎 《经济与管理》2009,23(7):93-96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将全面放缓,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全球金融持续动荡,国际形势的恶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不断加深.因此,外贸企业应树立信心,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尚一  林坚 《技术经济》2010,29(11):86-90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1992—2007年影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的GDP、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双边真实汇率、贸易伙伴国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及与中国间距离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茶叶仍有出口到发达国家(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的市场潜力。最后,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广应用HACCP体系、优化茶叶出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扩大中国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与主要对虾出口市场 2003-2017年的对虾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市场的经济水平、中国的对虾产量以及 APEC成员对中国对虾的出口有着促进作用。中国与各出口市场的地理距离以及对虾疾病 EMS对对虾的出口有着较弱的阻碍作用。并根据引力模型测算了各出口市场的贸易潜力。其中美国等 12个国家和地区属于潜力再造型出口市场。加拿大属于潜力开拓型出口市场。日本、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属于潜力巨大型出口市场。根据分析及测算结果分别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对虾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晓艳  王英辉 《技术经济》2010,29(5):99-103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以改进的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研究了1996-2008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部门分布情况,及其跨时期演变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整体呈下降趋势,贸易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中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钊  王舒健 《经济问题》2007,339(11):37-40
随着加入WTO,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采取切实措施,抓紧规划并尽快建立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了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了出口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的监测、评估和预报三个子系统,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9.
杨春艳 《技术经济》2011,30(2):106-110
利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农产品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了1999—2008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结构。研究发现,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深受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与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匹配性不足,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较弱。因此,中国应注重出口质量与竞争力的提升,提高出口产品的分散程度,保持出口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外部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增速逐年放缓,为了深入探讨危机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在分析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经济发展周期波动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地研究了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阶段,其影响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经济发展处于繁荣阶段的拉动效应大于衰退阶段。最后分别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三个方面,对后危机时期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