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命运: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集中爆发的一种新形式,并没有超出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总体框架。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也宣告了形形色色为帝国主义辩护的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同样金融危机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期间,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所谓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垂死性的论断、对毛泽东同志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感到迷惑不解,有的同志则错误地认为当代帝国主义是“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相似文献   

3.
列宁早在1916年就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论断。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一些同志对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作绝对化的理解,认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既然生产关系已经腐朽,那末,经济状况就只能每况愈下,生产力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发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面对这一事实,一些同志又对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产生了怀疑,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腐而不朽”。究竟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帝国主义腐朽性在当代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本文试图着重从理论的角度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 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它的腐朽性首先表现在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上。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曾经出现了二十多年经济较快发展的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战前。根据这种现象,资产阶级攻击说:“列宁主义过时了。”我们一些同志也对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产生了一些疑问。那末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货币资本商品化理论的思考周纪信货币资本商品化是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探索马克思的货币资本商品化理论,对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资金不是商品,再生产过程的货币资金都是由财政、...  相似文献   

6.
列宁指出,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从这个方面来考察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帝国主义在资本输出方面的不平衡发展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在资本输出方面,列宁指出,“在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虚拟经济出现后,不能正常回流的过剩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开始了它在虚拟经济范围内相对独立的运行。但是,"货币资本回流规律"强行把虚拟经济领域的货币资本拉回到它的真正起点——实体经济的货币资本。这个强制的"货币资本回流"过程,就是虚拟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危机爆发的过程。因此,一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范围,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警惕发达国家通过虚拟经济危机的"财富分配效应"掠夺本国财富,扰乱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资本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区域。依据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资本概念及资本理论的讨论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预付货币资本的内涵、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资本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积累与竞争的资本性质这三方面内容的层层推进和深入解析,科学地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无疑,这对于指导我们研究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的外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封建牛殖民地的旧中国全部历史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对封建统治阶级所贷予的借款——外债,起着巨大的反动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官僚资产阶级相结合,共同镇压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它还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的彻底腐朽性,以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间为了掠夺高额利润而进行的垄断和剧烈竞争。由于这种外债的结果,中国人民直到解放以前,不仅长期地受着他他共同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并且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由于全球资本输出在主体、流动方向、表象用途等诸多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些西方学者据此认定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对此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其已然过时。进而提出两种观点:一是西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有力促推了第三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二是过去西方资本输出的剥削压迫性质和内涵正悄然转变,日益呈现"无害"的"中性"特征。必须认清这两种错误观点。第一,全球资本输出主体和方向的改变决非西方主动而为,其深受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第二,列宁聚焦的是资本输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资金输出。第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资本输出及"经济援助",其潜藏诉求在于全面影响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第四,事实证明,西方向第三世界持续的资本输出所导致的灾难与负效应远多于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的新发展,说明列宁主义已经“过时”,即帝国主义并不如列宁所说的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更加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显然,从理论上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许涤新同志在《论当代帝国主义》一书序言中说的:“我们的时代仍然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我们党正在领导十亿中国人民全面开创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 余德仁同志在《政治经济学教材应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以下简称《新现象》)一文中认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入国的后果有两重性,即“既有害,又有利”。害或弊是指资本输入国受外国资本的剥削压迫,利是指外国资本能大大加速输入国经济的发展。据说这是列宁的观点,因为列宁讲过“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这是当前相当流行的一种观点。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想在这里提出一点商榷意见,并谈谈我们对资本输出与利用外资的一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社会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极其艰难和缓慢,同时也十分软弱。而且正是在十九世纪末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垂死的腐朽的阶段。因此,中国社会从一开始就缺乏产生自己独立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国所发生的"钱荒"实质上是一次轻微的货币危机。这种危机不能仅仅以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管理不善来解释。根据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当一个社会大量投资于一些周期较长的行业,由于持续追加货币资本而没有资本回流必然发生货币危机。铁路等周期较长的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为防范危机,应当按社会的客观需要确定合适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同时,通过管理和创新,缩短周转期间,抑制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5.
货币资本的疯狂逐利性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资本不能摆脱其吸纳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其次,在多种资本表现形态中货币资本最具流动性和扩张性;再次,货币资本追逐利润的贪婪本性促使其不断利用现存制度、体制的缺陷去赚钱,必将引发债务膨胀及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本的依存属性不会发生改变,货币资本流动失控亦会诱发体制缺陷突显,致使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产业发展迟滞,引起产业经济危机。我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及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规避货币资本过度扩张及其引发的消极性作用和周期性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扩张     
《经济师》2000,(10)
特指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而对他国进行的经济渗透。资本主义愈发达 ,竞争和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资源的斗争愈尖锐。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资本主义国家以炮舰为先导 ,把大批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控制这些国家的金融、海关、邮电、外贸、铁路和航运 ,进而操纵其整个国民经济命脉 ,把它们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地。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 ,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到帝国主义时期 ,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兼并农业区域 ,而且力图兼并工…  相似文献   

17.
赵磊 《时代经贸》2012,(4):170-170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为恶化。为摆脱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政府及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财税、信贷措施,我国中小企业当前仍然面临融资困境。货币资本是中小企业发展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但中小企业本身不能片面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在国家积极采取相应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中小企业本身应该寻找其他途径来发展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华清 《经济师》2004,(8):135-135,142
文章从产权内涵分析入手 ,理顺了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论证了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产权治理的关系 ,并从产权层次上分析了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信用经营的是供求链条,信用的基本物质载体是货币;资本主义信用始终倾力于市场的扩张,这既符合资本的内在要求,也由于信用工具的虚拟资本性质而隐藏着投机和风险;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历史趋势中,为了满足资本扩张的要求,信用开始异化:以货币供应的虚拟化为基础,资本主义信用由传统的资本婢女逐渐异变为资本的主导者,通过自我的疯狂扩张沦为直接掠夺和剥削的工具。随之,资本主义也在经历了工业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其增长模式由传统的生产效率推动型演化为信用泡沫推动型;这个过程既是资本主义在框架内的有效调节,也是风险的升级和扩大,金融化使风险覆盖在资本主义信用触角所伸及的任何角落。  相似文献   

20.
资本增值计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惠芳 《经济管理》2006,(18):37-40
资本增值是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资本具有外生增值性,人力资本具有内生增值性。将资本增值分为货币资本增值、个别人力资本增值和集体人力资本增值,并可依赖于财务报表等数据资料计算得出其增值数量、比重和速度。人力资本增值可分为已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未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其中,未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客观可计量性及可验证性特征。运用已实现人力资本增值推延出的计量模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