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米小爱 《魅力中国》2014,(15):88-88
“流派是戏曲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戏曲行当程式发展的必然规律”。流派的产生与行当程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当是戏瞳演员的专业分工,演员能自成一派,就是因为有了行当程式。演员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历经不断的实践、学习、借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得到同行的赞许、观众拥护基础上,成为后来者的学习典范,逐步成为独立于本行当的表演派系。  相似文献   

2.
方俊涛 《魅力中国》2014,(24):100-100
我国的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的花朵,是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瑰宝。地方戏曲剧种很多,而又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而其风格特色的体现,主要是在戏曲音乐上。也就是说,只要一听演员唱腔或音乐声响,就能知到这个戏曲属于那个地区,那个民族。因为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不同地区的韵律习惯。如江南水乡的低吟浅唱,西北黄土高原的激昂高亢,京津一带的京腔京韵,中原沃土的铿锵豪放……风格各有不同。这种不同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由演员的演唱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李培 《魅力中国》2013,(14):77-77
戏曲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称道和认可,务必要掌握好“五功四法”,并能娴熟地驾驭它,尽可能完美地使它在舞台上得以展现,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形神兼备”的表演能力。作为戏曲演员,对“表演”最熟悉不过,因为它是每个演员所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功夫,然而,由于演员的表演层次深浅高低,又因文化程度、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晓玲 《魅力中国》2014,(12):70-70
多年来在戏曲团体从事一种特有的职业--戏曲演奏。这个职业颇为大家所熟悉,河南的地方戏曲与时俱进,在发展与传承的文化中不断更新,多种不同风格流派和音乐的变化更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到戏曲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个在戏曲乐队磨练出来的乐手,一直在戏曲乐队担任二胡的演奏,从陌生的旋律到熟悉的韵律,从枯燥的梆子戏曲慢慢了解到戏曲音乐的潜质,每出戏曲的核心唱段也在感染我,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用心去感受优美或悲沧的故事,在演奏中去发挥二胡的能量,从而使二胡在戏曲演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杨庚杰 《魅力中国》2013,(11):71-71
有些同志珍视艺术的传统风格,不赞成“话剧加唱”,不赞成搞成“非驴非马”的东西。有些同志不那么看中艺术的传统风格,“甩掉老钉鞋,穿上旅游鞋”,反映了一些同志对传统艺术风格的厌倦。风格就是个性,就是差别,就是特点。话剧有话剧的风格,歌剧有歌剧的风格,戏曲有戏曲的风格。就戏曲来说,一个剧种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成其为剧种;一个表演艺术家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成其为流派。京剧是京剧,越剧是越剧,豫剧是豫剧,评剧是评剧,黄梅戏是黄梅戏,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风格,就是他们同样是“剧、戏”,却用“京、越、豫、评、黄”这儿个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
韩盼娜 《魅力中国》2014,(27):83-83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必须通过演员表演,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方方面面的有机配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鲜活靓丽的艺术形象,从而完整的体现出主题思想。化妆造型是角色创造过程中显示其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化妆艺术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它不仅能使演员改变形象,贴近剧中人物,更能给演员自信,使演员同剧中人物拉近距离。由“神”似达到“形”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方俊涛 《魅力中国》2014,(19):117-117
在戏曲团体多年来从事一种职业——戏曲演奏。大家非常熟悉这个职业,戏曲与时俱进,特别是河南豫剧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不同风格流派和音乐的变化更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到戏曲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名在戏曲乐队磨练出来的乐手,一直在戏曲乐队担任唢呐的演奏,从陌生的旋律到熟悉的韵律,从枯燥的梆子戏曲曲牌,慢慢了解到戏曲音乐的潜质,在每出戏曲音乐中核心重点段落的唢呐演奏在感染我,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用心去感受优美或悲沧的故事,在演奏中去发挥特有的的能量,从而使唢呐在戏曲演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性。唢呐属于高中低音乐器,它起到用声音抒发情感的作用,同时还要单独演奏戏曲的特色音乐,一部戏曲在舞台呈现出来的是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唢呐也归位其悲喜,欢乐,都要依靠每个演奏员去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8.
杨杰 《魅力中国》2013,(6):47-47
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创造的;不是预约的,而是发生的;不是静止、重复的,而是生动的、变化发展的。这是我们对袁演艺术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还应该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感受,去检验,去再发现,激活戏曲演员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9.
李宝霞 《魅力中国》2010,(22):57-57
中国戏曲属于通俗化的范畴,它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对“表演”这个词汇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我则是在越调表演艺术的一个青年后辈,主攻旦行,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在戏曲艺术天地中,自己也曰益成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相似文献   

10.
戏曲演员的嗓音保护和练声,是一个向题的两个侧面,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嗓音。同时,也是每个演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常识。诚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很多,这里针对戏曲演员的具体情况,试谈几点粗浅意见:1.戏曲演员的嗓音保护 在常年的演出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影响演员嗓音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谈学戏曲演员的嗓音保健也必然涉及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赵娟 《魅力中国》2010,(31):195-195
戏剧界有一句谚语:“戏无情不感人,戏无技不惊人”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表现。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要演好戏,创造出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就要紧紧抓住“情、理、技、声”的关系,并能将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美、形式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使观众所获之美感。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部戏曲作品的魅力,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鉴赏过程,一位成功的演员,只有正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认真体验和创造角色,才能使戏曲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叫好。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剧目,都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曲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厚的民间戏曲文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宁波民间戏曲文化濒危,抢救、保护和开发应用这些宝贵的遗产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同时,提出了保护民间戏曲文化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杨春明 《魅力中国》2010,(11):108-108
戏曲音乐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离开了语言美,就没有戏曲的声腔美,失去了语言为标志的声腔美,也就没有中国戏曲。更想提高戏曲演员的演唱和发声技巧,就必须从字正腔圆的关系人手。因此“腔由字生、字正腔圆、字真意切”这三条,既是戏曲音乐的基本原则,也是声乐美学的起码要求。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戏曲艺术家,理论家无不致力于探索和讲求演唱,吐字的清与正、真与美,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经验。“无话不歌、无功不舞”是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可见这个吐字,这个“话”,亦即念白有多么重要,下边就戏曲中念白重要性及念白训练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培 《魅力中国》2013,(16):82-82
戏谚云:“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曲演绎人生,扮演春秋,全方位地反映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理想、愿望和追求,构成一部生动形象的画卷。在戏曲写意化、虚拟化、象征化的艺术氛围里,和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表现手段中,蕴含着朴实的审美原理,闪耀着不同时代的风采,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东方艺术的风范和人们的审美特色。戏曲表演艺术,不是“生活”,而是“扮演”。这种提法并非是大逆不道的。因为这里所说的“生活”,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作为文艺创作源泉的现实社会生活。这个论题里的“生活”是专指戏剧演员的一种舞台创作状态,一种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联系状态,就是说,演员要生活在舞台上,生活在角色中,达到“忘我”,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下意识地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王文元 《魅力中国》2014,(12):72-72
在戏曲演员舞台艺术表演的天地里,演员的艺术修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今伟大改革的时代,作为一名青年戏曲演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就像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勇于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戏曲演员,我们更有责任去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那就要求我们重视文化艺术的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品质,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具有极大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以演出宣传的方式来发扬戏曲文化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丁煦 《魅力中国》2013,(8):346-346
戏曲服装作为戏曲艺术综合呈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积淀丰厚,对于体现戏曲的规定情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舞台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戏曲创作中,戏曲服装与导演、舞美、灯光、演员、道具等各部门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社会在发展,戏曲艺术也随之不断完善,它的发展完善遵循着传承式发展的本质规律——在保持民族艺术创作原则和特征的稳定性同时,受当下时代审美的影响,对传统艺术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既是对传统的突破又是对传统的延续,给现在的戏曲服装创新设计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20):124-124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要塑造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产生能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除了唱、做、念、打以外,还要有身韵、神形的完美结合。演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掌握娴熟的表演技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塑造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戏曲基础的身段训练中,则要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牛艳荣 《魅力中国》2013,(20):399-399
戏曲演员不但要有一个好嗓子,而且还要练习好气息,掌握好气息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戏唱好,才能唱出优美的旋律和韵味,给观众以美的听觉享受;才能唱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通过声腔艺术造型来塑造人物。传统戏曲中的诸多发声原理,是从许许多多土生土长的街头民间艺人唱法中,再由剧团不断演变与实践中以及戏曲前辈们一点一滴、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中,才逐渐淘炼和归纳出来的。一、传统戏曲中是如何练气息的气息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传统戏曲中,很少孤立地来讲练“气”,一般都是结合练声来进行的,即“遛嗓子”、“喊嗓子”、“吊嗓子”。其中的“迢嗓子”、“喊嗓子”,其主要目的是练习气息的控制,而“吊嗓子”则是练习气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张雪丽 《魅力中国》2013,(16):98-98
这个“度”,指的是尺度,或者说是限度。比如通常的量体裁衣,最讲究的就是尺度,倘若尺度合理,衣服穿在身上就得体,美观,反之就别扭,难看;比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演戏也如此,戏曲演员要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就务必在表演过程牢牢把握住这个“度”,“度”把握住了,艺术形象就丰满,就完美,就成功,就能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反之则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