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健康保障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支持,其资金筹集方式融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种方式,即统账结合。社会统筹方式符合社会保障制度互助互济的建制原则,但个人账户的筹资方式难以顺应制度核心要求,个人账户基金盘活难度大且可利用率较低,其封闭性和非流动性将阻碍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个人账户设置的合理性,探讨个人账户的制度缺陷和现实运行障碍,分析个人账户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促进职工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但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统筹制度存在着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悬殊、筹资机制与补偿机制的定位较为困难、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无缝衔接难等问题,通过构建制度衔接平台,转换划分标准,构建具有差异性的城乡统筹医疗保障体系,结合改变医疗资源布局,整合人力资源,有助于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未富先老”,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们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以"三驾马车"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但是各制度分立运行,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应逐步缩小制度保障水平差距,加强制度衔接。分析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覆盖范围、筹资方式、资金管理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异同,提出两项制度衔接的三个关键点:从根本上打破参保人员身份界限,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统一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支付方式的改革是医改的核心内容,也是医疗保障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国外典型医保费用支付方式的总结研究,认为中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可以实施"总额预付"基础下"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单元付费"、"项目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1999年6月,劳、财两部共同制定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对基金预算的编制主体、审批程序、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方案的调整作了明确规定.几年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在预算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上却不尽人意,能够真正按照制度规定实行预算管理的统筹区更是微乎其徽.加强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对全面提高各级经办机构的业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医疗市场中的第三方出现后,卫生总费用增长依然较快。公立医疗保险中引入第三方购买机制后,医疗市场利益格局发生了相应变化。文章基于卫生总费用增长的背景,分析了第三方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继续扩大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创新支付方式与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信息化建设等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巨大。通过对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的医疗保障模式,提出商业健康保险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即实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建立健全我国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立公立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医疗市场形成三方利益格局。随着医保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医保经办机构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从第三方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扩大医保覆盖率、创新费用支付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构建医保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索医院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对医院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医疗行为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适应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医院必须转变管理模式,控制医疗成本,加强医疗保险的管理。改进医保结算方式,使其更合理,更科学需要医保经办机构合定点医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基金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制下的农村唯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健康权益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摘要﹞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全面覆盖的主要社会保险项目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虽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到快速发展,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收支平衡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本文通过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精算模型,以大连市为例,对未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缺口等中长期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细致测算,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筹集到足额的资金,关乎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筹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化、高龄化的特征,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部分积累制度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的必然选择。为使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有效率地运行,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现行退休者的养老金支付;二是设计合理的个人筹资激励机制,保证个人缴费的稳定性;三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进行制度整合,其主要做法可概括为八个统一:统一管理部门、统一医保名称、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服务、统一医疗机构、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刷卡就医。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一个制度、全市统筹。二是多档选择、待遇挂钩。三是坚持社区导向,门急诊补助。四是统一管理和经办。天津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经验是体制顺畅、政策合理、信息公开、经办高效。  相似文献   

15.
韩松 《全国商情》2009,(12):134-136
本文主要针对青岛开发区现行医疗保险体系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从追求城乡医疗权益均等的价值观出发,结合开发区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提出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思路对策,指出开发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城镇化、均等化的方向,在政策上和管理体制上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议统一运行平台,提高行政资源、信息资源、医疗资源等的利用效率,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以达到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公平性和可及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之后,还需要建立单位补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试点运行,此制度的运行能否满足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以一个地区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为着眼点,可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筹资水平、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农民受益率和信任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作为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广农村商业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并强化社会责任分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我国的医疗费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等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创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成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行按病种付费(DRGs)是推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和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案例比较分析法,对于当前按病种付费(DRGs)改革试点的两个地级城市进行分析,深入总结其经验和问题,同时,提出推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我国推行按病种付费(DRGs)试点改革工作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5年多的改革和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架。针对现存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改革不配套、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和加大医疗保险改革力度等举措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强制医疗保险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承担了主体保障责任.近年来,为了克服制度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不断优化完善医保制度设计,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强化再分配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和药品流通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应借鉴俄罗斯的相关经验,加强医保制度的整合和衔接,强化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力度,做好医保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流通改革的统筹和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