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丹 《人力资源》2007,(11X):47-53
龙湖地产(以下简称“龙湖”)创建于1995年,萌芽于北京,成长于重庆,现正发展于全国。它定位于“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是房地产行业内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目前,龙湖在重庆、北京、成都、西安、上海等城市开展运作,在每个城市都进行多项目、多业态的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以来,世界城市规划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房地产行业一向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从奥运城市到世界城市,不断开拓的国际视野为北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北京的高端住宅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汇冲之地,北京更需要“中国式”高端住宅的助力。  相似文献   

3.
后奥运时期北京城市的发展、应对北京轨道交通时代的城市规划、加大南城规划发展、中心城区的房地产开发、住房保障规划、人口规模调控、城市节能与低碳城市等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具备较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及科技、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后奥运时期,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已受到高度关注。对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阐述了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和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5.
之前,记者听到北京的一些开发商谈到外地房企进京发展,一方面表现得有压力,另一方面也表示十分欢迎,他们一致认为。外地房企给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股春风。使得北京的住宅品质得到了提升,也改变了北京的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二环快速路为着眼点来研究北京城市发展的特点。在城市交通、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二环路的建设给北京城市形态带来影响,历史地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二环路的形成是新旧两种城市文化发展冲突的结果,曾是造成古城风貌的破坏典型工程,逐渐转变成为北京新城市文化的载体。二环路形成一种老北京和新北京交织融合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7.
潘安敏 《基建优化》1996,17(2):40-44
本文根据近十多年来遥感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城市房地产业中的应用;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城市房屋调查、人口估算、环境条件分析,城市用地调查等方面具体应用方法,提出了今后城市遥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磊 《东南置业》2007,(11):31-35
对于房地产调控,很多人对政策的效果都是抱着质疑的态度。此次,提高第二套房首付的政策出台已经一个月,对市场起到了怎样的冲击?新政的威力有多大? 北京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向城市之一,一直站在调控的风口浪尖之上。一线城市对市场的反应往往比二线城市来得快。因此,北京市场受到的冲击,可能延后几个月会在二线城市显现。 为此,特别选编焦点房地产网记者的深度调查作为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此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也已经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务院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次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即建成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最近国务院和市政府又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在城…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政府提出将"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通州新城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分析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通州发展实际,剖析了通州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基础与条件,并重点对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等四个战略层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