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实现沼液资源化利用,通过试验探究了沼液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即对茶园土壤不施肥,施化肥、沼液、沼液+减量化肥,对比分析茶园土壤养分及茶叶品质。试验表明,沼液配合减量化肥施用使茶园土壤的pH值升高,碱解氮含量较常规施肥提高了37.77%,有效磷含量较常规施肥提高了64.22%,速效钾含量较常规施肥提高了65.25%。此外,沼液配合减量化肥施用的酚氨比在8以下,产出茶叶制作的绿茶品质更好。沼液配合少量化肥优于常规施肥的效果,不仅能提高茶叶品质,减少化肥使用量,还能节约生产成本,可为化肥减量和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模拟酸雨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拟酸雨淋洗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土壤对酸性降水的致酸作用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但酸性降水仍能在短期内导致土壤潜在酸增加;施用化肥的处理不管是在酸性降水还是在非酸性降水淋洗土壤的条件下,土壤pH值均会降低,即使是与有机肥混施,土壤pH值也同样下降。  相似文献   

3.
调控基肥和追肥。一般基肥应占总投肥量的60%,基肥施用的磷可占到整个生长周期的70%,而优质农家肥、厩肥每亩不宜超过5000千克。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又能调节平衡土壤的酸碱度以及避免土壤因集中供肥发生肥害。  相似文献   

4.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为依据,对寻乌县土壤硒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与养分状况,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探讨了土壤硒的成因来源,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受控于成土母岩。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环境质量、土地质量状况、耕地耕作条件等因素,在研究区划定3个天然富硒土地适宜开发区,提出了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建议,为寻乌县富硒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特点及沈阳市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主要生态过程和生长状况等关键问题,通过生物、化学、工程等措施,建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的关键技术体系。污泥中养分对樟子松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污泥对沙化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污泥中重金属和有机毒物对土壤及樟子松的迁移转化也有一定影响规律,因此污泥在退化沙化林地生态系统中存在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在我国的税务体制全面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营改增的变化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以此对我国当下的 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我国整体的经济进行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针对现阶段的营改增措施对建筑施 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会计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业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还田是近年来推行的固碳减排新技术。我国蔬菜土壤施肥量大、灌溉频繁、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然而生物炭对蔬菜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少有研究。以南方红壤菜田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10%干土)对土壤理化性质和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以NB0.1(10%干土)处理最大,其余处理间没有差异。蕹菜收获后,土壤pH值、CEC值和持水量(WHC)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升高,与单施氮肥、不施生物炭处理(NB0)相比,蕹菜收获后,生物炭处理土壤NH+4-N含量和氨氧化潜势(NO-2-N)显著降低,NO-3-N含量显著增加,N2O排放显著降低,但CO2排放显著增加。土壤NH+4-N是影响N2O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土壤pH值对CO2排放的贡献最大。需进一步研究所涉及的C、N转化过程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沼液是厌氧处理畜禽废弃物后产生的残留物质,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可以替代部分农用化肥。文章对桔园土壤施加不同处理,即分别施用水、NPK、沼液、沼液+NPK,探讨沼液配合施用化肥对桔园土壤养分及柑桔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沼液配合减量化肥施用能显著提高桔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由15.32,84.1,10.87,21.35 mg/kg提高至34.78,233.77,114.24,534.57 mg/kg,能显著提高柑桔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优于常规施肥的效果。因此,沼液配合减量化肥不仅提高了柑桔品质,而且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以山西省运城市禹门口提水站灌区为依托,采取室内室外试验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三种状态下的土壤入渗能力及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结构,土壤入渗能力通过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来体现。试验地点选取了禹门口灌区的三个点,分布于灌区内的河津、稷山、新绛三个县,能够较好地代表本灌区的土壤特性。  相似文献   

10.
眼下盆栽果树已成为农业增收的一个新兴产业,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择土选种。葡萄能适应除重盐碱土以外的各类土壤,土壤一定要深耕,多施有机肥,以提高地力。葡萄品种要选用适合盆栽的早熟大果品种,我们经过2年的试验筛选,采用的是中国农科院葡萄所培育的“特早红”珍稀鲜食葡萄新品种,该品种果皮紫红,属高糖型大果品种,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早春压盆,当年6月上、中旬即可挂果上色。二露地扦插。南方3月下旬、北方四月中旬即可进行葡萄扦插。扦插时,  相似文献   

11.
《大众商务》2010,(13):17-17
随着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壤的酸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壤酸化容易诱发大蒜根腐叶枯、白菜干烧心、芹菜裂茎等生理性病害和加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为害。因此减轻大棚土壤酸化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防治土壤酸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镉污染稻草还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镉污染稻草还田后清洁土壤(pH=4.72)和镉污染土壤(pH=7.90)中有效态镉含量及镉形态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稻草和淹水培养使土壤pH值向6.0~7.5的区间转变,并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清洁土壤添加镉污染稻草后,土壤DTPA(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ate acid) 提取态Cd含量增加23.5%~225.0%,土壤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镉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而残渣态和可氧化态镉的比例则相对降低,其效果随稻草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强;镉污染土壤添加镉污染稻草后,DTPA提取态镉仅在培养初期(2 d)略有提高,随培养时间的延长,DTPA提取态镉含量显著降低(28.6%~41.1%),且添加稻草促使酸提取态镉向可还原态镉和残渣态镉转化。研究表明,镉污染稻草进入清洁土壤会带来镉污染的扩散风险,而进入供试污染土壤后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土壤中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由于核工业的发展和核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军事、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使放射性核素污染成为当今难以治理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放射性核素进入土壤后,不仅通过食物链对人类自身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也给人们清除这些核素造成困难,尤其是土壤中大面积存在,其清除工作更为困难.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简介福岛事故后所采取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予红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3):35-37,80
土壤荒漠化越来越威胁人类的生存,本文通过对土壤体脆弱性的分析研究,对荒漠化现状、荒漠化类型的调查及对荒漠化程度的评价,以期为防治土壤荒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大冶市一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和Pb的形态和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究土壤本身性质对工业园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为:CuPb且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b含量与Cu_(有效态)含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中重金属Pb与Cu_(有效态)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较强。工业园区农用土壤pH值与Pb_(弱酸提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有机质的含量与Cu_(可氧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可见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均会对重金属Cu和Pb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环大冶湖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Cr、Ni、Mn和Co的含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环大冶湖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价,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环大冶湖周边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已影响到了农田的安全生产。地积累污染指数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Pb、Zn、Co、Ni、Mn和Cr。土壤中Cd的地积累污染指数为1.72~4.29,1、26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重累积,其中26号土壤Cu属偏重累积,28号土壤Cu亦属严重累积。Cd的生态风险系数最大,其中25、26、27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极强生态风险危害,其中28号土壤Cu亦属较强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7.
环境降解地膜可在较短时间内碎片化,并进一步由碎片降解为粉末状的低分子量聚乙烯(LMWPE)。利用不同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模拟环境降解地膜降解后的聚乙烯组分,将3种不同分子量LMWPE(M1=2000、M2=5000、M3=100 000)添加到盆栽土壤中种植小麦,测试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氮含量及两种关键酶活性变化,为环境降解地膜的环境安全性评估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处理组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在小麦分蘖期、孕穗期、开花期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土壤脲酶活性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分子量LMWPE处理对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LMWPE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供氮能力,土壤氮素转换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以LMWPE为原料的环境降解地膜的环境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中Cd形态的影响。外源添加Cd的土壤中,重金属Cd主要以可交换态Cd的形式存在,所占比例为全量的35.2%~44.0%。施加改良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pH值,从而影响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其影响效果为改良剂1>改良剂4>改良剂3>改良剂2。施加改良剂并在室温下培养35 d后,土壤中Cd形态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1 mg·kg-1和1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残渣态Cd含量增加,而在5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残渣态Cd含量降低,可交换态Cd含量增加;培养过程中碳酸盐结合态Cd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并未产生较大变化,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Cd所占比例非常小,改良剂施用对其含量的影响也不明显。总体上来讲,改良剂的施用可使土壤Cd由可交换态向残渣态转化,Cd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一定的作物产量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和肥料的当年利用率来确定施肥量的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表明,正确使用这一技术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4种有代表性土壤中cu、Pb、cd、zn的有效态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沿岸土壤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低,不同来源的土壤土质相差较大,部分土壤受到Pb、cd、zn、cu中等污染,受湖水冲刷的地方,cu和zn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