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和劳动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的估计,2002年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约为9460万人,预计“十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还将以每年1000万人的规模转向城镇或非农产业。有学者指出,20世纪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主要焦点,是将计划体制下的低效劳动力和无效劳  相似文献   

2.
走出山门--对南华县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出现劳动力富余是历史的必然。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低,是影响农民收入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如何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理论和现实急需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南华县以打破地域界限,走出山门,跨出国界,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就业,探索了一条发展“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旷开源 《经济师》2007,(3):283-284
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改善我国农村和农民经济条件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江西省安福县和浙江省萧山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对我国中东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并基于此,得出了当前我国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素质问题。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促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闽西农村发展特色劳务产业的必然性 1、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福建省龙岩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一方面,龙岩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就地就近吸纳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就业压力相当大。200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22.07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1.4%;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7.52万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3万左右。龙岩市规划提前三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即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城镇化率60%。实现这两个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要达到6.3%。城镇人口每年要增加7.6万人。  相似文献   

6.
常志有  郭雪莲 《经济师》2007,(5):186-18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主题,介绍了西方主要经济理论观点和国内研究现状,并用文献统计法,对国内2000年以来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十大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农民工职业培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发展研究》2006,(7):90-9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福建省成了外商和港台客商的投资热点,成了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逐年增加、质量上逐步提升。“用工荒”和“技工荒”成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增加,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由于劳动技能的限制,农民转移就业难成了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农民“就业难”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会加快落实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大政方针。只有农民步入高质量的小康社会,黑龙江省城镇小康和现代化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农民小康之路一支拦路虎就是收入缓慢,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农民成为旅游业的投资主体。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已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党政领导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甘于仅有的农业生产领域或乡镇集体经济的生产方式,纷纷向大中城市、沿海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一支农民劳务大军。一、吉林省农民劳务发展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据1995年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省1600个农民家庭进行跟踪调查发现:1、全省有占劳动力总数6.50%的42万大军在外打工,比去年增加4万人,增长10.8%。2、外出劳动力在外时间以中长期为主。经调查汇总,1995年劳动力外出时间在1-3  相似文献   

10.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大发展”。对这一主题,坚持马克思劳动的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确认劳动力的农民所有制;强化法制,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充分实现劳动力的农民所有制,才能促进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报告进一步肯定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闽西农村发展特色劳务产业的必然性 1、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福建省龙岩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一方面,龙岩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就地就近吸纳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就业压力相当大.200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22.07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1.4%;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7.52万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3万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16年来,江苏农村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经济发展史实属罕见.但是,当前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仍然失调,制约转移的因素一时难以消除和缓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仍很艰巨.四个阶段启动阶段(1979—1983年)1979年以前,农村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渠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又为转移提供了“蓄水池”.5年间,全省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达218万人,平均每年转移43.7万人.与此同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60年代经济调整时期和“文革”期间下放的城镇职工陆续回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事流通领域工作和服务业,征用土地“农转非”,又为农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提供了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了历史性启动,劳动力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在农村和农业领域,呈现出一种“逆淘汰”现象。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本文认为,当前农民的“逆淘汰”现象从宏观上看仍然是“顺淘汰”;应正确看待当前农民“逆淘汰”现象;应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要未雨绸缪,防止农民“逆淘汰”现象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5.
<正>一、对江苏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实证描述1、江苏劳动力市场关系(劳动力市场的软件)的培育进程(1)在传统体制外部迅速生长的劳动力市场部分首先,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用工主要为雇佣劳动形式.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的省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全省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的2.3万户、3万从业者,发展到1991年的83.4万户、125.8万从业者.1991年全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4480户,雇工60649人.1991年全省“三资”企业发展到2200户,从业者7.5万多人.这三者人数约占全省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3.87%.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潮,催生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民支配自身劳动力转让权的复得、以及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启动了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潮: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劳动力在农村内部三次产业之间流动)的规模大、速度快,就业结构变化显著.据统计,1979年到1991年全省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达710万人,平均每年转移近60万人,非农劳动力年均递增9.5%.劳动力快速转移引起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1978年到1990年,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由83.9%快速下降为61.5%,二、三次产业由10.7%和5.4%提高到25.7%和12.8%.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劳  相似文献   

16.
钱炳根 《经贸实践》2004,(11):56-57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即农村转移劳动力,可分为农村内部转移和农村外部转移两种形式。农村内部转移在产业分布上是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地域分布上是由乡村向所在集镇转移,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外部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村劳动力直接迁移至城镇,即由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农民)变城市居民;二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创业,虽然既离土又离乡,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  相似文献   

17.
张雪娥 《经济师》2007,(5):33-34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产生了极其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新农村建设却陷入了“缺少必要主体”的困境。因此,必须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保证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剩余是一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将有1.2—1.8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探索农村劳动力广就业的途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既是关系整体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问题,又是农民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  相似文献   

19.
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田桂 《经济论坛》2004,(7):106-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正在逐渐转型,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农民大规模地进城务工,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庞大的群体“非工非农”、“亦城亦乡”,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现象。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村人均占有的资源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20.
贫困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农民家庭结构性贫困是一定区域内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民家庭(农户)之间因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婚姻结构、收支结构、生产条件结构等不同而产生的贫困。围绕“精准扶贫”,可以采取三大对策破解农民家庭结构性贫困:一是精准界定扶贫职责;二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三是精准实施扶贫之策,包括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贫困农户生产条件,提高贫困农户劳动力素质,为贫困农户就近务工创造条件,引导贫困农户走合作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