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少鹏 《魅力中国》2013,(17):71-71
提起许昌越调,人们大都会知道著名越词表演艺术家毛爱莲老师,也就会想到毛爱莲老师所演的剧目《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现代戏《买箩筐》。毛爱莲老师是我们许昌越调的一杆大旗,领军人物,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许昌越调曾有过辉煌的历程颇感自豪。  相似文献   

2.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4,(16):86-86
由我们许昌市越调剧团推出、越调大师毛爱莲领衔主演的《白奶奶醉酒》一剧,在当年一经上演,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了许昌市越调剧团的看家戏、打炮戏、保留剧目,成为了越调大师毛爱莲先生晚年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成为河南戏曲或者甚至可以说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后来,这部戏被拍成了戏曲电影故事片后,影响到了全国,甚至海外,为河南越调艺术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河南越调艺术的发展。这部戏历经四十多年的舞台演出。依然深受当今社会各界戏曲观众的喜欢。可谓久演不衰,经久弥香。  相似文献   

3.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是英国文坛上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重要作家,代表作有《书店》《蓝花》《离岸》等。她罕见的大器晚成,却又罕见的异军崛起。她的文字精致、澄明、完美无瑕,被称为“最优雅的声音”。本文介绍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写作阶段以及《早春》《蓝花》《无辜》等几部代表作,还有她的写作技巧。希望读者对这位女作家能有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朱水香 《魅力中国》2013,(16):91-91
越调是许昌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广大城乡拥有一大批忠实听众,越调名家毛爱莲更是身名远扬。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将许昌越调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作为许昌市越调剧团的艺术大师、越调“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毛爱莲被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越调表演艺术实践中,毛爱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旦角表演。“毛派”的唱腔特点用六个字就可概括,那就是:甜、纯、清、巧、情、快。这么几点,形成了“毛派”的鲜明风格和艺术特色,足以让她在河南的大艺苑里雄踞一方。自成一派。被誉为“越调皇后”。  相似文献   

5.
杨建才 《魅力中国》2013,(11):64-64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往往给人痛定思痛的力量,催人奋进。而喜剧则往往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在嬉笑怒骂的同时,也使人感受人间的悲欢和人情的冷暖。在众多的河南戏曲的精品力作中,也不乏经典的喜剧作品,如豫剧《七品芝麻官》、曲剧《屠夫状元》等。其中,最为精彩的应属毛爱莲大师主演、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戏曲故事片《白奶奶醉酒》。该剧不仅情节曲折生动,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更为出色的是众多的艺术家精湛的演技和默契的配合,欣赏此剧我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感悟人情的冷暖。  相似文献   

6.
熟悉秦腔的观众,没有不知道易俗社花旦全巧民的。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三滴血》是其代表作之一。18岁登台演《三滴血》,先后得到过尚小云先生、荀慧生先生对她这出戏的指导。她的“未开言来珠泪落……”让无数秦腔爱好者迷醉其中。  相似文献   

7.
卢炘 《中国报道》2013,(1):88-90
很早就关注到王西京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他的那些代表作总能强烈地扣动心弦,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为血践改革之业以唤醒民族觉醒的戊戌六君子立碑的《远去的足昔》、赞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还是后来歌颂毛泽东的《人民领袖》、邓小平的《春潮》和温家宝的《守望生命》,都是表现主旋律和高扬民族精神的巨制。  相似文献   

8.
解群生 《魅力中国》2013,(14):75-75
演员的创造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创造。有些被多位艺人演过无数次的传统戏,一经造诣深厚的艺术家演绎焕发出新的光彩,其所扮演的人物,给我们以更多的审美价值,领略更深的精神境界。如:河南越调申凤梅大师饰演的诸葛亮和毛爱莲大师饰演的韩翠萍(《掉印》中的女主角),前者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会做思想工作的“活诸葛”;  相似文献   

9.
只要一提起《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她的名字。从18岁到70岁,她的嗓音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总是那么高亢亮丽。是什么给了她永远年轻的歌声,又是什么使几代人因为她的歌声而感动。  相似文献   

10.
张强 《魅力中国》2013,(32):87-87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自成一家。对幽默,他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充分展示了他的幽默才华,体现了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本文拟从比喻和对比两个方面分析《围城》的幽默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鲁迅对中华民族的忧虑和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唤醒了长时间笼罩中国民众的沉睡心理。而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则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种反传统的文化内涵,强烈地反映出了他强烈的爱憎情感,对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更是被深刻地表达。也正是在这种新与旧的文化冲突中,鲁迅先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情结,从而使《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更加具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09,(2):13-13
香港知名武侠作家梁羽生1月22日在悉尼病逝,享年8S岁。他是和金庸、古龙并列的武侠宗师,一生创作35部武侠作品,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鼻祖,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老献上花圈,  相似文献   

13.
余晶  橙天 《走向世界》2008,(3):48-51
很多人记住王艳是通过琼瑶剧,从最早的《梅花烙》、《烟锁重楼》,到后来让她走红的《还珠格格》,王艳饰演的角色都是琼瑶笔下略带古典气息的清婉红颜,她清淡得仿佛一杯茶,没有那么浓烈,却散发着自己的韵味。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通俗作品的代表作,《金粉世家》历来被认为是民国版的《红楼梦》。再加上张恨水本人也曾直言不讳地说有借鉴的地方,很多人就觉得《金粉世家》就是《红楼梦》。所以《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也就等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但是,冷清秋毕竟不是林黛玉,她的家世,她的性格以及最终的命运,都与林黛玉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张琳琳 《宁波通讯》2011,(23):57-57
偶然发现有媒体刊载消息称,台湾诗人席慕蓉带着她的第7部诗集《以诗之名》来到北京,而这亦是她在先生去世后出的第一部诗集。从诧然、喜悦、惊艳,转而恍然、恫怅、疼痛,诸般情感如五味子迭叠陈铺,如同穿越之旅,时光疾速倒流。  相似文献   

16.
十位逝者     
《中国报道》2009,(12):39-39
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梁羽生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坚实基础,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相似文献   

17.
徐科春 《魅力中国》2011,(1):331-331
经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篇美文千读之后,会不会有千种不同滋味呢?《社戏》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经典小说,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老课文,反复品读这篇文章,能读出怎样的新滋味呢?今年,和学生一起读《社戏》,从文中读出了爱的温情。看……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之窗》2012,(22):58-59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代表作有《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易经的奥秘》、《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胡雪岩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等数十种著作。  相似文献   

19.
王一祎 《魅力中国》2013,(22):119-119
美国作家德莱塞和中国作家张爱玲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嘉莉妹妹》和《沉香屑一第一炉香》中,向我们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和从中折射出的女性自我意识。嘉莉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个社会底层妇女的代表,她对爱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和为此做出的行动是女性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中国自五四青年学生运动以后,西方女权运动对中国女性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张爱玲在《沉香屑一第一炉香》中塑造了葛薇龙这样一个从知识女性沦落为交际花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她悲剧的婚姻和生活来向我们展现出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中特有的女性意识。本文将通过《嘉莉妹妹》和《沉香屑一第一炉香》的两位女主人公的对比来探讨东西方女性意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毋庸置疑,住在青岛的岁月里,是老舍先生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发表了《牛天赐传》《骆驼祥子》《选民》《天书代存》《小人物自述》5部长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新时代的旧悲剧》《月牙儿》3部中篇小说和《沈二哥加了薪水》《末一块钱》《老字号》《邻居们》《丁》等25篇短篇小说,以及《五月的青岛》《青岛与"山大"》《青岛与我》等60篇散文、杂文,此外还有诗作、译著、文学评论和创作经验谈等。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曾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长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月牙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