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滥施肥料是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施用化肥与无公害农业并不矛盾,无公害农业更需要优质的化肥.化肥在无公害农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要科学地选择肥料和科学地施用肥料,使有机肥料与化肥有机地结合,使营养元素全面而平衡,不但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  马玥 《发展》2011,(10):68-71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农业化学肥料及化肥的大量施用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增施有机肥是改良土壤和改善农产品风味品质的有效措施,但农家肥严重不足使得该工程受阻,而微生物肥料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其主要作用,介绍了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同时说明了微生物肥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磷石膏、粉煤灰在硅钙硫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利用磷酸厂副产品——磷石膏和燃煤热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制直接生产硅钙硫肥料,解决了磷石膏作为肥料直接施用时由于酸度高而只能用于碱性土壤。以及粉煤灰单独施用时肥效低等问题。生产的硅钙硫肥料含有丰富的硅、钙、硫等中量营养元素和铁、镁、铜、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肥料显中性,属于枸溶性肥料,可以施用于各种类型土壤和多种作物。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效应和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炭农业与环境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生物质炭与一定量的化学肥料混合,制造成生物质炭肥料,并施入农田,研究生物质炭肥料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及有效钾显著提高,施用生物质炭肥料,土壤有效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施用生物质炭肥料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9%和23%;茎干、叶片和籽粒的NPK含量也显著提高,尤其是叶片NPK含量,平均分别提高了25%、36%和118%,同时加入肥料添加剂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说明生物质炭肥料不仅提高了玉米生物量和产量,而且对土壤具有一定的培肥作用,与肥料添加剂一起施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作物因大量使用氮、磷等无机化肥,在增产的同时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甚至造成继续施用无机化肥已不能够增产,农作物产品品质低下的局面。而我国的钾肥资源十分贫乏。大量钾肥需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的需要。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拥有独占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工厂化独特工艺生产的富万钾牌有机钾肥,堪称世界肥料领域的一次革命,填补了肥料领域一宜没有有机钾肥的世界空白,经过该公司在全国大面积的田间试验和示范型推广。证明富万钾有机钾肥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开展桤木幼林的肥料配合施用试验,探讨肥料配合施用对桤木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料对桤木径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肥>N肥和K肥,肥料配合施用最优组合为尿素60g/株+过磷酸钙80g/株+45g/株。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合(混)肥、专用肥大多数含有氯。由于氯是一种微量元素,过多施用,会使作物发生氯中毒。为防止农作物及果树的氯中毒,在施用含氯肥料时应从以下4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新型肥料的背景、意义和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兴文 《科技和产业》2008,8(3):28-31,54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耕地不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残超标危及食品安全、分散小农难于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现代高科技新型肥料能大幅提高农业增长贡献率,有效改良作物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问题的有力举措是大力筛选、培育和扶持新型肥料研发和生产,强化新型肥料市场法治监管制度建设,正确宣传新型肥料和科学指导优化施肥。  相似文献   

9.
李珊 《特区展望》2000,(6):27-28
化肥作为“肥料王国”中的一员,曾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品种多样,肥效明显,施用方便,一度时期我国广大农民对化肥情有独钟。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综合技术的发展和“沃土计划”的实施,绿色农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高能有机肥得到了开发和推广,化肥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进口化肥的数量也有增无减。因此,我国化肥面临道道难关。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十分惊人  我国土地逐步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耕地的质量不断下降。据测,全国耕地中有 59%缺磷、 23%缺钾、 14%磷钾…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呈现出施用单一肥料品种和依靠经验施肥现象,已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为了克服当前施肥技术的盲目性,解决由于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地力下降、肥料利用率普遍偏低等问题,在高纬度寒冷地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业部近几年来大力推广的科学用肥技术,经全国各地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节肥增产,节支增收,增肥增产的效果,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农业部确定为今后十年内大力推广的十大农业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肥的新领域──物理肥料苑翠柳在农业生产领域,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化学肥料。提起“物理肥料”人们往往很陌生。由于这种肥料不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去合成,而只要通过物理的方法加以利用,因此把它们称为“物理肥料”。目前在物理肥料这个家族中,主要有气体肥料、光波肥料...  相似文献   

12.
1、有机肥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基肥1)施用商品有机肥和商品微生物有机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生产许可证的在有效期范围内的肥料,这样可以保证质量和肥料效果,一般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或商品微生物优质有机肥量在100~150kg作基肥施用。2)施用自制有机肥经充分腐熟的生活垃圾,鸡、鸭、猪、牛的粪便自制有机肥,成本低廉,又可改善卫生环境,是值得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用这些有机肥作基肥,要在9~11月份结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现状和产品质量监督葛诚微生物肥料是农业生产应用的一种肥料制品,它与其它肥料制品如化学肥料(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化肥等)、绿肥、有机肥不同,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而使农作物生长茁壮,产量增加。最早在1...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化肥施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协调好土壤与肥料的关系,管理好土壤,是关系到农业发联的根本问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在长期的土壤肥料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该省粮油生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  相似文献   

15.
常用化肥的施用方法1、磷酸二铵一般不随水撒施,否则易造成氨素只停留在地表,不能渗至根原密集处。磷酸二铵适宜做基肥施用;如做追肥,则应早施,开沟深度为10厘米左右,并覆土。2、碳酸氮铵不要地表浅施和随风撒施。硝酸氮铵地表浅施不仅肥料利用率低,而且气温高...  相似文献   

16.
一、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步骤 平衡施肥就是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肥料特性等,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养分诸因子之间和各不同生长发育期养分供应的一定比例,合理施用氮磷钾化肥和微肥的施肥新方法。推荐施肥、配方施肥和测土施肥的目的在于达到平衡施肥。在这一新技术中对施肥的要领重新明确为:施肥,就是根据推荐施肥、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确定的肥料品种、用量以及土壤、作物特性,合理安排基肥、追肥比例、追肥次数、时期、用量和施肥技术的农业栽培手段。平衡施肥是农业部自9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推广…  相似文献   

17.
种肥用于拌种、浸种或播种、移栽时局部施于种子或幼苗附近的肥料。它可以补充基肥的不足,供给作物生长初期的营养,益于培育壮苗。由于种肥常和种子(或移栽的作物根系)直接接触或与种子距离较近,因此对肥料种植及其用量的要求较严,一旦施用不当易引起烧种、烂种,造成缺苗断垅现象。适宜作种肥的化肥有以下3种:  相似文献   

18.
农业正处于一场革命的边缘,这场革命会将农业带入信息时代。传统农业的化肥、肥料和批发商可以消走。生命科学公司、信息持有人/经纪人和精耕细作农业服务将可统治农业。  相似文献   

19.
概述高速合成系统的主要工艺可以被称为有机物质的需氧发酵。加入发酵槽的材料发酵处理成为象有机物的合成肥料,同时要伴随恒定的通气及定期的机械翻转。全自动操作帮助质量控制及极度卫生的优质合成肥料。当合成肥料产品施入土壤后显出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不毛之地的施用。这种肥料是增产美味农作物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来用作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越来越少,因此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综合利用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技术及有关研究进展情况,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