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06户家户为例,简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概况及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类型状态、范围等状况;对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之间劳动力结构配置,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劳动力素质配置,劳动力行业结构区域性等作出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全国93个典型村的调查,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资金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需求量与资金总额递增率成正比关系,与人均占有资金额递增率成反比关系。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围绕着上述比例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使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常对上述规律性变化有一定偏离,从而形成了劳动力需求量围绕比例关系的变化区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陕西农村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女性也走出了封闭与困境,同千百万农村大军一道,参与到生产劳动、经济活动中来,迅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然而从现状看,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仍处于劣势地位。究其原因,它主要是受陕西地理、人文,社会经济,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自身素质以及“从众心理”的影响。要加快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需要政府、个人、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以来,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广东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第一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非农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与非农产业产值的比例由1980年的68.26:31.74变为1998年的18.82:81.18。在农村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了近72倍,其中农业产值增长了近20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综合发展,这一目标触及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两难问题: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家庭的天然功能决定了农业最适合于家庭经营,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受耕地资源限制必须使大批农民由农业进入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则要求弱化论理亲缘关系,突出经济关系的刺激和约束作用。组织机制如何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农民在有效选择中完成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转化,如何使进入非农产  相似文献   

6.
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经济问题,以获得带规律性的本质认识,这对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加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大意义。《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一文,提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可分为积累资金、非农产业反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三者的循序演进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据此可为统一农村发展中若干重大理论分岐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正确进行我国农村发展的策略选择和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许润芳(山东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建立完善的农村内部土地流转机制,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目前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因素,一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拉动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促使农村...  相似文献   

8.
赵瑜 《南方农村》2012,28(2):3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合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双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大埔县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逐步走上相对集中,联片开发与小城镇相结合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近,我们对该县起步较早、规模较大、成效较好的银江、百侯、双溪三个镇兴办工业小区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对如何积极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关键力量,而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本文利用5个省份25个县100个样本村2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控制了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实行有序的转移,进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是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而提出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表现得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并没有随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就全国来说,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75%左右,但80%的人口在农村的格局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就农村来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60%,但分散居住自然村落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年年增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吸纳和转移农村富余人力资源,一定程度缓解了土地压力,提高了农业效率,发展了农村经济。但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与土地“藕断丝连”的现状。又导致农村富余人力资源转移非农产业层次低,造成农村“人多、地少、效率低”无法根本解决,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瓶颈”所在。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给农民较多的智力投资,创造条件进行制度创新,以降低农村富余人力资源转移的就业风险,将会更有效拉动农村富余人力资源向非农产业的高层化转移。  相似文献   

14.
周振波 《农业经济》1998,(11):31-32
诸多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镇。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渠道。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而当前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缓慢,“转移”的主渠道就应该发生变化,就应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一、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的原因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这种观点值得…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劳动资源的空间位移和就业结构转换,是使劳动资源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过渡的有效途径,也是劳动收入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农村改革以来,非农产业发展和劳动资源的流动,这一最为成功的改革,正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劳动资源转移的成本不断上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劳动资源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本升高的结论,基于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村》2003,(2):22-22
张诚最近撰文说,非农化的实质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发展。中国人口多,城镇化相对滞后、单靠现有城市来接纳现有农村剩余劳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就业结构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停滞阶段,1978年至1981年为过渡阶段;1981年后为剧烈变动阶段。土地承包制的实施,农业的高速增长,工农业收入势差的悬珠,以及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农村就业结构剧烈变动的原因所在。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就业结构的演变带有明显的超前性、封闭性和倾斜性特征。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滑坡”,农村外部环境日趋恶化,农村非农产业自身发展的缺陷日趋明显,这为农村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变革带来了巨大阻力。要想使这一变革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下去,必须在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对农村非农产业实行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农村实有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劳动力的需要量和已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后的剩余量。若按群众经验以3亩耕地(0.2公顷)框算安置1个农业劳动力。则1993年广西第一产业安置劳动力1303.3万人,有588.38万人需转移到非农产业去。而当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仅318.85万人,还有近300万人,占  相似文献   

19.
段鹏飞 《南方农村》2012,28(5):64-67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试图探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入新阶段 1985年以来,三河市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5年,全市劳动力总数为11.46万人,目前达到15.24万人,劳动力增长32.98%,而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则由2.97万人增加到9.45万人,增长218.2%;离村劳动力由1975年的0.85万人增加到6.65万人,增长682.4%。与1985年相比,劳动力增长了6.28%,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却增长97%,离村劳动力增长2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