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邦福 《发展》2011,(7):136-13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实质是教育新理念的确立和重构,以及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实现教育人本化的回归,其核心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从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丁新生 《魅力中国》2011,(4):101-101
正确理解“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教育观念,全面掌握和运用“问题解决”法的教学原理和方法,能使我们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世平 《发展》2009,(7):106-10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在数学学习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新变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数学教学,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侯红领 《魅力中国》2013,(23):382-382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转变为“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地理教育内容看,更加重视实践性和人文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自然地理,也要重视人文地理,克服传统重自然轻人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荣斌 《魅力中国》2014,(16):211-21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阐明了数学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昵?下面是本人就这一方面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6.
闫维桢 《发展》2006,(12):117-117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整体上呈现出知识不少而能力不够、分数很高而创新精神不强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就是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潜能的、能够实现主体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有“培养完善的人”,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者关注每一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情感态度和思…  相似文献   

7.
张慧慧 《魅力中国》2014,(5):124-12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本文拟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刚 《魅力中国》2013,(8):237-237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初中毕业会考试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测试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考察数学能力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题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因此初中毕业班教学也应有相应的对策: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开宗明义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五变:一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相似文献   

9.
王亦臣 《魅力中国》2013,(32):254-254
了解学生所需发展的基础是借由21世纪新的教学理念来实现的,其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但是,就目前的数学教育来讲只有较少的研究成果是反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因此,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就是重新讨论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一方面增加对应用数学的内容分析,来填补学生对应用数学全面认识的缺乏。另一方面,通过数学成为教育事业的理由、数学教育本身的演变过程、和应用数学对学习观的形成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并且完美的验证了一上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王贵 《魅力中国》2009,(20):263-263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学能力的培养,广大教师已引起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愈来愈显其重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几点体会和作法。  相似文献   

11.
姚金风 《魅力中国》2014,(6):235-235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大政治”观念,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余波 《魅力中国》2013,(25):363-363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德育观,建立和谐的师生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方面来阐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兰辉 《魅力中国》2013,(8):142-142
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新的活力,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焦旭 《魅力中国》2012,(32):144-14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21世纪教育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正在变成学习与交流的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也就是说新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为核心的教育。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校对课堂教学实行自我创新,百家争鸣的政策。因而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我校师生的生活。随着我教学观念的不断的更新,在实践中对数学新课堂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使我们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的数学课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斌 《西部大开发》2011,(7):103-103
新课改下美术基础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发现,逐步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认真熟悉教材,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学生兴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充分体现课改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淑珍 《魅力中国》2010,(11):240-240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支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高师数学“协作教学”模式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传统教学方式根本变革。可以达到提高高师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终生学习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小华 《魅力中国》2013,(31):218-218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倡导的探宛性学习就是要力图改变学生过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反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使其逐渐学会参与社会决策,形成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应谈具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相似文献   

19.
陈心心 《魅力中国》2013,(11):215-215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地指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这与我们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生活数学”教学已成为新型数学课堂的一大风景线。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注重知识传授与道德导向并拳,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以诚为天、以信为本”、“诚信为人、诚信立业”、“学习做人、学会做人”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学生做人教育。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工作之本。一般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或潜在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即所谓“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