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祁海萍 《发展》2010,(3):14-15
郭家堡村地处城郊,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较高,2009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该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2.
对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规定和歧视性政策.形成了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就业结构。本文力图指出其弊病,并提出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指出。要“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的关键。2010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继续着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文章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阳光工程     
尧淼 《老区建设》2009,(15):64-64
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农民收入互动关系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截止到2012年,广西农村人口416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约2500万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1011万人次,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8%.其中:区内400万人次,区外611万人次。2013年1-6月,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98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1995~2011年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业、邮电和仓储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分析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VAR模型来刻画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相互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在长期,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3)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农村物流发展能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这种联系在长期的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侯彪 《发展》2009,(4):113-114
农村劳务输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工业、城市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农民工流动性就业为特征的劳务输转,把劳动力作为可依靠和控制的资源,通过与外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本文针对酒泉市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农民收入相对稳定的现状,分析劳务输转的制约因素,提出做好农村劳务输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胡华文 《重庆经济》2004,(4):16-17,2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健康有序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项内容。湖北省十堰市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探索多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华小全  马怀礼 《乡镇经济》2009,25(10):105-109
安徽省农民增收问题表现为绝对收入水平和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等。文章采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成因,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超过50%是由城镇居民收入波动造成的、农民经营性收入波动的贡献度达到30%。因此应通过改进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构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型城乡关系等方式,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桂英 《乡镇经济》2009,25(5):29-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嘉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十一个城市首位。嘉兴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原因何在?文章从嘉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角度,对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华 《特区经济》2009,(2):174-175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收入来源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本文通过对这三部分收入分别进行讨论,认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因素为:农民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民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市场虽然巨大但是过于分散;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低。最后,本文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对策及一些短期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玲 《特区经济》2010,(10):164-166
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然后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角度分析了农民各收人来源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居民收人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乐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农家乐也显现出对市场缺乏细分、缺乏品牌和缺少特色的问题,其结果是抑制了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的途径是经营者在对客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即开发养生保健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而政府则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剑  黎彦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22-125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区域特色产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不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农户之间生产、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性,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性;并利用问卷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1个省、市、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查后公布的1396户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数据,对东西部的失地农民占地前后的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东西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并存在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建议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合理有效增加征地补偿。赋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大力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建立灵活有效就业机制,以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高思安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8,24(10):60-64
文章通过建立农村收入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农村收入差距。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构成农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区域间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非农部门发展水平差异所造成的非农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农民在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能力上的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工资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黄云生  路征 《乡镇经济》2009,25(3):122-126
“增值农业”(Value—added Agriculture)是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结果,对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提高农民收入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当前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重视的“增值农业”概念与发展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