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元春 《理财》2011,(3):60-61
通常情况下,投保容易理赔难,一些消费者对保险更是有如此消极的印象。理赔难在何处?是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存在误区,还是保险合同确实存在霸王条款?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为此应该做些什么?针对理赔环节的这些问题,本文为你支招。投保人对保险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投保人之所以不能顺利理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投保时忽略了一些细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投资型保险产品以既有保障,同时兼具储蓄和理财功能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其中,分红型保险产品甚至成为部分投保人进行投资理财的首选投资产品.面对今年分红型保险产品热销的环境,作为投资者应该怎样去看待和理性投保呢?投保分红型保险产品,投保人应该做到"长期投资、兼顾保障、按需投保、合理配置"的投保原则.  相似文献   

3.
刘宝民 《金融博览》2009,(13):59-59
不足额投保 对于汽车保额的确定,最好是选择足额投保,就是车辆实际价值是多少就保多少,一旦车辆出险,投保人可得到的最高赔偿额以汽车实际价值为限,所有的损失都可以得到赔偿。但有的人为节省保费,不惜不足额投保。比如,投保人坚持对一辆价值20万元的汽车只保10万元保额。如此做法可能是节省了保费,但以后万一发生事故造成车辆损毁,肯定得不到足额赔付,因为当初只保了全车一半价值的财产。  相似文献   

4.
案情梗概 投保人杨德昌于2011年5月5日为其16岁的独生女儿杨晓梅投保了北京某寿险公司的定期寿险产品,基本保额为10万元,对于投保单中的"最近一周是否有身体不适?是否服药?","10年内是否患有下列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等询问,投保人均写明"否",并在投保单上签字,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杨晓梅体检核保后按照标准体承保.  相似文献   

5.
投保人要申请复效需要补缴保费并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因此很多投保人认为复效不如重新投保一份新合同合算。然而,无论从投保条件还是从保费来讲,使原合同复效都是比重新投保更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常,投保人做出投保主险决定以后,保险人就会向被保险人提供一揽子的附加险供投保人选择.面对保险人提供的琳琅满目的附加保险产品,投保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所适从的感觉. 其实,投保人在投保主险以后,选择性价比高的附加险当然必不可少,但要在投保的主险种之后如何做到科学、合理配置附加险,笔者以为投保人需要明白附加险对于主险的几个不同点、关注科学选择附加险的七个方面,进而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附加险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7.
林少勇 《上海保险》2006,(10):59-60
“发掘”投保人,给人的理解似乎就是展业、陌生拜访、发现潜在客户等意思。笔者在此论述的,不是指这些微观的具体业务拓展,而是想探讨如何在整体意识和利益引导上拓展投保人的宏观投保空间,刺激其整体的投保欲望。而尝试在“投保人条款”上做文章,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在我国寿险市场,体现保险意识程度并真正决定投保与否的主体,经常是具有支付保险费经济能力的投保人。目前,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不含投保人、被保险人同属一人情形,下同),除了被指定为受益人(这主动权也在被保险人手中)和在分红保单中享有红利分配权外,大多数保险条款并未体现更多对于他们的经  相似文献   

8.
和保险公司打交道的不少车主都有感触:车险保费缴纳弹性真大。其实,车险价格混乱只是外在表现,保险条款背后的问题才是症结所在。保险合同中大量专业术语及拗口的描述,使本就处予弱势的投保人已经云里雾里,加上部分条款叙述模棱两可、关键设置并不透明,更容易使投保人不知不觉跌入陷阱。继寿险行业实行投保提示制度后,机动车辆投保从2005年5月1日起也实行了提示制度。登录许多保险公司的网站,点击“车险”,率先看到的便是一则针对投保人的“机动车辆投保提示”。提示共有6条内容,其中第2条着重强调: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前,应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中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及保险单中的特别约定等内容,重点关注保费计算中的各种参考因素……但是,投保人是否真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9.
保险代理人既是保险公司的展业代理人,也是投保人的投保代理人,对于投保人来说,一个优秀的保险代理人不仅可以给你提供良好的保险知识咨询,帮你选择适合你的保险险种,制定科学的保险计划,而且还能在今后为你提供良好的理赔等后续服务。目前,我国的保险代理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险代  相似文献   

10.
保险企业加强对投保的管理,一方面保险人应加强对投保环节的管理。为人提供好的投保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使投保人增强保险意识。为自身利益作出明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有为机动车投保的经历,你一定对大量专业术语及比较拗口的描述有印象。就在这些叙述模棱两可、关键设置并不透明的部分条款中,一不小心,投保人则可能“心甘情愿”地跌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源于投保人的保险纠纷。有的由于投保人的疏忽或过失,当风险来临真正需要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告知保单并不生效。案例一:投保人不如实告知2001年4月12日,高剑之母卫萍向保险公司投保人寿保险,并指定高剑为  相似文献   

13.
杨忠雨 《上海保险》2012,(8):20-21,25
【案情梗概】 投保人杨德昌于2011年5月5日为其16岁的独生女儿杨晓梅投保了北京某寿险公司的定期寿险产品,基本保额为10万元。对于投保单中的“最近一周是否有身体不适?是否服药?”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张女士和金先生夫妇为儿子投保了保额为10万元的生存保险,金先生为投保人,受益人为儿子金兴,年交保费2600元。2005年,张、金离婚,由张女士抚养儿子金兴。此时该保单已交纳了5年保费,共计人民币1.3万元。离婚后张女士持有保单并继续交纳保费。不过由于离婚时双方未就保单有关权益达成协议,离婚后张女士发现保单上的投保人仍然是金先生。于是张女士要求变更投保人,双方就该保单的权益问题发生争执。金先生认为该保单应属夫妻共有财产,如果变更投保人,张女士应补偿其一半保费和生存保险金,而张女士不同意。前夫金先生  相似文献   

15.
浅谈保险经纪人参与保险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优势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友 《上海保险》2008,(3):43-45
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由此定义可知,保险经纪人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设计投保方案、办理投保手续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根据《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2004年12月15日)第八十三条规定,我国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可以经营下列保险经纪业务:(一)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公司以及办理投保手续;(二)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三)再保险经纪业务;(四)为委托人提供防灾、防损或者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业务。  相似文献   

16.
要点之一:投保尽量“从一而终” 对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对于自己的老客户,他们都会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这样一来,对投保人而言这是保险公司对自己的一个“利好”政策,只要投保人能够固定一家保险公司作为自己保险代理单位,自己就会得到一定的实惠。因此,对于投保人来说,如果其需要的保险品种在各个保险公司区别不大时,投保人就应“懒”一些,只挑选在一家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这样一方面投保人会减少“转移成本”,即投保人重新花费在定位保险公司的精力和时问,另一方面还能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保费优惠。  相似文献   

17.
对保险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充竟是为了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有助于降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现状.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不仅要选择价格合适的保险产品,而且必然要选择那些财务状况优良、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投保,甚至将后者的选择看得更为重要.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进而对其偿付能力的强弱作出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投保过程中这种保险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客观上需要有专门的保险评级机构,运用专业技术和信息渠道,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偿付能力进行评级,使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为投保人事先的风险控制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王珺  高峰 《金融研究》2008,(11):160-170
本文以中国的健康险市场为例,考察不对称信息的影响。通过考察投保人投保金额以及附加险选择和索赔情况的相关关系,论文发现事后出现索赔的投保人,事前往往会选择购买附加险,但是投保金额却相对较低。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论文认为投保人在财富、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异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同时出现逆向选择和正向选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案情2002年6月23日投保人Z为自己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分红型两全保险(保险期限至终身)及附加个人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险期限壹年)共交保险费13250元,其中分红型两全保险费13205元、附加险45元。保险公司核保通过,于2002年6月28日出单,并在2002年7月3日将保险单交受益人T(1  相似文献   

20.
武汉神龙汽车公司的刘先生过去对投保长期寿险总觉得不放心,他认为保费一交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谁敢担保保险公司在这期问是否还存在?据了解,在我国保险市场运作不很规范的情况下,持刘先生这种心态的人并不算少.可就在今年1月17日上午,刘先生用存积已久的5万元现金投保了中国人寿的"国寿鸿泰两全(分红型)保险".原因是最近他听说国家专门发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了保险保障基金,即使保险公司倒闭、破产或者被撤销了,投保人的利益也有保证,这无疑让刘先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他才决定购买保险.保险保障基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