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一)粮食保护价格政策 粮食保护价格政策主要体现在粮食收购环节。政府所确定的政策价格即为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政策即为保护价格政策。当前我国粮食收购价格体系主要由定购价、议购价和市场价三部分组成。以保护粮食生产者积极性,稳定粮源。(二)粮食储备制度 政府对粮食市场最重要的调控手段是粮食储备。目前已形成国家、地方和农户组成的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储备粮的购销和管理由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局执行。储备粮主要用于救助自然灾害和平抑粮食市场波动。1997年我国储备粮占消费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的粮食储备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市场化改革日趋深入的前提下,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将对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主要通过构建农户粮食储备行为模型,探讨农户储备行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国家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价格很重要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实证分析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针对不同的粮食储备动机,本文提出三个假设(价格投机、消费安全和交易成本最小化),每一个假设对应于一种储备动机。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本文将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模型和偏调整(partial-adjustment)模型结合起来,并用收集到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尽管投机活动存在,但价格并不是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唯一的决定因素;粮食市场越发达的地区,投机活动越多,因而价格对农户粮食储备的边际影响越小;在中国农村,农户倾向于根据偏调整模型而不是适应性预期模型来决定粮食储备水平;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原因是基于消费安全的考虑而不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蔓延,引发全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疫情对后期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有可能进一步升级。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充分释放流动性,国际投机资本若炒作农产品市场,爆发类似2008年粮食危机的风险将越来越高。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总体上可从容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升级的挑战,但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需防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本文认为,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可能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强监测、及早谋划,系统应对、综合施策。包括:有效管控输入性不稳定预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干扰和冲击;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风险治理体系;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强化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加强国际粮食安全、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胡继连所谓粮食平准储备,即以稳定粮食市场为目的的粮食储备。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本文拟对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的建设问题作些分析。一、粮食平准储...  相似文献   

6.
向艾  刘颖 《南方农村》2011,27(4):42-46
通过对结构主义理论和现有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粮食储备调控政策的理论模型,运用Eviews软件时理论模型采用阿尔蒙多项式变换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粮食市场价格、储备变动量、粮食生产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我国粮食储备规模变动对其价格调控的影响分析模型。得出结论:粮食储备变动量对当期粮食价格以及未来一期的粮食价格均有影响,且对未来一期粮食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当期粮价的影响。政府如果通过粮食库存改变市场的供求状况来调控当期或未来一期的粮食市场价格.以此熨平价格波动幅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的变动及其对供应和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无论从实际供应的变化还是从预期供应的变化看,粮食储备的增量与存量都可能影响当年粮食市场价格,并且可能解释某些不能用生产和进出口数量来解释的市场价格变动。在无法直接获取粮食储备总量的情况下,比较准确地估算粮食储备规模的变化,进而分析储备规模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粮食储备平衡粮食市场长期供求波动与价格波动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比较正确地认识粮食安全形势,制定更符合实际的生产、贸易与储备协同的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户存粮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户存粮及影响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一、前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购销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户的余粮。但农户家中“余粮”现在有多少?将来会如何?这对政府和市场都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食品安全,也会对粮食市场波动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粮价波动异常,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较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首先从产需、进口、储备等方面分析国内粮食安全的发展现状。其次重点剖析了国际粮价波动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而从大宗商品、汇率波动、突发公共事件、局部动荡等因素出发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最后基于政府和企业视角,提出了有效应对国际粮价波动冲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1992—96年)的分析与评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经济系刘小和一、宏观调控政策1992年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宏观政策控制粮食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在这个时期主要的宏观政策是用指导价格影响市场价格,通过调节粮食储备来控制粮食的总供...  相似文献   

11.
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主产区粮食销售量对国内粮食市场流通与保证主销区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7年粮食大省--河南省开封市的140个农户样本进行分析影响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粮食销售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粮食销售行为受粮食价格、单产、家庭期内现金支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推动政府加大对粮食市场价格、粮食补贴、粮食生产率等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12.
重视现阶段主产区农户储销行为分析,对确保粮食供给,稳定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枣阳市160个农户粮食储销行为的实证分析,解剖农户储销行为的一般特征,发现农户储销行为具有刚性,风险防范和市场理性特征;分析不同库存水平农户储销行为差异,发现高库存户具有较高粮食产出,较高口粮消费量和较高销售量,从而认为,粮食产出是主产区农户储备的重要供给来源,口粮消费是农户储备的最重要动因,商业储备对粮食销售量影响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即由于国际市场大宗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有下降的趋势。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粮食国内供给将会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的粮食生产特点,即粮食生产者数量多、规模小、粮食商品化程度低再加上粮食自身的特点,其用途的多样性,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本文试图从粮食生产波动来源,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讨论粮食生产波动。一、粮食生产波动来源…  相似文献   

14.
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从19...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阐述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呈周期性振荡状况;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诸多复杂因素;进而指出近年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更多的是消费结构、流通结构变动问题,而非资源总量短缺;最后得出结论:1993年-1995年的粮价波动与粮食供求总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社会粮食总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国家粮食储备的增加,国家抗粮食风险的能力增强,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采取应对措施,搞活粮食经营,是每个粮食企业都要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一、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对粮食企业的影响(一)有利影响。1有利于激活机制。长期以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靠指令性计划,销售处于主渠道地位,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粮食市场放开以后,粮食贸易市场化,政策性补贴取消,必然会打破国有粮食企业的一元化格局,形成多元…  相似文献   

17.
理解通货膨胀、真实利率、农户存粮行为与真实粮价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我国粮食市场波动、进而合理评价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利用一个修正的无穷期现金先行模型导出了农户的资产选择方程 ,进而建立了一个由农户人均粮食库存方程、农户人均粮食产量方程、粮食需求方程和一个包含了粮食价格决定机制的粮食市场均衡条件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利用1 980~ 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 ,对上述联立方程组进行检验的回归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粮食产量和真实粮价对农户存粮行为影响的条件下 ,真实利率预期对农户的存粮水平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另外 ,回归结果也表明 ,农户的人均粮食产量对于农户的人均存粮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对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及其规模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概念及其演变,并依据比格曼成本效率模型的基本思想,运用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可供量资料,对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规模进行了测算。作者分析认为,按照社会可受2%的粮食可供量波动(价格波动约8%)和控制粮食储备成本的标准计算,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适度规模为48872千吨。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国内玉米去库存阶段基本结束,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并创造历史新高,影响国内粮食市场安全与稳定。研究不同地区农户种植决策对价格和政策支持的理性反应,对长期做好粮食市场保供稳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和价格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国内主产区农民行为具有“经济理性”,玉米价格上涨显著地激励了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玉米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生产基础不同,对玉米价格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越是在主产区,其“理性”特征越明显,而非主产区农民没有表现出上述“理性”特征。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提高了种植收益的确定性,主产区的政策执行不仅促进产区面积增加,也能带动非主产区种植面积的增加。建议提高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容忍度,增加国内农民粮食种植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提高粮食种植积极性。另外要严守耕地红线,采取差异化补贴,重点保护核心粮食产区,来保障国内粮食的长期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