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萌 《时代经贸》2010,(10):180-181
金融工具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随着国际性的金融市场的完善而不断的发展。我国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国家,要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的“双刃剑”作用。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作用,及时控制与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金融工具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随着国际性的金融市场的完善而不断的发展.我国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国家,要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的"双刃剑"作用.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作用,及时控制与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能源金融市场风险特征的分析,遴选了能源金融市场风险的基本经济金融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义了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计算了中国2002~2013年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应用ARMA模型对中国2014年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进行了预测,认为当前我国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处于较大风险区间,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市场的贡献普遍受到学者们的肯定,而随着金融产业对整体经济成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更突显金融创新在现代经济中之重要性.然而,金融创新除了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是否能有助于稳定经济亦是学者们关心的焦点.金融创新不但能够增加市场效率与完全性、降低交易成本、增加风险分摊能力,满足了投资者的各项要求.同时,金融产业对于整体经济成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因而使得金融创新在现代经济中更显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金融创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实体经济中的风险,但是金融创新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风险,并且更容易以系统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便形成了一个矛盾。尤其是次贷危机后,不少学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那便是金融创新究竟是降低了风险还是增加了风险。虽然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但是本文通过详细的梳理前人关于金融创新与风险间关系的研究,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沿着创新发展的思路,着重探讨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金融创新如何更好地处理实体经济风险;第二,金融创新自身风险的来源在哪里;第三,为什么相比于实体经济创新,金融创新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聂聪 《经济视角》2010,(2):36-38,42
信用衍生工具作为风险管理的一大创新,成功地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分离,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另辟蹊径。然而,此次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扮演了放大风险,加剧市场波动的负面角色。包括雷曼兄弟、AIG等诸多市场参与者大量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投机活动,并以信用衍生工具为基础包装出CDO等高风险产品,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我国正处于金融系统变革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和信用风险的规避与转移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全面梳理了在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传导和扩散功能,通过剖析其运作原理,总结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操作风险等,提出我国拟逐渐开展信用衍生工具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推行会鼬制新灶羼健康的信用衍吐品市扬右昕砬蒜  相似文献   

7.
金融期货是一种新兴金融衍生工具,因其能提高金融资产收益率、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而迅速发展,其交易量占期货交易很大比重,其市场操作直接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性,所以研究金融期货交易风险有很强的现实性。一、金融期货交易风险金融期货交易规避了金融现货交易的风险,但产生了金融期货交易的风险。金融期货交易规避的是金融现货市场交易的债券、股票、外汇风险,产生的是金融期货交易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1.价格风险。金融期货交易风险的主要表现。由于交易价格(利率、汇率等)变动较大,套期保值者通过期货的买卖抵消因价…  相似文献   

8.
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又可以扩大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运用衍生产品管理市场风险的效能,并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衍生产品必须遵守的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级市场的风险及其控制法国储蓄与信托银行林义相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它不仅来源于金融资产的日常管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金融市场的组织。风险控制是任何金融活动中都无法忽略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金融市场的组织工作当然也不例外。金融市场组织中风险控...  相似文献   

10.
温妍超 《经贸实践》2016,(8):162-162
金融创新中最核心的即是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风险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设计风险,主要根据产品设计者对于产品风险等级和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所设计。二是系统风险,它是指单个金融主体的市场行为对整个市场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并且这些风险是无法通过风险管理技术加以规避和消除的。本文主要对金融创新进行介绍,围绕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的影响分成四部分展开,第一,金融创新造成了对原有系统的稳定性的冲击;第二,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间形成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链式反应;第三,金融创新产品交易的相对自由性易出现信用风险和信用恐慌的问题;第四,金融创新的失败引起金融系统修复所发生的二次支出等问题。以对金融创新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又可以扩大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运用衍生产品管理市场风险的效能,并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衍生产品必须遵守的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估算与实证分析:1998-200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开放,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警示我们,在金融业发展、开放与创新中,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结合中国实际,选择微观、宏观和国际市场三大类17个金融经济指标,采用主观赋值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中国1998-2007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风险变量对中国金融安全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违约风险(不良贷款)和国际游资风险构成了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资本市场风险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同方向变动;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库和专利数据库,利用2006—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资本化总额占比的快速上升和企业风险特性的差异,探讨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结构,而非更大的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通过缓解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行业中的私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高风险私有企业的创新。以上实证结果并非由金融体系特征变化前的时间趋势所驱动,并对遗漏变量等问题保持稳健。本文对于深入理解转型升级,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金融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金融创新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关系到如何适应日益激烈的金融创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问题则是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体系的各个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用衍生工具作为风险管理的一大创新,成功地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分离,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另辟蹊径.然而,此次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扮演了放大风险,加剧市场波动的负面角色.包括雷曼兄弟、AIG等诸多市场参与者大量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投机活动,并以信用衍生工具为基础包装出CDO等高风险产品,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我国正处于金融系统变革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和信用风险的规避与转移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全面梳理了在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传导和扩散功能,通过剖析其运作原理,总结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操作风险等,提出我国拟逐渐开展信用衍生工具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推行金融创新、发展健康的信用衍生品市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吴斌 《财经科学》2001,(6):53-56
开放式基金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推出的创新品种,然而与其它证券投资活动一样,收益与风险是结伴而行的,在实行操作中,开放式基金有其自身独特的风险,对于这个全新的金融品种,本结合国外经验,着重从开放式基金特有的风险 类与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金融学教学也面临挑战。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诚信危机、风险恐惧.是将来从事金融工作的学生必须要克服的。信用是金融市场运作的根本,一定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风险理念的培养是为了防范区域风险的聚集效应;还要坚持创新,创新理念是确保金融创新步伐与市场变革相适应的前提;更要培养所有主体要遵法守法,金融人才的法治理念是规范金融市场与维护国家金融利益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实现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会因为网络技术漏洞、法律不健全、监管政策和体制缺失等原因产生比传统金融更大的风险,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互联网金融要想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可以通过健全专门的法律、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立金融消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逐渐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李艳 《当代经济》2010,(12):28-29
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内企业面对的风险范围扩大,不仅面临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等,还面临由金融市场传导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简介了金融期货市场的产生、现状及其金融期货种类,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会遇到的众多风险,为避免上述风险,企业的领导者就会产生相应的通过金融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行为激励,最后对企业的行为激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