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山西等能源大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压力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能源大省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双重压力.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对其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的定量分析,探讨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以期为其他能源大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温室效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的最为严重的危机,能源的合理使用与生存环境变化对国家今后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发展战略、发展形式、政策机制、技术创新与改造等方面都应做好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也是未来我国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需要制订相应措施,如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引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以国际标准指导并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特别就低碳食品的概念以及我国目前食品碳排放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发展低碳食品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这些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能源消耗高,污染强度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重工业企业导致了有限资源存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环境承受能力降低与工业污染日益严重间的冲突.本文通过明确邯郸市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明晰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推动邯郸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责任,有利于加快邯郸市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的展开,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改善生活环境为准则,从侧面推进邯郸的经济发展、早日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但在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问题上各国有不同的路径。从国际来看,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石油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国内来看,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9.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脆弱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等问题,促使其在低碳经济的道路上不断地变革。自2006年8月起,印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组织专家起草《能源综合政策报告》、成立总理气候变化委员会、推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等项措施。其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计划》提出了8个核心国家计划,涉及太阳能、能源效率、可持续居住环境、水资源管理与利用、喜马拉雅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可持续农业和应对气候变化等8个领域,为印度有效地实施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行动框架。2011年,印度清洁能源投资103亿美元,比2010年高出约52%,这是世界所有重要经济体中的最高增长。印度将持续有效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注重市场调节,稳定政府的优惠政策,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我国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可行的财税政策探索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路径,形成完善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制度保证,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与实践,在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要制定城市规划、加强监管,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生产低碳产品,加快形成统一的碳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公众要养成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最后,从政策、组织、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碳排放的密集区域,城市化是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1985-2009年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数据和同期中国碳排放量的测算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检验。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但碳排放量不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显著。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其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提出中国实现低碳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国近9年来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与总能源的关联度分别为0.873 5、0.608 3、0.725 1、0.762 9.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原煤为主要能源手段,这种能源结构不利于建构低碳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大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米国芳 《经济论坛》2012,(11):102-105
从低碳角度出发,构建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理论在电力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本文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从经济协调度、电力生产、社会协调度、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这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视角下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
低碳视角下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的主题,我国能源结构在这种形势下受到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应对能源危机和减少碳排放。在分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对策,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能源保障,推动我国向低碳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文章在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对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找到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道路。文章讲述了低碳经济概念,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