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重点论述了四个问题:1、废干电池的污染;2、废干电池的资源化价值;3、我国废干电池资源回收的前景;4、回收工艺及措施。当含废干电池的垃圾焚烧处理时排气中含汞量平时为0.05~0.15毫克/标米~3,高峰时为1~4毫克/标米~3,远远超过世界保健机构规定的0.01毫克/标米~3。当对废干电池进行毒性浸出鉴别试验时,废干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事实上,每个家庭都拥有大量的干电池。据估计,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消耗16只民用干电池。电池的电能总会用完,而处理废干电池的方法似乎很少。它不足见性格蓄电池那样容易回收——目前95%ktl上的铅蓄电池都得到了...  相似文献   

3.
资源紧缺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现在,我国每年报废上百万吨的废干电池仍未得到回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硫酸法钛白所产生的废硫酸治理也是该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利用废干电池和硫酸法钛白的废酸制备高附加值的锰锌铁氧体颗粒料和混合碳酸盐,可有效利用废干电池和废硫酸中的主要元素,其它元素较少且可通过净化除去并加以回收。工艺中采用废干电池全溶、硫化、高温焚烧治理汞,技术简单有效,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且可用于无汞废干电池的处理,处理中汞未分散,形成的硫化汞稳定,易于运输、存放、处理等。该工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锰、锌、铁、铜、钛等的回收率大于95%,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每年报废上百万吨的废干电池,钛白工业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硫酸,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根据废干电池和钛白废硫酸的特点,本工艺研究用钛白废硫酸浸出废干电池,通过硫化、氧化加热、置换、水解、氟化等净化除杂后,采用共沉淀法制取锰锌铁氧体,产品初始磁导率达8000以上,杂质质量分数小于10-4。该工艺采取以废治废,废物中的主要成分不需相互分离即可制取高附加值的锰锌铁氧体,少量的杂质元素可通过净化脱除并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5.
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是一次性电池。其贮存时间和使用寿命均很短,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废干电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干电池中含微量的汞及镉)。因此必须对干电池进行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6.
建议各级物资再生利用公司要重视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编辑同志:前不久,笔者到一些物资再生利用公司采访中,发现一个值得全行业重视的工作,国有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只注重回收废钢铁、纸壳、塑料、各类酒瓶等,而忽视了对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据权威部门统计表明,我...  相似文献   

7.
废干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8年,科学家勒克郎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锌锰干电池。此后的100多年中,锌锰干电池(简称干电池)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消费量剧增,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消耗品。我国不仅是干电池消费量最多,而且是产量最大的国家。1989年产量已达60亿支(重约47万吨)。  相似文献   

8.
干电池是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之一,消耗量很大。每年国家要用大量金属锌和二氧化锰生产干电池,因而用过的干电池的数量也很大,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回收利用工艺。国家物资局金属再生利用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将废干电池制成农业上很需要的锌锰微量化肥,现已完成扩大试验,不久将投入试生产,颇有经济效益和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国内贸易部物资再生利用研究所接受了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废干电池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通过一年半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功地利用废干电池制取了高磁导率(μi>8000)的锰锌铁氧体。该项试验工作是在对国内外目前处理废干电池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目前,国内外处理废干电池归纳起来可分为火法、湿法和安全填埋法三种。其中,火法工艺主要是利用高炉将废干电池熔炼成锰铁合金,然后在烟尘中回收Pb、Cd、Hg、Zn等有价及有害成份。从技术与经济角度进行评价,该工艺比较繁杂而且在经济上会产生严重亏损;湿法工艺,包括…  相似文献   

10.
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工艺的研究,着重分析了碳包经焙烧处理后,锰的价态变化和废旧锌锰电池中汞在处理过程中的形态和含量,通过对几种废旧干电池回收工艺的分析,提出一套较完善的回收处理工艺,并研究了工艺中各主要成分的回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使废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资全部回收再利用,同时在各阶段配以相应的回收工序,使电池中的汞及其化合物进行彻底地回收,避免了回收过程中汞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