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酝酿长达6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终于发放,首批27家企业获得"上岗证",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银联和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巨头均在首批名单之列.这意味着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第三方支付终于被纳入正式监管.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26日,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从此,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取得合法地位,走上了"正规化"道路。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龙头老大",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毫无悬念地获得首张支付业务许可证。  相似文献   

3.
规模庞大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终于获得了首批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牌照于近日由央行下发,27家公司获得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有了国家认可的正式身份。首批《许可证》的颁发,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整个行业将在规范的引导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6日,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姗姗来迟,草根出身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苦等六年之后终于拥有了正式身份。这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整个产业必将迎来期待已久的跨越式发展。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5.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程简介1999年国内产生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平台,其属于早期的互联网支付网关企业,首信易二级结算模式开创了我国的在线支付。2002年3月,我国银联的成立满足了商家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需求,解决了异地跨行的网上支付;2005年,计算机和宽带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使我国第三方支付迎来了春天,支付规模达到196亿元。200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从2007年的976亿元飙升到2 743亿元,同比增长181%。根  相似文献   

7.
李瑞红 《国际金融》2013,(10):65-70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是指利用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付平台进行的一种支付结算方式。这些独立机构与商品所有者及相关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保障能力。买方选购商品后,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  相似文献   

8.
杨凡 《中国金融家》2009,(2):104-106
原本定于2008年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延迟整整一年后,有望在2009年正式出台。我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易宝支付2003年成立,2005年以后,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猛增至40多家,同质化严重。调查机构易观国际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总规模达到661.99亿元,  相似文献   

9.
江奕 《时代金融》2014,(6X):106-106
<正>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越发兴盛,与此同时,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合作越来越朝着竞争的方向发展。发展到后面,第三方支付开始绕开银行,将汤匙往银行的碗里伸……近日,新闻频出,央行陆陆续续发布相关文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频施加"紧箍咒"。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就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渊源做一简略的叙述,可以从中探出些微端倪。一、第三方支付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三方支付由"线下支付"开始兴起,因为"线上支付"达到了旺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第三方支付企业对银行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处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关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本文基于电子货币中第三方电子支付视角,探讨第三方电子货币支付对货币供需的影响机制,研究第三方电子支付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采用2006-2015年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电子支付将对我国货币供需机制、流动性以及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发展迅猛,全国具有规模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已达20余家。2007年,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量达到1000亿元,年增长率达100%,预计2008年增长率仍可高达100%以上,年交易规模将达2100亿元。。第三方支付服务作为网上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方便社会公众支付结算、推动网上支付业务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国内对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管理工作已经起步,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发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相似文献   

13.
正一、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发展现状根据易观国际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数据统计,2012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达到3.8万亿元,较2011年2.16万亿元增长78.4%,应用领域也从网上零售、个人生活缴费、游戏、电信充值等传统行业延伸至保险、物流、基金、跨境支付等新兴行业。由于我国未来网上支付用户和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网上支付网民渗透率不断提高,易观国际预测2015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有效实现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模式,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在第三方支付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越发兴盛,与此同时,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合作越来越朝着竞争的方向发展。发展到后面,第三方支付开始绕开银行,将汤匙往银行的碗里伸……近日,新闻频出,央行陆陆续续发布相关文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频施加"紧箍咒"。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就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渊源做一简略的叙述,可以从中探出些微端倪。一、第三方支付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三方支付由"线下支付"开始兴起,因为"线上支付"达到了旺  相似文献   

16.
万虹  安琪 《金融纵横》2014,(10):11-15
近二十年是中国第三方支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爆发式增长的时期,诞生了诸如银联商务、支付宝等站在潮头、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利益格局也处于调整过程之中,价格竞争有可能使得支付市场成为"红海市场",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需要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本文简要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从关键时间点、规模、核心价值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第三方支付创新之路的三个趋势——平台化、大数据、移动支付,分析了银联商务创新发展之路和立足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三大利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2010年6月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发展前景日趋明朗,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防范业务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本文拟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特点,运作模式以及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相关风险防范揞施。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涉及的主体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买卖双方当事人、银行等,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合同法律关系。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涉及金融服务,关乎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在第三方支付中也存在着监管机构对其监管的法律关系。从合同法律关系方面来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具体服务内容作了界定,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买卖双方的法律关系及各自的权利义务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取得了十分抢眼的成果。随着第三方支付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占支付市场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这必然给网上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本文尝试梳理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竞争合作的关系,比较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之间的优势和劣势,阐述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的冲击并探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经验对网上银行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银行是最早从事第三方支付的组织机构,银行支付曾经长时间作为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拓展了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围,赋予了第三方支付新的、更深内涵,使得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本文首先从客户体验、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的原因;然后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定位、银行内部客户管理职责以及支付结算政策环境等三个角度研究了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挑战,与之实现真正共赢的问题;最后,本文引入交易银行服务理念,提出了做大做强银行支付,推动支付结算业务升级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