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德禄 《中关村》2010,(4):24-25
我们要想走出现在的危机,不管是“国进民退”还是“贫富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进行制度的创新,政府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规制型政府。在制度方面进行更加大胆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0,(6):13-13
中关村创新示范区打造“产业技术联盟”,让“产学研”形成全新的研发创新链条,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果。“技术联盟”可以“串联起政府资金和产业链资源。破解各自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行业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2,(5):19-19
近来国人的舆论界,从“名家”到“草民”多以“走进天堂的乔布斯”说事,自责缺乏创新意识,甚至放言“中国100年也出不了乔布斯”。日前,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布雷兹尼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外界经常批评中国“创新不足”,许多中国人自己也这么认为,但这其实是对何为“创新”没有充分认识。他指出:把创新等同于发明产品创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8月23日,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NGO)“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挂靠在北京大学,由著名政治学学者俞可平担任主任。中心的任务是对政府改革与创新进行独立评估和咨询,目前该中心承担的主要课题是“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每隔两年就要给地方政府评一次“政府创新”奖,并对地方政府的经验进行研究和推广。由非政府组织给政府打分、评奖,这在中国尚属首次,也充分凸现了 NGO 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政府、市场、NGO”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悄然呈现。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故事     
每年春天,中国有一个“两会”。“两会”期间,中关村的“知本家”纷纷走上政坛,关心国是,议论风生,“吹皱一池春水”。“联想”柳传志感悟中关村的变化,印证了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中星微”邓中翰“参加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稿的座谈,提了5点修改建议,有2点被吸纳,一个是关于原始创新,一个是关于吸引人才。”冯军高举“爱国者”的大旗“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用友”王文京坦言“软件产业还需‘硬’政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部的总体部署,吉林省交通信息化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先行”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需求与效益、发展与改革相结合,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程,重点解决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与效益等方面通过信息枝术的应用,促进交通体制的创新,提高交通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用信息化带动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11,(10):14-14
李开复教授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声言犹在耳:中国在50年到100年内都不会出现自己的“苹果”,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教育体系。据悉,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开复面对记者提问,对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梦想成为“中国的苹果”的蒙言壮语,仍其“旧说”,继续发声:  相似文献   

8.
由交通部组织编制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历经近2年的时间,于日前新鲜出炉,规划期至2020年。另外,“9+2”各省区政府联合编制的《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十一五”专项规划》、《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十一五”专项规划》在日前也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3,(1):18-19
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母体”,海淀区为不断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创业发展的“最理想之区”,目前,该区正把优化“软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在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这是“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的重要标志。,新华社在一篇报道“国务院工作”的通讯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语出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论衡·书解篇》,可释义为:“住在屋里的人才能清楚知道屋漏了,生活在民间的人才能清楚知道政治失误在何处”。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9,(12):18-23
论坛缘起:民企在过冬。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场更具冲击性的、深层次的改革危机正席卷而来,国家在政策、金融层面掀起了一股“国进民退”的浪潮。在被视为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能源、钢铁、航空、地产等行业,正在上演着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大戏,政府正在从市场手中抢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邵翔  罗曙霞 《中关村》2014,(4):47-49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业态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政府对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提升越发重视。2014全国“两会”中提出,调整结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长城战略咨询基于20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系统地对产业价值链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诠释,提出了产业价值链动态变化的三大规律——分解、融合与新业态。  相似文献   

13.
对话王德禄     
王德禄 《中关村》2011,(4):44-44
《中关村》:“1+6”政策中提到的“1”,是指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包含哪些内容?如何驱动中关村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村 《中关村》2011,(1):16-16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提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深化中国经济改革“国企更需要一场哲学反思”。“哲学反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一是“经济增长需要更大的自由度”。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人的自由恢复越多,政府管制放松得越多,私人空间包括私人财产空间扩大得越多,经济活力就提升得越多。二是“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2013,(5):18-18
当“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向媒体放言:是什么拖了“中国创造”后腿?一是,“低效率审批拖死创新产品”。程京教授感同身受,拥有170余项国内外专利授权、累计近10亿元销售额,被评为“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术公司”,却差点闷死在审批机制之下。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4,(8):19-19
诺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在《远东经济论坛》上发表了“关于经济周期及其背后的驱动力”的精彩演讲:“在世界很多国家当中,那种真正驱动生产、驱动经济的,就是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中小企业”,他们是“最聪明的一群人”。“要使经济能够长远可持续增长,政府政策制定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利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周期发展,必须采用持续性的机制或政策激励新的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从中国的案例分析来看,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还存在着一致性政策不足、金融部门比如银行的重要性不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3,(1):19-19
2003年2月12日。春暧中苑宾馆。周良洛区长在政协海淀区第六届委员会上,听取了委员们关于中关村园区的专题发言后,重点阐述说:“政府制定的政策,就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中关村园区企业,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使财富在中关村增长更快,使海淀的百姓尽快成为全面小康生活的享受者。”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5,(6):17-17
关于“联想”,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见仁见智。一位记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对“人类失去了联想——”的广告词,颇不以为然。然而,“天亮不是公鸡叫的”,柳传志缔造的“联想”却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创新前行。关于“联想”,时下正热销两本书:一本是著名作家凌志军的《联想风云》,吴敬琏的评语是,“我相信,本书对联想历史上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联想人和一切正在追寻自己的中国梦的企业家都是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06,(1):145-149
隆冬的北京,“倾耳天希声,在目皓已洁”。12月1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政府大楼会议厅里,举办《京西名园》首发式。“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学者专家、政府官员等嘉宾数十余人。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11,(8):60-60
财经网报道:广东、河北、上海等地尝试多种形式缓解保障房资金难题。其中上海提出“公有产权”保障房建设的模式,“向保障对象出售一定的产权用以回笼部分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思路成为这一模式的核心。即在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当中,申请人可以先购买保障房的部分产权,比如20%或者30%,政府持有剩下的70%-80%。达到一定年限后,保障对象可以将政府产权部分购买过来,最终将这套房屋变成自己的产权房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