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喻双 《中国市场》2015,(13):198-199
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县域文化资源多样丰富、特色突出,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当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已具雏形,但在产业定位、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品牌打造、产业市场化运作、文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展受困,需要湖南各县结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解决的对策,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从传统工商业向文化产业过渡,尤其在经济下行、去产能化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全面振兴,对于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已刻不容缓。也正是在此环境下,湖南省作为我国拥有悠久文化历史传承的文化大省,其产业集群的改革与发展更具有显著的代表性。为此,本文从当前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其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及产业集群化条件的研究,阐述了湖南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湖南文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
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衡水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多优势和良好机遇,积极发挥衡水特色优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可极大促进衡水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艾迪 《商》2013,(10):55-55
随着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河南省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传承地,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把中原文化的资源优势创新性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创新区,加快中原崛起。本文阐述了发展文化产业对河南省经济、文化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创新性的文化管理和转化方式,以实现文化产业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衡水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多优势和良好机遇,积极发挥衡水特色优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可极大促进衡水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5,(18)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三条腿走路"的态势,即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金融融合。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关联度、带动性强的特点共同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本文是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以明确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能够融合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4)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大融合的时代,文化产业拥有其独特的内涵优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宽泛,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兼容性,共同发展的趋势明显。本文意在了解四川文化产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如何有机的结合其他产业,达到产业与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四川文化、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丁晨 《市场论坛》2010,(2):16-18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中部崛起”战略指导下,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中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文章阐述了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洛阳文化资源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因素,进而提出了洛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陕西科技、文化、资源、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活跃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资源产业发展形成陕西经济新亮点的相关建议和方法,以期实现科学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最终促进陕西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出台。2010年,振兴文化产业成为包括山东、青岛在内众多省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立足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着力分析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优势,对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及战略对策进行分析论证,旨在促进胶南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向优势文化产业转化,形成独具青岛和胶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丽琴  尹洁 《商场现代化》2005,(25):176-177
本文在分析陕西科技、文化、资源、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活跃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资源产业发展形成陕西经济新亮点的相关建议和方法,以期实现科学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最终促进陕西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极,我们应透彻理解文化产业的独特功能性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就如何推动相城区的文化产业获得持续性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问题,真正促进相城经济的顺利转型和文化的不断创新,将传承历史文脉和相城后发崛起实现有机统一,让文化产业作好推动相城区经济发展的“急先锋”,我们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后劲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朝阳产业,黄冈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文化产业园区是培育文化产业迅速成长的重要载体。结合黄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本文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黄冈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企业主导型模式以及区域优势带动模式,这三种模式为黄冈地区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供了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各民族以特色文化作为区域独特资源的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对广西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印象·刘三姐》的实践进行梳理与分析,挖掘出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扎实基础,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唯一性"优势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新驱动下的产业转移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文化产业所固有渗透性、融合性、跨界性特点能够从各方面带动传统产业横向扩展与升级转型。目前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依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这种发展模式还不足以支撑实现湖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通过钻石模型与因子分析考量发现:湖北省本身具备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与优势,但产业转移目标层次偏低、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嫁接融合不足。因此,湖北应树立"文化驱动观",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在实现文化产业向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打造等环节渗透、融合的同时,最终实现湖北文化产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地区作为山东地区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机遇。从产业转移理论入手,通过对鲁西南地区承接山东省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文化资源优势和区域粘性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统筹规划,加大鲁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力度,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文化资源古老、独特、丰富多彩、魅力卓然,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滞后。西部地区应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创造品牌文化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鲁雁 《商》2013,(21):317-317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长春市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调整中文化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春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长春的文化产业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长春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应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齐鲁之乡、礼仪之邦"。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山东省具有的优势是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政府支持力度大;存在的劣势是区域内部差异明显,文化产业人才匿乏,文化资源市场化能力较弱;面临的机遇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各类博览会的推介契机;面对的挑战是消费需求旺盛,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大力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要培养文化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价值链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从而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加快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陶艳玲  唐正霞  董晓栋 《商》2014,(4):214-217
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下的热门产业,非主流族群以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前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非主流族群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力量推动下台湾地区在原住民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而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原住民族群和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属于非主流族群,两者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点和目标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即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来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台湾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强调的是以部落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及生命相关的生活,经由部落人士的活化,形成部落文化产业。在这种以部落文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如何协调好部落文化的提升与经济成长之间关系,是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台湾最大的原住民部落花莲县光复乡太巴望部落为个案研究对象,该部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通过内外部的力量的发挥较为成功的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与提升的关系,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对大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一些启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