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 《企业文明》2012,(9):65-66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机电集团)成立十余年来,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尤其在抓好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调整的同时,按照“四融人、四促进”的思路,把企业文化融人发展战略,以“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构筑员工的精神家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把企业文化融人经营管理,以系统文化打造执行力、个性文化提升品牌价值、特色文化提升竞争软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把企业文化融入党的建设,通过强化责任意识、锻造人才队伍、创新宣传推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把企业文化融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文明创建、细胞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电信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指引着中国电信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方向,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执行力、竞争力,推动电信企业规模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提供了坚强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夏连芳 《活力》2014,(15):24-24
中储粮北方公司在企业发展建设中.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了以“弘扬‘黑土地精神’、做优秀中储粮人”为鲜明特色的军转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企业作为社会细胞,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贯彻中央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和员工综合素质保证,以及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0,(A10):63-63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目前中国理论界尚无统一看法。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建设目标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长远发展服务,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秉承“团结、务实、创新、服务”的企业精神,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标  丘强 《企业天地》2003,(8):20-21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几年,广西路桥总公司在巩固和发展“一旗”(红旗党支部),一家”(职工之家),“一号”(青年文明号)文化活动成果基础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以弘扬企业精神,实践公司念,规范员工行为为重点,形成了“育人、铸魂、凝心、塑”的“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培育和建设具有浓工地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铸魂,培育企业精神“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路桥企业精神,是广西路桥人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体现来的特有的心理状态和群体意…  相似文献   

8.
赵海燕 《企业导报》2011,(7):204-205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的烟草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同时以企业改革、发展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梅 《企业文明》2024,(2):17-19
<正>廉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独家策划特邀部分国有企业党委、纪委相关负责人,分享企业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创新机制和载体,大力锻造廉洁文化品牌的实践经验,以期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在国有企业“落地生根”、成风化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繁荣”。企业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正成为新形势下的热点。发挥党的主体作用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以生产经营为轴心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发挥党组织的主体作用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广东企业文化协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广东省从事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传播现代企业文化科学思想,总结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为例,探讨如何以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先,分析了开展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再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企业文化方面分别阐述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切入点,并且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是以形成最佳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唤起员工对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行为,它有助于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炼钢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倡“一切为了二炼钢荣誉”的企业精神,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第二炼钢厂是全国最大的全连铸厂,现有职工2800多人,固定资产总值近对亿元,年产钢坯350万吨以上,在首钢改革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5年末他们结合冶金工业特点,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按照稳定、提高、发展“三步走”…  相似文献   

14.
山钢集团重组五年多来的探索实践中,坚持以文化融合创新,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含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了传承借鉴、融合创新的创建特色体系,“共赢文化”成果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沈健 《企业文明》2006,(9):56-57
企业文化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的精神,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为目标。在这些原则指导下,贾春峰在对企业文化基  相似文献   

16.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人本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为企业改革发展和基业长青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整合思想,整合行动,用共同的理念引导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钢就提出了文化兴企的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南钢逐步建立起一套个性鲜明、具有时代特征和南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其“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同心共进”的企业价值观;“共同成长,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引导、激励员工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综合实力迅猛增长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中钢邢机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2007-2009年以来,中钢邢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积极构建了以全员创新文化为核心.学习文化为动力.质量文化为突破,以全面提升“独特的产品研发能力、特色化的服务能力、浓厚的全员市场意识竞争能力、强大的全员创新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玉柴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牢牢把握广西精神的本质和特征,以培育玉柴核心价值观为切人点,积极践行“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以“绿色发展,和谐共赢”核心理念为主导的玉柴特色文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升了企业影响力,推动了企业跨越发展。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跨越400亿元大关,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榜第226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国文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荣誉,“广西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19.
<正>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推动因素,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作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衢州分公司(以下简称衢州移动)始终将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作为凝心铸魂、固基提能、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工程,在有力承接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和浙江移动“善知善行惟和惟新”工作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紧盯目标、脚踏实地、团结创新、守正笃行”为核心要义的“三高三勤三专‘衢’”文化,以特色文化“软实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议题,集中讨论并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新的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如何在全社会大力发展文化的形势下,创新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笔者略谈以下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