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社保基金自2003年6月入市以来,截至2007年底,资产规模按市值计算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161.82亿元.同比增长近60%,经营收益率超过40%,股票投资超过30%。全国社保基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中国股市呈现牛熊市交替出现的暴涨暴跌的局面,股票作为社保基金投资工具之一,因此社保基金在股市中的保值增值尤为引人关注。分析了社保基金入市的动因以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社保基金入市投资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利率水平长期下行,地方社保基金收益率水平长期跑输CPI,面临极大的贬值风险,地方社保金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统筹管理的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务院通过。反对入市者认为社保基金是养命钱,不能有任何亏损。支持者认为多年来地方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低,现行的投资方式不能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还不如去承受给予相对收益的风险。从地方社保基金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国外都有成功的案例,因此地方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也有一套风险可控的成熟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郑晓玲 《市场论坛》2006,(11):58-60
社保基金所选取的筹资模式的种类与特点制约和影响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其重要的投资渠道。为保证社保基金入市投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取得稳定的收益,文章从社保基金入市的途径、社保基金入市的最低收益保证及风险防范、政府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管制模式三方面做了探讨。文章最后在对我国全国社保基金入市的实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资金面来看,基金业迅速扩容、社保基金和QFII即将入市、证券公司和其他机构的日益壮大,都为股市的向上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同时应该看到,下半年新股扩容加速将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对行情也将产生不利影响。以下对市场资金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三大渠道涌入增量资金社保资金入市根据公布的社保基金2002年年报,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总额为1241.86亿元。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投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的规定,社保基金投资  相似文献   

5.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艳玲 《商场现代化》2007,(21):154-155
全国社保基金入市以来,投资收益状况并不理想。文章在分析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从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限制、选择和创新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以及加强我国社保基金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当前的资金面来看,企业资金状况宽松、基金业迅速扩容、社保基金和QFII入市、证券公司和其他机构的日益壮大,都为股市的上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6月11日的沪深股市因为社保基金入市的消息而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当日沪市大涨1.76%,深市大涨1.61%。  相似文献   

7.
《商》2015,(13)
社保基金入市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对于社保基金入市改革学者争论较大,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此方面的不断探索,社保基金入市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加上社会保障收支不平衡问题的不断凸显,社保基金入市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对于社保基金入市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概括总结了社保基金入市改革需要严格遵循基本原则,然后立足我国目前社保基金入市的现实情况,系统的论述了社保基金入市改革的基本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的提升社保基金收益水平带来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鲁向华 《现代商业》2012,(30):169-170
社保基金投资增值是社保基金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采取设置合理入市比例,注重投资组合的选择,制定激励约束措施,建立准备金机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提高投资管理的透明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慧 《现代商业》2008,(5):216-216,215
国内外实践证明,社保基金入市会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负面影响.我国社保基金入市的市场环境和相应的制度措施先天不完善,为此,以我国市场经济现状为前提,立足于与社保基金相应的制度环境,对社保基金进入市场面临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化解我国社保基金入市风险,推动我国社保基金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特征和投资收益现状,分析了社保基金投资于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和所面临的风险,并就投资组合的建立和监管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