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保险资金于2005年3月份以直接入市的方式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这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它不仅可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而且可以为证券市场注入资金,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实现保险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但当保险资金入市后保险资金运用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本文通过对保险资金入市的现状分析。指出了造成保险资金入市投资风险的原因,最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保险资金入市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没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于狭窄,投资结构不合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并直接威胁到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应坚持以资本市场为基本取向;在保险资金入市的方式和途径上,要因保险资金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上采取组合投资,实行专家管理,循序渐进,控制风险;保险监管部门还应联合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形下,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使其在运作过程中更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对此,本文针对资金运作渠道过窄的问题,提出了增加风险投资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形下,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使其在运作过程中更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对此,本文针对资金运作渠道过窄的问题,提出了增加风险投资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保险资金于2005年3月份以直接入市的方式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这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它不仅可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而且可以为证券市场注入资金,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实现保险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但当保险资金入市后保险资金运用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本文通过对保险资金入市的现状分析,指出了造成保险资金入市投资风险的原因,最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保险资金入市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现代保险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在中国金融业尚未完全实现混业经营的情况下,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保险业逐步对外资开放,我国保险业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而外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范围却要广泛得多.因此提高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是提升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盈利性和竞争力的需要。但是,保险资金入市在给保险公司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直接关系到保单持有人切实利益,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所以强烈需要对保险资金的风险加以认真甄别和防范。为此,本文在介绍了我国保险资金入市发展进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并提出了从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内外两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对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保障资金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基金迅速累积,保险资金的运用问题日显重要。而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偏低,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我国保险业必须不断改善保险资金的运用,选择合适的资产管理模式,运用资产负偾管理。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以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在即,国外保险业将大举进入我国。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保险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保护民族保险业;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尽快与国际管理接轨;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参照国际惯例,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限制;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的现状 ,指出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利用巨额闲置资金进行投资 ,以收益补亏损 ,降低保险资金成本 ,推动资本市场成长 ,以及为转换保险机制提供机遇。文章指出保险资金入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