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浪微博     
《中国企业家》2010,(17):25-25
SEND《中国企业家》杂志:在清华上企业投融资战略的课,经管学院朱武祥教授说:赚钱与值钱是两个概念。很多企业家很会赚钱,但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值多少钱。做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赚钱与否,甚至亏损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值钱,用价值吸引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记者马吉英)8月21日|10:39  相似文献   

2.
采访对象:全国劳动模范武汉航空公司总经理程耀坤 程耀坤是全国各航空公司老总中历史荣誉最多的本届全国劳模。 一个老总能当劳模,至少应该有这么几个条件: 这个企业不能是亏损的。否则,要么说明劳模的标准出了问题,要么说明评价企业家的标准出了问题。 航空公司赚钱容不容易呢?和武航相继组建的航空公司有十六七家,有的在筹建阶段就胎死腹中:钱花了、事没办成;有的经营经营黄摊了,有的跟强手联合了。现在大家比较容易记得起名字的不过一半而已。 前两年民航的大面积亏损也不是秘密。 恐怕在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里,武航的起步也是最…  相似文献   

3.
五大电力集团乃至电网公司,都在致力于多元化盈利模式的挖掘。按现在的市场情况看,集团火电板块今年大概再亏损50个亿左右。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陆启洲对《英才》记者说道,但是我们有煤炭、水电、核电、有色金属、金融……现在就是搞火电不赚钱,搞什么都赚钱,就差搞房地产了。  相似文献   

4.
《英才》2014,(9):12-12
有量无价,大而不强,一直是中国制造业被诟病之处。然而,诟病之余,当我们仰望星空长叹别人赚钱、我们亏损的时候,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我们需要改变点什么?  相似文献   

5.
《河北企业》2004,(11):41-42
美林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零售业和家用电器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普遍亏损。唯一盈利的西门子家电也证实了这项研究报告,《华尔街日报》更是以“想要在中国赚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评价在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美林公布的这份报告,评估了七个行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情形,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环境看中国企业成长的极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从无到有、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可以说,现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简单地说,民营企业家都感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增长越来越慢了。90年代一位民营企业家总结说"稍不留神就赚钱",现在民营企业大都感觉到"一不小心就亏损"。在过去,一个企业如果运气不是特别不好,一年保  相似文献   

7.
<正> 市场经济撩拨起人们赚钱致富的欲望,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一旦能有“赚大钱”的机会,便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使得一些人对投资回报率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期盼着一夜之间就能抱回一个大金娃娃。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投机心理,使得有人慌不择路或不择手段去赚钱;有的人一个猛子扎进商海,呛了一肚子的“海水”;有的人懵懵懂懂闯入股市,赔了个精光;有的人贪图高利,陷进了非法集资的泥坑;有的人不择手段违法乱纪,走上了人生歧途。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撩拨起人们赚钱致富的欲望,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一旦能有“赚大钱”的机会,便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使得一些人对投资回报率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期盼着一夜之间就能抱回一个大金娃娃。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投机心理,使得有人慌不择路或不择手段去赚钱;有的人一个猛子扎进商海,呛了一肚子的“海水”;有的人懵懵懂懂闯入股市,赔了个精光;有的人贪图高利,陷进了非法集资的泥坑;有的人不择手段违法乱纪,走上了人生歧途。  相似文献   

9.
其实招数都不新鲜,在牛市中即便没有指点,投资者也能赚钱,而一旦步入熊市,投资者亏损后矛盾就容易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0.
认识李建华的人都说,他的经历是一个传奇。足够写一部大书。1959年出生的李建华经历了商海的潮起潮落,他赶上了做外贸、搞批发赚钱不用用脑的年代,也曾陷入过亏损的窘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家电行业市场低迷时,他的公司也曾年亏损七八十万元。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09,(9):34-41
面对一个遭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面对一个信心指数暴跌的航运市场,投资者要问:中国远洋目前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人们不禁好奇,一个曾被称为全球最会赚钱的航运公司是如何面对巨额亏损的?一个三次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到底是大还是强?但摆在魏家福面前的现实问题或许是:中远集团未来10年怎么布局?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相似文献   

12.
企业管理通常是管理两项内容:管事、管人。库存控制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管理活动,也不外乎管人、管事。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企业,他们的个人业绩是不一样的;同行业的企业,客户类似,做的产品可能也是一样的,业务流程、用的ERP系统可能都差不多,有的企业赚钱,有的企业却不赚钱。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市场经济宏观环境里,有的企业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有的企业却萎缩、亏损甚至破产?为什么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有的企业利润丰厚,有的企业严重亏损?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的企业频频受到竞争的重创,好景总不长?  相似文献   

14.
连续两年亏损近百亿元新台币的华映,在林镇弘临危受命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不但转亏为盈,今年更要成为集团最赚钱的金母鸡。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市场经济宏观环境里,有的企业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有的企业却萎缩、亏损甚至破产?为什么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有的企业利润丰厚,有的企业严重亏损?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的企业频频受到竞争者的重创,好景总不长?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即一致性因素和演变性因素。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纽交所与纳斯达克交易所从来没有像2010年一样迎来过这么多中国人。据统计,今年到美国去IPO的中国公司有40家左右,是2009年的三倍多。彼岸IPO后的境遇让大洋此岸的人们看足了戏。有的欢喜上市没几日股价遭腰斩、甚至被集体诉讼,有的以持续亏损之身召唤出了将近50亿美元的市值,有的上市首日即破发……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之一:国有企业的亏损,不完全是经营不善、管理落后问题,经济政策要作必要的调整,从宏观上为解开企业亏损“魔结”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领导者,提起国有企业亏损,总是把责任推给企业:同是一个政策、同是一类产品、同是一方领导,为什么有的企业能生存、能发展,有的却长期亏损,这不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吗?我们应当承认这一事实,有一部分企业的亏损.确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宏观的调控下,有一些乡、镇、村办(工业)企业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有的微利、亏损或严重亏损,有的濒于倒闭。有的县、乡镇办工业亏损户超过5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部分工厂中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而外,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在流通领域中捞“油水”。近来,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调查了部分乡镇企业,其主要情况有:(一)物资供应环节捞“油水”手段巧妙。部分乡办工厂人员钻改革空子,在物资供应中多“捞”多得,有的人扛厂长负责制的招牌,愿给采购员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并美其名曰:“凭本领吗”!1、“辛苦费”,有的单位按物资采购价值计算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做同样的产品,有的公司赚钱,有的公司赔本。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将优秀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的企业,成为很多企业做大做强历程中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012年我国一些企业出现了巨亏现象,此次企业巨亏表现出几大特点:一是亏损金额大,有的企业甚至亏损达十亿元以上;二是巨亏企业多为企业龙头企业,他们的亏损不仅影响到行业本身,而且影响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