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向人们揭露传统与现代、宗教与道德相互融合及复杂交织下产生的苔丝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探讨在《德伯家的苔丝》,叙述者如何借用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标准的双重性影响叙述方向,进而一步步逼死苔丝,并将叙述转向"无奈的命运",从而批判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观念的虚伪和腐朽。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短篇成长小说在叙述形式上多采用回顾性叙述,表达出对童年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哀婉情感;在叙述结构上表现出"失乐园"的深层结构,内在地表达出一代人成长的隐痛。  相似文献   

3.
《达洛卫夫人》是伍尔夫形式创新的代表之作,它通过丰富多样的叙述策略,如没有完全消抹作者的距离感、不定式内聚焦、用自由间接引语混淆叙述声音与小说人物声音等,来使叙述声音得以存在和传达,它的叙述声音属于作者型叙述声音,在这种叙述声音中,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凸显出来,从而使叙述权威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4.
韩剧叙述主体明确,角色定位精当,叙述言语巧妙;叙述时间多样,叙事节奏慢,描写细腻;叙述模式简单,以显层技巧性统构蕴涵着深层的哲理性结构.这些让中国人对韩剧产生了心理认同,促进了韩剧在中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弗兰肯斯坦》:女性的沉默与性别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在这个叙述文本中,女性处于叙述的被动地位,她们要么仅仅作为受述者,要么作为叙述的客体,她们的声音在男性叙述中迷失了。而作为叙述者的男性又带有性别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宣叙》运用不可靠叙述、限制叙述和多层次的动态叙述的叙事策略消解了叙述者的叙事权威。小说中,罗伯塔对于麦吉的追问和关心象征了新一代的年轻黑人不再逃避难以言说的历史和伤痛,力图寻求本民族的精神和主体意识,同时与特怀拉象征的白人民族寻求一种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7.
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以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而著称。因其特有的印度和英国生活背景,他将诞生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运用地淋漓尽致。在2008年,拉什迪出版了《佛洛伦萨女巫》。拉什迪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非线性叙述、荒诞、象征、预示等多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由地在魔幻中穿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面对着强大的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作家在向世俗化的现实生活妥协与认同时,放弃了自己的神圣职责,而池莉则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她通过对平凡真实的世俗生活的描写和刻画,揭示出生活的真谛,表达着自己的爱憎,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为社会进行着自己的精神创造,让读者在她叙述的世俗故事中长久而默默地感动着,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小说《看麦娘》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分析《我逝去的弟弟来到了美国》中的叙述聚焦的运用及转换,以展现其聚焦规律以及叙述聚焦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刘兆林散文的叙述特征十分鲜明,他坚持以人为本,以真为美的审美理想和人格追求,面对苦难和死亡,采用诗化叙述;面对亲情友情,采用絮语式叙述;面对自我审视,采用剖白式叙述,始终把叙述主体置于理想人生的高度,表现出对社会与人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应用的介绍,阐述了不同叙述视角在体现作者写作目的和所追求的文体效果方面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认为叙事性作品的叙述视角应该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合理选择,才会产生最佳的写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徒的神仙》是志贺直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该作品在叙事方面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策略。首先,采取全知叙述的方式,选择性地透视主要人物的内心,并自如地调节叙述者“内隐”与“外显”的状态。其次,叙事视点不固定,主要采取“无聚焦”的聚焦模式,有时切换至“不定式内聚焦”的模式。此外,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对文本进行剪辑与加工。  相似文献   

13.
余华“十年磨一剑”的长篇新作《兄弟》,仍然继续保持着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运用他一贯的残酷与血腥的死亡叙述视角以及汪洋恣肆的暴力话语,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重塑了一段让人恐惧、不安甚至绝望的历史,透视了在新的时代下人们对欲望的追求与挥霍。作家对欲望的叙述同时与其自身叙述的欲望结合起来,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失控而不失真的图卷。  相似文献   

14.
先锋派所创造的叙述话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叙述话语表达方式 ,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余华是先锋派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试就叙事重复的应用、叙述距离的把握、叙述角度的选择三方面分析其叙述话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已成为体现城市形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它的叙事性表达方式是以形赋意,通过叙事主题与叙事语言构成蕴含特殊意义"形"组合来表达"意"的内涵,与公众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完成场所精神与公众内心的联系,进而真正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开性"与"公共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黑暗之心》描写的是西方殖民者在黑非洲的丛林中的殖民经历。小说大部分的叙述是来自于马洛。马洛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在其叙述中不断地对非洲的本土文化进行扭曲,因此长期以来他的叙述都被认定为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黑暗之心》描写的是西方殖民者在黑非洲的丛林中的殖民经历。小说大部分的叙述是来自于马洛。马洛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在其叙述中不断地对非洲的本土文化进行扭曲,因此长期以来他的叙述都被认定为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李珍 《企业家天地》2010,(9):196-197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苏青是一个"另类"的作家,她的创作偏离于当时的主流意识,关注琐碎的女性的世俗人生。她在作品中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独立思考而保持了独立性,以独有的话语方式完成了对凡俗人生及女性心灵的探索和极为严肃的终极关怀,体现出女性与人性,个性与人文主义价值目标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美国Discovery电视杂志的叙述风格,及其潜在的民族志特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iscovery历史频道的一档节目——《寻找埃及女王——克力奥佩特拉》来阐释该电视栏目的叙述风格,分析一种全景化的民族志叙述。这种全景化的叙述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实现——"平行像素的垂直分列"和"视觉深描",论文从叙事学、符号学和民族学等多种角度对这一方式进行了阐释;除此以外,影像的"记忆"和"回忆"也构成Discovery叙述的重要元素,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民族志电影表述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图书馆员的网络虚拟生存、学术界的数据实证、笔者的问卷调查和文学叙述,对国内馆员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描述.国外对比主要采自文学叙述,把图书馆置于文学叙述中去观察是图书馆学研究崭新的思路.通过图书馆的重要读者——作家的叙述来展现他们对图书馆员生存的意见和建议:图书馆员正如所有的工作一样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它的积极态度,这是国际通用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