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梦想始终是中国汽车人的难解情结。中国一汽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历经雄关漫道,孜孜追求,不仅走出了一个自主品牌的创新之路,而且在历经风雨后让“红旗”高高飘扬,开辟出我国中高档轿车自主品牌的新天地,值得我们格外感叹、珍惜和尊敬。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也是国人的自豪。  相似文献   

2.
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到底有无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促进还是伤害?合资自主是否是中国汽车工业迷失在合资道路上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3.
浅析关税下调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转向依附型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关税下调分别对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12,(6):28-29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将全部选用自主品牌汽车,这是对中国本土汽车工业注射的一支强心剂,接下来就要看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自己是否争气了  相似文献   

5.
贾可 《经营者》2011,(11):112-117
在合资自主眼看着一哄而上的所谓后合资时代,必须深层次地研究和阐述合资自主品牌建设模式的得失利弊和对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在被确定为支柱产业之后的18年里,几大巨型国家重点企业竟然没有生产出一辆自主品牌的轿车。业内专家呼吁,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走自主开发之路,否则,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汽车自主品牌建设与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讨论的焦点.“中国汽车必须要发展自主品牌”已逐渐成为共识,国家也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但必须指出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也必然要经历一番长期艰苦的奋斗。影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的因素较多,本土研发人才、环境已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下面就是针对汽车自主品牌与研发、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福特收购“罗孚”商标的消息传出几小时后,上汽汽车就对外确定了其发布自主品牌的时间表。然而,上汽汽车与“罗孚”品牌的这次失之交臂,带给上汽或者中国汽车工业是福兮?祸兮?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否能成为国际消费者喜爱的汽车品牌,直接影响了我国出口汽车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在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问题,并针对出口问题提出了适应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无自主品牌,主要依附外国公司从事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民营企业的品牌无论在规模、质量、技术含节和营销等方面都处于“弱质”状态。民营企业要摆脱如此困境,必须培育品牌文化底蕴,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1.
后起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韩国5个汽车工业发展后起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把后起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式概括为两种基本模式:完全开放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对两种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无自主品牌,主要依附外国公司从事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民营企业的品牌无论在规模、质量、技术含节和营销等方面都处于"弱质"状态.民营企业要摆脱如此困境,必须培育品牌文化底蕴,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没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始终只 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有人说,不必刻 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最关键是中国汽车 业要在一个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合作和竞 争,不一定非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 觉得有中国本土汽车工业。 “不要把这个问题绝对化”,中国机械工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机遇。国外优秀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榜样,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一、品牌命名与时俱进汽车品牌名称是汽车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品牌名称既要反映生产商的价值追求和市场把握,也要显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后起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韩国5个汽车工业发展后起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把后起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式概括为两种基本模式:完全开放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对两种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自主开发的问题,其实整个产业链都存在问题。拿自主品牌来说,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17.
肖海霞 《企业导报》2012,(2):100-101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其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力量不容忽视。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正面临着三大优势和机遇。本文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优势与机遇。  相似文献   

18.
徐留平 《经营者》2011,(7):88-93
中国汽车从业者能不能有那种“亮剑”的精神?能不能不断提升品牌技术让消费者满意?能不能使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偏好度不断增加?这是构成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后,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企业规模比较小,大多数企业尚未显现出规模效益,只有自主品牌汽车发达了中国才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才能走向汽车强国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本土企业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消费需求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繁 《现代企业》2008,(1):45-46
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包围下,“六大三小”在2002年全部进入中国,完成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初步规划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就是尽可能地迅速扩张他们自己的品牌,这显然使尚显幼小和稚嫩的我国本土民族品牌遭受严厉的打压,使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所以探索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创建与发展壮大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