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季度GDP增长为7.6%,无论是市场与政府都不可过度解释,它正是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方向走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其中两个数据最为重要。一是6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来的新低。二是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长7.6%,为三年来最低。为何这两个数据重要及市场关注较多?因为市场担心CPI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而导致经济通货紧缩?因为市场担心GDP增长会不会进一步下行而导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但是GDP增长"破8"并非是大不了的事情,中国  相似文献   

2.
速览     
《金融博览》2013,(6):50-51
01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欧元区第一季经济衰退加剧,GDP同比萎缩1.0%,是三年以来最差表现。按环比计算,欧元区GDP已连续六个季度减少,创下货币联盟成立以来最长的经济收缩期。在17个成员国中,仅比利时与斯洛伐克两国取得增长。同时,区内第三及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与西班牙经济连续七个季度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08,(39):58-58
编者按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台,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下降,跌破10%进入个位数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堪忧。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为今后的政策方向定下了"保增长"  相似文献   

4.
受外部环境有所好转、政策预调微调效应显现等因素的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长将比一季度小幅回升,预计GDP增长8.4%左右,CPI上涨3%左右,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从发展趋势来看,产能过剩、外汇占款、新增贷款和房市调整等都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未来几个季度,  相似文献   

5.
樱子 《国际金融》2009,(12):15-18
日本工业生产与出口数量指数从今年3月起止跌回升,日本第三季度GDP比上季度增长1.2%,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增长,显示日本经济景气开始好转。然而,日元汇率的大幅升值使出口产业雪上加霜;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八个月出现负值,抑制了内需产业收益的增加;企业靠降低工资和裁员来削减开支的结果,日本国内通缩压力进一步加大,日本政府11月20日正式宣布日本经济陷入了"慢性  相似文献   

6.
洪昊 《浙江金融》2012,(6):51-54,57
一、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形式加入欧元区前,由于希腊贸易赤字庞大,通胀持续高企,货币德拉克马(Drachma)一直疲弱,货币贬值变相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出口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希腊竞争力不足的劣势。加入欧元区后,希腊自主调节货币政策的能力完全丧失,不能再通过货币贬值换取经济增长,2001-2010年间,希腊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翻了一倍,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2.5%,比欧元区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希腊GDP持续萎缩,特别是近5年来实际GDP下降幅度达到18%,远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樱子 《国际金融》2009,(9):13-16
日本GDP五个季度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最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日本政府6月发布的本国经济已经触底的宏观判断。尽管二季度GDP出现大幅改善,但日本经济回暖能否持续前景尚不明朗。就业形势与通缩风险是未来日本经济的两大不确定因素。7月日本失业率高达5.7%,创下历史最差纪录。7月价格指数跌幅也创下历史最大纪录。  相似文献   

8.
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2011年的四个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8%、-0.3%、1.7%和-0.2%。其中,第一、第二季度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供应链破坏导致企业产能遭遇毁灭性打击,而第第四季度的经济萎缩则主要归因于外围经济恶化、  相似文献   

9.
汪红驹 《银行家》2012,(10):11-14
正自从2 010年一季度GDP增幅达到12%的高点以来,经济增长逐季放缓,调整时间已经连续9个季度,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降为7.6%,三季度和四季度GDP会不会跌破7.5%,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已经公布的8月份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长并不乐观,但中国政府并未采纳类似2008年底的激进措施,而是通过温和的宏观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笔者认为,应该仔细分析本次经济调整的原因,才能探讨经济增长的趋势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惠勇 《证券导刊》2010,(14):16-16
2010年1季度数据基本符合预期。GDP高速增长,物价如期回落。11.9%的GDP增速,环比年率在11%左右,超过潜在GDP增速,经济呈现过热态势。GDP增速过热迹象明显2010年中国GDP增速11.9%,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值11.3%。虽然有基数影响,但是通过计算环比年率在11%左右,也超过了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说明经济已经过热。为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过热,预计2季度将成为政策的密集期,我们预期可能出现既升值又升息的双紧缩政策,在经济和政策的博弈下,未来3-6个月,经济全年GDP增速呈现U型走势。三大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金融》2013,(7):1-7
<正>如果钱都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并未流入实体经济,那么又如何会出现当前金融体系"钱荒"的状况呢?今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同比大增58%,却没能带来我们期待中得复苏。今年首季GDP增速放缓至7.7%,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也由上季的2.0%回落至1.6%。低于市场的预期,也暂停了经济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复苏态势。同期间名义GDP同比增速仅达9.6%,使得一季度的名义  相似文献   

12.
金赟 《证券导刊》2014,(31):16-17
从我国的情况看,M2领先GDP约两个季度,使得货币政策的定向宽松在二季度GDP增速中的效果并不明显,三季度GDP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考虑到货币面到经济面传导的滞后期,二季度货币面好转将为四季度经济的回暖奠定基础,为四季度GDP增速的回升增加动力。  相似文献   

13.
受出口市场持续萎缩和国内经济周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外部双重作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持续了30几年的经济高增长渐显疲势。GDP增长率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目前已抵近8%。2008年年底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边际效应已经枯竭。为了遏制经济的进一步下滑,政府正在焦灼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毋庸置疑,这应该就是坊间流传的"2.0版四万亿"所承载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是一个事实和趋势。2012年一季度GDP增速降到8.1%,二季度进一步降到7.6%,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季度经济增速首次跌破8%。大家关心的是,这是暂时现象,还是中长期趋势?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很可能是中长期趋势。根据我们中心的研究,在"十三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13,(11):50-51
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 欧元区第一季经济衰退加剧,GDP同比萎缩1O%,是三年以来最差表现。按环比计算,欧元区GDP已连续六个季度减少,创下货币联盟成立以来最长的经济收缩期。在17个成员国中,仅比利时与斯洛伐克两国取得增长。同时,区内第三及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与西班牙经济连续七个季度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16.
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了GDP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其中第二季度增速为7.6%.这是GDP增速连续六个季度的回落,并创下十三个季度以来的新低。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相关讨论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7.
苏畅 《证券导刊》2008,(46):16-16
消费信贷萎缩、失业率上升都将拖累美国经济,就业形势的恶化、政府过渡期财政刺激的缺失可能使得美国经济在明年一、二季度保持环比的收缩,预期明年头两个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将分别收缩3%和1%。  相似文献   

18.
实体经济分析(一)、经济增长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截止到第三季度末,累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6275亿元。2005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4%、9.5%和9.4%,远远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8%的增长目标,也远高于此前人们的普遍预期。从产出结构来看,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2325亿元,增长8.1%。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第三产业增长率则略有上升,由第二季度的7.8%上升到了8.1%。(二)、总需求结构在2005…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刘博昕 《中国金融》2012,(16):67-68
未来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适度的经济增速十分必要。中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在发展中解决,维持必要的速度是一个前提经济下行难言见底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仅7.6%,虽然基本上在大多数机构预期范围之内,且略高于全年政府确定的调控目标。但如果我们如果连续观察过去10个季度,GDP增速已从12.1%逐渐滑落了4.5个百分点,与2008年第四季度持平,与过去十年间相比仅高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6.6%,经济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GDP增速达8.1%,但每个季度GDP同比增速都持续下滑,四个季度分别为18.3%、7.9%、4.9%和4.0%。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运行在底部区间。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会企稳,下半年会回升。如果政策有效落实,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还可能提前。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超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O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