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纪鹏  刘妍 《经济月刊》2012,(12):96-97
经过3年运行,创业板由开板之初的28家企业发展到现在356家,市值从最初的1600亿上升至8500亿,一批企业通过创业板融资得以发展。然而,创业板"三高超募"、"体制性造富"、"业绩变脸"、"高管辞职套现"等诸多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反思创业板的三年之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谢长艳 《经济》2012,(12):93-94
创业板上市这三年,一直被"三高"、"圈钱"、"套现"等诸多问题困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板的融资规模、创投回报率以及市盈率,都在走下降的趋势,而且这三大变化非常明显.融资规模被腰斩 创业板的推出,使VC/PE机构的IPO退出更为活跃,并为其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2009年至今,共有249家VC/PE机构通过356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实现463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09.1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9.15倍.  相似文献   

3.
五问创业板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推出以来,"三高"、"超募"、"造富"等现象一直伴随其身.截至2010年9月14日,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117家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65倍,平均发行价每股32元.117家企业招股书中预计募集资金总计279亿元,平均每家2.4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竟高达832亿元,平均每家7亿元;总计超募553亿元,平均每家超募4.7亿元,平均超募比达198%.  相似文献   

4.
我国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稳 《当代经济》2010,(12):17-19
本文基于创业板企业"两高六新"的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57家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般具备"两高六新"特点的企业呈现出较高的成长性,但目前上市的创业板企业成长性普遍较低,不符创业板发展要求.结合分析结果,对提高创业板企业质量及创业板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五问创业板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推出以来,"三高"、"超募"、"造富"等现象一直伴随其身。截至2010年9月14日,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117家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65倍,平均发行价每股32元。117家企业招股书中预计募集资金总计279亿元,平均每家2.4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竟高达832亿元,平均每家7亿元;总计超募553亿元,平均每家超募4.7亿元,平均  相似文献   

6.
谢长艳 《经济月刊》2012,(12):93-94
创业板上市这三年,一直被"三高"、"圈钱"、"套现"等诸多问题困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板的融资规模、创投回报率以及市盈率,都在走下降的趋势,而且这三大变化非常明显。 融资规模被腰斩 创业板的推出,使VC/PE机构的IPO退出更为活跃,并为其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2009年至今,共有249家VC/PE机构通过356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实现463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09.1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9.15倍。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7)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依靠持续转型升级发展为我国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从企业经营亏损到创业板挂牌上市,从2011年上市之初市值15亿元,到2015年底的210亿元,在产业为王的背景下,实施"专一+专业"到"综合+专业"再到"互联网+综合+专业"三个阶段平滑过渡,实现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企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企业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利用募集资金实现创业板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本文通过六家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案例,研究了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根据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是通过公司现有资产和业务,还是通过兼并收购方式,以及两者并举,划分为内生增长、收购兼并、两者并举三种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在1999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并在11月25日正式挂牌。从股份上市前的认购反应、上市后股价表现及成交看,创业板市场的启动是十分成功的。  创业板市场初见成效  目前,创业板共有18家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从事电脑、互联网或其他与科技有关的业务,最小的市值约1~2亿港元,最大的约为200~300亿港元。于2000年3月20日推出的创业板指数,以3月17日收市价作为基准1000点起计,当时创业板股份(16只)总市值为931亿港元,而其中tom.com(8001)、新意网(8008)及香港网(8006)三只重磅股,市值比重…  相似文献   

10.
一、连云港市"产业强市"战略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力实施"中小企业进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工业实力整体攀升.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854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7家.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第一季度往往是全年上市公司数量最少的一个季度.因此,2005年第一季度海外上市数量和筹资总量进入一个相对的平淡期.第一季度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也相对较少,总计11家中国公司分别在纽约交易所、NASDAQ、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以及新加坡创业板上市,筹资量为3.07亿美元,较2004年第四季度,筹资量大幅下降92%,较2004年同期,本季度的上市数量和筹资量也有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国内中小板、创业板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容量明显小于主板市场。不过在政策大力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下,国内中小企业IPO步伐近两年不断加快,截止到目前,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已超过900家(其中中小板646家,创业板281家),总市值达1283亿元。随着中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战略柔性的视角出发,选取2016-2018年三年间16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地探讨技术创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滞后影响;无形资产与研发人员比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比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不存在调节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终于在我国展现其全貌,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356家企业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而在这356家企业中,共有52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中心,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称为"中国硅谷",它以科技企业为其支柱企业,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科技产品获取巨大效益。随着企业的发  相似文献   

15.
徐岚 《资本市场》2000,(8):54-60
<正> 香港创业板市场经历了12年左右的探索和研究,于1999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截至2000年6月5日,创业板市场已为26家上市公司筹资近100多亿港元(80%来自于香港自身的网络公司),这一筹资总额远远超出亚洲其它主要同类市场在1999年筹集的资金。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主要来自于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业务范畴涉及电子通信、网络、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高科技项目。目前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800亿~900亿港元,单日成交总额约占香港股市的5%~8%。上市公司市值最小的仅为1亿至2亿港元,最大的约二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开板六周年.创业板在2009年设立时正值美国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六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将近500家,总市值达到上市之初的三十多倍,其中有318只个股涨幅在100%以上.在创业板上市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公司不断增多,逐步显现出创业板为新兴公司提供筹集资金渠道的目的.创业板公司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且政府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这对整个社会形成支持创新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创业板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估值被推高形成大量泡沫等问题.对此,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浅析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宏观影响因素,以期对企业经营和投资者投资提供宏观角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宋鹏  黄倩 《财经科学》2012,(1):66-72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涉及如何测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在国内较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成长性"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界定,然后抽取17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创新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8.
, 《商周刊》2012,(23):90-93
有人说,保健品和保险是中国最具争议的两个行业。以保健品起家的梁允超就是在这样一个富有争议的领域里,坚持了21年。直到今天,即使华丽转身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很多场合,他依然低调自称"我是做保健品的"。创业板三周年,诞生了735位亿万富豪,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以74亿元摘得首富宝座。这看起来合乎情理,细品又出人意料。三年前,创业板刚刚推出之际,有一个很明显的目的是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而三年过去,实现了高成长、维持了高股价的领军企业却不是当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众高科技企业,光环落到了汤臣倍健身上。  相似文献   

19.
祝惠春 《经济》2022,(2):71-73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2021年GDP超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在这样优秀的经济底色之上,2021年的资本市场股债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沪深市场481家企业首发上市,同比增长22%;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共361家企业首发上市,超过全市场...  相似文献   

20.
2018年,列入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会第三次重点企业调查统计口径的317家环保企业(其中: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11家,小型企业195家,微型企业108家)实现营业收入166.8亿元,营业利润总额约13.51亿元。具体而言,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两家,营业收入1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共25家,营业收入2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共73家,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共217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