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与投诉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可鸿雁 《魅力中国》2014,(5):268-26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列为治疗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随机将另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方面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受益,值得临床推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临床路径是美国医疗机构为顺应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其是由医师或护士及其他人对一特定的诊断或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从而避免康复的延迟并减少资源的浪费。本院内科自2010年1月份开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上,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文章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4.0±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5±1.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岳荔屹 《发展》2013,(5):91-92
本文目的是总结临床路径在病窦综合征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是选择76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路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是患者希望在接受入院、治疗、护理、手术直至出院时都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本文结论为: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效果,文章选取2013.1-2014.8期间我院30例需进行前足缺损修复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其中15例患者采用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作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采用腓动脉外踝上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皮瓣成活率、恢复情况等。手术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上均较少,P<0.05;在术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后Ⅰ期愈合人数较多,并发症发生较少,皮瓣成活率明显较高,P<0.05。结果证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缺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78.7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2)观察组吞咽障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吞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章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生活活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活动(食欲、躯体功能、睡眠状况以及精神生活)评分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活动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证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变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327名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基础理论、操作能力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如皋市中医院手术室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手术期间护患纠纷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P0.05);人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护理后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心理水平,最终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9岁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0.15μg/kg组(观察1组)、右美托咪定0.30μg/kg组(观察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吸入七氟烷和空氧混合气体。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复合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15μg/kg,0.30μg/kg。观察各组患儿麻醉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和送出PACU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3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结果:3组间T_0时间点SPO_2,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T_1~T_3期间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诱导期间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间比较T_1~T_3时间点观察2组HR,SBP,DBP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SPO_2值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不同时间点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29.39,637.630,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610,P=0.000),观察1组、2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不会显著延长小儿的苏醒时间,且苏醒过程中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展开探究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基于对照组之上提供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76.09%),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arthel和NIH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和NIHSS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也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出血原因及护理体会,文章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3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术后早期出血的患者作为出血组,将未出血的患者作为未出血组,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时间,R,E,N,A,L评分,术中出血量,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300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中,有26例(8.67%)发生术后早期出血,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热缺血时间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时间,R,E,N,A,L评分,未出血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出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出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出血组(15.38%)(P<0.05)。研究表明,术后早期出血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可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可有效止血、有效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建良 《中国西部》2015,(12):65-73
目的 对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76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疝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了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文章对入院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中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保健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后得出结论:对入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文章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A组,艾司氯胺酮组为B组,右美托咪定组为C组,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为D组。4组患者均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4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0.5 h(T1),1 h(T2),2 h(T3),4 h(T4),24 h(T5)的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4组患者身高、体质量、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的比较,A组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的比较,A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医学院校开展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2016年级4个班共计240人分为实验组120人和对照组120人,对照组按照正常资助管理模式开展资助工作,而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开展资助工作。分别从2017年度和2018年度比较2组贫困生申请人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评定得分、贫困生资助工作满意度、班级资助工作满意度、贫困生学业成绩、家长资助政策知晓度以及贫困生参加志愿服务团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2018年度在贫困生申请人数、资助工作班级满意度、贫困生满意度、家长资助政策知晓度和获奖学金人数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7年度2组在贫困生申请人数、资助工作班级满意度、贫困生满意度、获奖学金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度和2018年度实验组必修课成绩、参加志愿服务社团人数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评定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干预时间越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更显著,统计学意义更明显(P<0.01);英语四级通过人数方面,2017年度和2018年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医学院校精准资助工作效果良好,且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与讨论。方法: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客体,选择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于对照组,行中药保留灌肠的常规措施;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从总有效率上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56%,82.22%,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灌肠后不适症状总发生率上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3.33%,28.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上看,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4.7±0.5,3.4±0.7,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的治疗效果,降低灌肠后出现不适症状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SP组的息肉切除时间比HSP组及EMR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另外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息肉数目、大小、部位、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种方式都可选择用于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其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安全性及有效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观察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就诊耳鼻科门诊60例AR患者,通过随机化原则将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鼻腔冲洗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B组仅使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患者的鼻部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估。结果:A组与B组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鼻部症状明显缓解,治疗4周后鼻塞症状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4周疗程较2周疗程效果更好。对于缓解鼻塞症状,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优于单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两种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53例(COPD合并肺癌组),与同期在该院治疗的82例单纯性COPD患者(单纯COPD组)对比研究。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指标主要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肺总量(TLC)、残气容积与TLC的比值(RV/TLC)等指标,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COPD合并肺癌组吸烟及每年吸烟支数≥300支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COPD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均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临床症状。COPD合并肺癌组咯血、胸痛、胸腔积液、消瘦、乏力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肺癌组FEV1%pred和TLC明显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肺功能项指标,如FEV1/FVC,RV/RC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症状特征不明显,早期较难得到确诊。在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中,全面定期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