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城市农业,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城郊及社会经济受城市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远郊地区的农业,又称为城郊农业。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高度进步,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由此而导致的乡村城市化的趋势,已初显端倪;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城市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我国自从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来。  相似文献   

2.
侯庆海  杜宇 《理论观察》2014,(7):102-103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带,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观念由城市向乡村的渗透地带。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实现"城市—乡村"从用地布局到社会经济特征的统筹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以城市区域为依托,服务于都市生活,具有产业多样化、产品特色化、生产高效化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近年来,寒亭区充分发挥地处城郊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三区”建设的难得机遇.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核心,  相似文献   

4.
苏发金 《北方经济》2006,(19):73-74
城郊农业地处城市与农村接合部,具有特殊性和示范性.城郊农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努力改变其生产方式.生产理念工业化生产企业产业化、生产主体多元化、生产过程系统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城郊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苏发金 《北方经济》2006,(10):73-74
城郊农业地处城市与农村接合部,具有特殊性和示范性。城郊农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努力改变其生产方式。生产理念工业化、生产企业产业化、生产主体多元化、生产过程系统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城郊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边缘区的开发对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沈阳市边缘区域开发,对解决沈阳市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特大型城市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交通拥挤、地价昂贵、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城市公用设施负担过重、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1 城郊是一个空间概念。依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嵌镶型。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把某些城郊部份包容在城市之中。由于城乡之间事实上存在的行政间隔。使这些已溶于城市的城郊部份。不得不保留乡村的社会划分。由此,它们是嵌镶在城市中的城郊;二是毗邻型。这类城郊部份的典型特征是:在空间上,处在城市的边缘,边界与城市相连。它们以一个个独立的乡村社区的形式与城市相区别;三是远距型。这类城郊部份,在空间位置上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两者之间,还隔有一个毗邻型城郊部份。这里所称的“远  相似文献   

8.
汪瑞 《中国城市经济》2011,(27):194-195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后备资源,却受到城市空间肆意侵占、生态景观破坏、耕地迅速锐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困扰,"精明增长"理念为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供探讨的新方向。从"精明增长"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福州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原因,借鉴"精明增长"理念提高福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精明增长"中设置城市增长边界、TOD发展模式、废弃地再利用等观点,增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用地不断向外蔓延,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交接地带,即城市边缘区。城乡边缘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在这一地带,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其性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典型的乡村。这一地带的人口混杂,各有其特性,本人通过对本地带的人口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人口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郊农业的实质是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基础,不断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青岛市城郊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主要探查凭借自身品牌优势、地理优势和特色优势提高农民收入的优秀经济作物运作方式。在畜牧业方面,探索自主创新,转变饲料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渔业方面,分析如何利用海洋资源,调整水产品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城市边缘区景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设计艺术学环境景观的角度,在结合相关城市边缘区景观设计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城市边缘区景观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研究与环境共生、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边缘区景观规划办法.  相似文献   

12.
南京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规模扩张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双重冲击,位于大城市边缘区的乡村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对边缘区村落进行重构势在必行.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区位上,乡村经济与乡村空间的变动特征,以期为郊区城市化和郊区乡村空间重构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中国农村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在"丘区乡村振兴学术峰会"上,学者们普遍认为丘区县实施乡村振兴应充分认识历史、市场和区位,提出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村人才振兴,可通过三产融合对冲农业的小部门化、以"互联网+"对冲乡村交易成本的劣势、以创新创业对冲城市的虹吸效应,不断增强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为例,从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态保育4个角度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各功能间的权衡关系以及江苏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功能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农业生产热点区主要位于苏北,生态保育功能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社会保障功能强的区域为南京、苏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保育、社会保障4项功能间存在权衡关系,经济发展功能与其余功能权衡强度最大,社会保障功能与其余功能权衡强度最小;江苏省乡村地域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苏南,乡村地域单功能区主要分布于苏中和苏北部分沿海地区,乡村地域非多功能区主要位于苏北西部地区及泰州市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基点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两头,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3,(7):24-25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按二级结构将全省划分为6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浙东北水网平原生态区(含钱塘江河口生态亚区、宁绍平原城镇及城郊农业生态亚区和杭嘉湖平原城镇及城郊农业生态亚区) 包括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及绍兴市的20多个县(市、区),是浙江最大的平原区,该区平原地势低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边缘区的演变速度加剧,而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理念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边缘区呈现出"圈层式"无序发展态势,逐浙阻碍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要不断革新理念,认真研究国民经济发展规律,贯彻"五个统筹"的规划思想,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有效地引导城市边缘区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广 《特区经济》2012,(10):251-2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资本积累体制变迁推动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前沿阵地和社会异质性最强的地域类型,其驱动机理研究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研究的热点。西方相关研究在结构-行为-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上不断实现理论整合,但考虑到我国独特的制度演化路径和社会经济结构,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机理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迥异于国外。国内当前研究成果偏重于宏观结构性驱动因素分析,而在相对微观的行为因素和关系因素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因此,强化空间重构的行为过程和社会行动者关系研究,对于推动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与社会融合,研拟空间重构调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托城郊优势发展区街经济周雍强如何发展城郊经济,实现农村向城市化发展,是当前城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去年以来,我们九江市庐山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情提出了依托大厂、以工兴区,依托街道、以商活区,依托农业、以农稳区的新的工作思路。整个经济进入...  相似文献   

20.
祁黄雄  谢钱 《浙江经济》2010,(12):52-53
近年来,以"住农家乐、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乐逐渐风靡全国。农家乐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乡村、农业资源。不同的是,当农家乐不在乡村地区或失去“乡村性”时,农家乐就与乡村旅游存在区别;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侧重于农村地区,而农家乐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市中具有乡村元素的休闲娱乐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