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重要的教育信念,"劳动教育"是其重要的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诸育养成的基础,只有将劳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文章 《魅力中国》2011,(7):129-129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明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要保证每一个在校高中学生都能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秋霞 《魅力中国》2014,(4):242-24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发展心理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训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曼 《理论观察》2013,(3):9-10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从尊重和保护个性出发,为个性发展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个性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重视个性培养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是解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出路之一。从人的个性出发来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还不够。因此创新性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性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魏宏晔 《发展》2008,(2):107-107
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实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也是每一个教师应遵循的教育规律。那么,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呢?我觉得班主任应该学会经营班集体。  相似文献   

8.
齐宏 《魅力中国》2013,(11):108-108
新课程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跟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宏  张筠 《中国西部》2012,(6):16-19
现代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促进现代政治文明,促进现代文化繁荣,促进现代社会和谐,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人的文明,就没有政治的文明;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的理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大力推进教育和谐,努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变化的新人。  相似文献   

11.
冯爱霞 《魅力中国》2011,(10):124-1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注意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将语文的审美能力培养与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同等重要的水平。并进一步强调: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相似文献   

12.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为的是使生命发出光。教育是培养人的,为的是成全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教育是守望者,去守望学生的心灵,守望孩子弥足珍贵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佟玲 《黑河学刊》2005,(6):80-81
实施素质教育,要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并使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正致力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和谐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承军 《理论观察》2006,(1):108-109
和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实施和谐教育应注重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过程、和谐的教学管理和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提供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5.
崇尚人生,弘扬人性,关注人的发展,实施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谐社会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塑造个性为价值导向,尊重个性为思想导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6.
宋利宁 《魅力中国》2013,(5):182-182
善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具有绝对的价值。教育的善不仅指教育理念的人性化,还包括教育制度环境等的公平公正。追求教育的善也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教育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一个整体,共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建民 《理论观察》2003,(4):117-118
素质,是人的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内在的综合品质,是人们学习和利用知识的基础,是决定其能力的主要因素。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全面发展观,是既注重个人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注重作为社会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又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观,是注重个性特长,提倡因材施教,科学开发、有效组合每一个人不同潜质的多元智能,促进人人成才的崭新教育理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光靠人才的数量是不够的,人才质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我们必须在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同时,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0.
曲艳琴 《发展》2011,(12):171-171
一、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