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秦儒家思想的"仁"、"礼"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规范古代人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在今天的消费时代,儒家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我们以此来补充和重建消费时代人们缺失的精神家园,对实现各方面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消费方式以消费的代际公平为起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在价值诉求上,可持续消费方式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坚持尊重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消费理念、坚持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文明消费理念的价值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独立于生产的时序性,成为一种空间性的布展,通过消费资本桥接了生产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转变;资本的社会流动性,体认了消费社会"需求-满足"的结构模式;生产向消费的逻辑转变,是资本在消费社会的价值实现方式,而资本与文化的合谋,使消费成为一种建构消费社会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问题,指出人的价值问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问题,并从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个方面讨论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价值问题,提出正确处理人的价值问题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及周围社会人群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我们研究了象征价值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提高商品的象征价值来提高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分析提高商品象征价值的现实意义与市场前景。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象征性消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象征性消费指的是消费具有符号象征。因此我们深入调查了"人际求同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和"人际求异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结论有:(1)人际求同心理对购买同一商品而产生服务感知程度的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需求条件下对同一商品会产生不同的服务感知,一些环境因素会使人们对商品产生不同的服务质量感知。(2)在人际求异心理中,调查结果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人们想追求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独特心理,而且也可以反映人们内心中的追求唯一的这种心理。(3)在未来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象征价值的服务质量感知将会影响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使价格围绕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调节着生产要素的流入或流出。  相似文献   

6.
面向“两型社会”的产品价值驱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恒进 《商业研究》2011,(10):161-165
从"小排量车将要消失"和"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引发的矛盾出发,本文按照产品流通中直接涉及到的三个主体,把产品价值划分为产品社会价值、产品顾客价值、产品企业价值,并提出了三种产品价值的主导型构成;在引入产品间接涉及的环境、专家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基础上,剖析了决定产品价值主导型构成的驱动机理,并设计了面向"两型社会"的产品价值主导型构成的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含义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并主要从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作为切入点,谈谈它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关系,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市民社会在弘扬理性和契约精神,构建了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法理基础方面;在塑造健康体格、营造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在实行自治机制,促进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和价值的整合方面;在形成弹性的社会结构,化解个人私利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方面的诸多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从实践价值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统一了全体人民的政治信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从实践价值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统一了全体人民的政治信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和谐消费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时华 《消费经济》2006,22(2):26-28
和谐消费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消费环境的实质就是,在消费领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现阶段和谐消费环境的建设要转变思路,除继续发挥国家正式制度的作用外,还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制度等社会资本的作用。因为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它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和促进信息流动等作用,有利于和谐消费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休闲旅游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的情况,本文从休闲词源、价值观两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对休闲涵义、休闲价值的看法。在结合旅游的本质是休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二三四"原则的休闲型旅游定义。即一个主体(旅游者),两个特性(愉悦性、享受性),三个目的(游览旅游地景观,了解旅游地文化,发展自我),四个和谐(人与人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的和谐)。关键词:休闲;休闲价值;休闲型旅游如今,休闲是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休闲生活也已成为国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同样,休闲旅游也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休闲旅游已成为不少人的旅游形式。然而要正确认识休闲却不容易,因为许多人在休闲的认识和行为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同样要了解休闲旅游的内涵也不易,因为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好像旅游产品的种类都可挂上休闲旅游产品的牌子。这就像以前生态旅游刚兴起时,所有的旅游目的地一哄而上,为其旅游产品标上"生态"两字进行宣传,而不管其旅游产品与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的迥异之处。基于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从休闲之内涵来阐释休闲型旅游。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的伦理话语是消费社会的生活观念与社会关系在文化审美上的表现。作为消费社会的价值立法文本与阐释系统,其伦理内容主要表现为:文化经验的感觉主义表情;文化审美的享乐主义崇拜;生活实践的功利主义诉求。具体来说,感觉主义表现了消费文化文本的客体伦理构成;享乐主义言说着消费文化的主体伦理反应;功利主义则揭示了消费文化的伦理实体与基本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西藏户外运动的体育、社会、经济价值进行探究,旨在倡导和鼓励更多运动爱好者参与西藏户外运动,为促进西藏户外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表明:发展西藏户外运动的体育价值表现在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助于群体相互交流;社会价值体现在对于国内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对于世界有利于我国与他国亲密往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并增加就业岗位,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价值表现在带动西藏户外运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户外运动消费群体,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提出西藏户外运动的发展策略如下:第一,加大新闻媒体、网络的宣传力度;第二,加强行业部门管理,优化西藏户外运动的发展;第三,注重培养西藏户外运动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第四,政府加大重视,制定优势政策;第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安全保障救援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本消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应然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跃跃 《消费经济》2008,24(1):13-15
消费是人的消费,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又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既能满足社会对消费公平的要求又能保证消费效率最优的人本消费,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与价值保证。因此,应倡导人本消费,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休闲与消费的关系、休闲消费的定义出发,对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从古今中外的变化这一角度进行简单初步的分析与论述,从而得出休闲消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曲澎 《商业研究》2006,(19):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宏观上看,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而经济基础本身则依赖于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和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强调经济基础的和谐。按照这样的理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激发民众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把消费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并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促进社会稳定和持久的繁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芳 《中国报业》2012,(4):153-154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达到的效果和作用,"有用"、"有益"和"有效"是新闻价值构成的基本要素,具有满足受众社会生活、离不开主体与客体而存在以及创造性的发展特征,并且新闻价值总是与法律规制密切相关联的。法律诉讼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对新闻价值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新闻诉讼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价值进行法律确认和法律评价的过程,也是新闻价值和法律价值同一化的过程。当前,应当从新闻价值提升出发,加强法律的规制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消费伦理的现代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亮 《消费经济》2002,18(3):51-53
一、消费伦理观念的历史价值取向 我国的消费伦理观念一直贯穿着"崇俭黜奢"的主线,早在<大禹谟>中就曾提出"克俭于家".<周易>也有<节卦>,"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在评论晏子过于节俭和管仲不事节俭时说:"与其奢也,宁俭."<左传>则将节俭与奢侈作为善恶的两极,"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对消费所持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崇俭黜奢是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根源的.思维形态方面,节俭被认为是德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达成至德的道德修养方式之一.通过节俭的操守,可使人清心寡欲,克制而诚谨,以期通达至善至德之境界.子贡评价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司马光则将节俭作为大德,认为由于它使人寡欲,所以一切德行皆从节俭而来;奢侈却是大恶,因为它使人多欲,所有恶行都从奢移发端.朱熹的节俭观与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观相联系.在他看来,俭是天理,奢是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即是崇俭黜奢.这种强调对物质生活的节制,对消费欲望的压抑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9.
正"和谐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和谐"涉及到方方面面,它包括事务所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股东与非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的之间、从业人员之间的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监管部门、客户、其他执业机构之间的和谐等。由此,笔者以为,构建和谐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和谐发展。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20.
江燕 《商业时代》2021,(1):78-81
本文以价值感知水平为中介变量,探讨干扰式和价值共创式两类营销模式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分析营销模式差异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内在机制,进一步讨论商品类别在营销模式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消费者在价值共创式营销场景中的消费决策显著高于干扰式营销场景中的消费决策;价值感知水平在营销模式与消费决策之间承担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