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颁布,这个《意见》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的“一号文件”。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指导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将《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全局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就“三农”问题发出“一号文件”,这也是2004以来连续发出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展现了决策层对农村工作的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老区建设》2013,(7):4-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十年在年初的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出现。一时间,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对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中央1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连续第四年锁定“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5,(2):16-23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2004年.“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这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增强.“一号文件”的支农政策效应明显。在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还存在哪些障碍.尤其是面临哪些长期的体制性矛盾?在2005年里.我们将做怎样的期待和努力。为此.本刊在这期编发了《2005,期待“三农”新政》这组文章.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三农”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纲领能够更好、更快、更稳、更加协调有序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04,(5):1-1
新年开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各地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纷纷出台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意见和措施.各种对农民增收利好的消息纷至沓来。2月23日,《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文件提出的扶农措施之有力、给予农民的实惠之多、覆盖面之广,历年来少有。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央一号文件”几乎成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特定称呼。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共有八个一号文件出台。  相似文献   

7.
叶贤 《中国报道》2008,(2):32-35
可以说,2004年以来的“一号文件”一直保持内在思路的连续性,也即“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2004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词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是“发展现代农业”;今年则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当农民欢庆丰收、迎接新春的时候,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村村寨寨。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9.
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07年“一号文件”:大幅增加“三农”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了2007年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1日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11.
汤平 《首都经济》2009,(3):31-32
中央1号文明确大政方针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是新世纪连续第六次锁定“三农“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十一次锁定“三农”,可以看出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l号文件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2.
李绍清 《发展》2012,(8):10-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于2011年1月29日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新世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关注“三农”问题后,其主题首次聚焦水利问题,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这一决定的特点和精神实质,可以概括为“四新”,即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朱跃龙 《首都经济》2008,(11):88-89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对缓解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产品流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农超对接”,以解决农产品市场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5年以来3个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湖北省现已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就其市场状况来看.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文件内容是对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化。今年的一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就如何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刊约请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撰写了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19.
叶兴庆 《发展》2008,(3):10-11
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如人们期待的那样继续以“三农”问题为关注点。但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五个中央1号文件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尤其是突出强调“保供给、促增收”。事先许多人猜测,作为或许是新时期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指导“三农”工作的收官之作,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应该“大一些”、“昂扬一些”,例如可以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等为主题。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一号文件远离“三农”18年以后,再次回归锁定“三农”,给人以鼓励和期待。许多人期望中央一号文件大显神威,再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发展的盛景。笔者认为,虽然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比过去的文件政策对“三农”形势的认识更加深刻、出台的措施更加务实和具有操作性、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有较大的突破,更加突出的是对“三农”支持保护力度更大了。但是我们在肯定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意义,肯定对农民增收的重大作用时,必须冷静的、客观的、理智的、实事求是的评估中央一号文件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